破解原料頑疾將有實質性進展
采訪對象: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 朱北娜 2013年國內外棉花價格差達到了近5000元/噸,這導致我國紗線產品失去了應有的市場。在國內紡織企業紗線產品失去市場的同時,國外進口紗大量進入中國,搶占中國的紗線市場,這也讓中國紡織品逐漸失去的競爭力。 在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下,紡織企業發展異常艱難,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出現了限產或關停的現象。“小微企業關停現象較為嚴重,也有部分小企業為留住工人、不停車和分攤成本,不得不無利經營。”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將緩解上述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實施棉農直補是可行的方法,同時輔助拋儲、配額等政策,有利于改變目前紡織服裝整體低迷的狀態。取消棉花臨時收儲后,棉價下降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不但可促出口,還有助于內銷紡織服裝走出困境。 影響紡織行業發展的原料問題還不僅僅只是棉花問題,滌綸也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新瓶頸。 滌綸的問題主要是出現在其重要的原料PX上。由于某些社會關系,以及人們對PX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這些年PX項目開工不順,無論是在哪個地區上PX項目,都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等各種改革“因子”或許能為這一頑疾的解決注入一味良藥。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