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淘汰落后 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 徐文英/文 徐文英 進入“十二五”時期以來,我國長絲織造產業加大了科技創新、技術升級力度,加快了行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的步伐,不斷強化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著力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努力使行業保持了健康有序的發展趨勢。但在此過程中,我國長絲織物的產品開發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行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產品開發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差距明顯 技術裝備有待提升。過去的十年,是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長絲織造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也帶來了盲目發展和低水平發展的問題。 產能上的同質化、低水平的急速擴張,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低水平、惡性競爭現象;設備更新慢,國際先進織造系列設備占比少;織造裝備方面盡管無梭化率較高,但多數都是低檔簡單的噴水織機,缺少多噴、多臂、大提花龍頭、自動穿綜等輔助設備,更談不上雙層以上的多層織機;組織結構較復雜品種的織造能力不足;先進設備技術及高素質技術人才嚴重缺乏,這種技術裝備水平上的相對落后,嚴重制約了產品的研發?! ?/p> 產品創新研發實力有待加強。部分企業創新研發投入不足,企業比較重視生產性投入,忽視了科研性投入的重要性,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部分企業缺少對員工的培訓,科技研發投入嚴重不足,抑制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采取跟風、模仿的生產模式為主,產品開發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制約了產品開發和企業的發展。生產的面料多為中低檔織物,產品開發雷同,同質化現象相當突出。例如塔夫綢、里子綢等普通產品沒有技術含量,賣不上價,競爭激烈,產品價格難以提升,一旦遇到市場形勢不好,就會造成產品積壓,虧損經營?! ?/p> 產品結構有待調整。我國長絲產品目前仍主要應用于服裝及裝飾面料,而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應用比例仍然偏低,特色產品、功能性產品、差別化產品應用比例較低,長絲織物的產品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目前能夠在專用領域開展研發的企業非常少,產品結構有待調整,產品應用領域有待拓展?! ?/p> 產業技術有待規范。我國化纖長絲織造行業相關的標準較為缺乏,尤其是產品分類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標準、能源計量標準、取水定額標準、職業技能標準和設備操作與生產工藝標準等,嚴重影響了產品研發、勞動操作比賽和技術升級的正常進行。
升級思路
繼續按照《長絲織造產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總體部署,著力推動長絲織造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在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落后裝備,推進節能減排,調整產品結構等方面,下大力氣、做大文章,不斷促進長絲織造產業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首先,要加強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的引導,進一步拓展產業用長絲織物的空間,大力開發差別化、功能化、高仿真類的新產品,尤其在長絲高仿棉產品上下工夫,鼓勵發展大花幅、絲質細密化及寬幅長絲色織大提花類織物。圍繞創新特色產品建立技術創新聯盟,鼓勵采取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積極推動科研院校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研發典型特色產品,如仿棉聯盟、仿真絲聯盟、防寒服聯盟等,不斷挖掘產品創新的潛力。
第二,在化解產能過剩方面,鼓勵淘汰落后低檔噴水織機,加大推廣采用噴氣織機生產長絲織物,支持企業在多噴、提花高端噴水織機、整漿并、倍捻、自動穿綜機等先進裝備的應用。也需要依靠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樹立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典型企業和先進產業集群。
第三、在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方面,推廣噴水織機廢水零排放的先進技術。在節電節水方面,推動節能設備的技術交流,加強行業產品標準和能源消耗標準的研究制定。
第四,繼續加大品牌建設的宣傳力度,將品牌建設與產品開發結合起來。
未來,長絲織造產業應以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為重要支撐,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產品結構優化,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努力做好產品開發工作,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將長絲織造產業建設成為技術先進、引領時尚的現代紡織產業,為建設紡織工業強國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