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龍頭引領園區升級
近年來,產業園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隨著我國紡織產業戰略格局的調整,很多中西部地區都將承接紡織產業轉移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途徑,紛紛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但與此同時,隨著中西部地區在土地、勞動力資源方面的優勢逐步減弱,國家在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再加上國內外市場復蘇緩慢,企業經營困難。這些因素使企業在投資方面越來越謹慎。同時,很多地區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中出現了同質化和過度競爭的現象。 作為棉紡織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安徽華茂集團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充分發揮集團品牌、技術、管理、人才等優勢,規劃建設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自2011年1月11日正式開工以來,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意大利佰斯特公司、德生紡織印染(安慶)有限公司等已落戶工業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近日在參觀了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以下簡稱“工業城”)織染公司后表示,工業城的發展穩定,定位高,希望工業城能在發揮華茂品牌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國內外高端面料生產企業,開創依托骨干企業建設工業園區的成功模式,樹立起行業標桿。 產業環境筑良巢 區位和產業環境是產業園區發展的土壤。“安慶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戰略支點、優選之地。”這是李克強總理對安慶科學發展戰略定位的高度概括。 據安慶市委常委、副市長萬士其介紹,紡織工業是安慶市傳統優勢產業,形成了以棉紡織、家用紡織品、服裝為主體的紡織工業體系,并涌現出一批產品技術管理優勢明顯的骨干龍頭企業,如安徽華茂集團、安慶清怡紡織、桐城鴻潤集團、岳西天鵝集團、望江舒美特化纖等。安慶紡織產業集群特色鮮明,享有盛譽,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的產業集群數量占安徽省一半以上。其中安徽華茂集團獲全國唯一“中國棉紡織精品生產基地”稱號;望江縣、宿松縣被命名為“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岳西縣為“中國手工家紡名城”。2012年,安慶市紡織服裝行業擁有規上企業221家(新口徑),實現工業總產值363億元,規模企業數量在全省16個市中處于第一位。 同時,安慶擁有優質的原料資源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安慶是農業部確定的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常年棉花種植面積約110萬畝,產量10萬噸左右,占安徽省棉花產量的1/4以上。安慶石化擁有13萬噸/年的丙烯腈和7萬噸/年的腈綸的生產能力;望江舒美特化纖建有12萬噸/年粘膠短纖維的生產能力。安慶市現有630多萬人口,其中100多萬為外出務工者,是安徽省主要的勞務輸出地區。華茂、鴻潤等一批本地企業也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紡織專業人才和熟練技工。 “十二五”以來,安慶市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以園區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為途徑,以促進優勢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特色骨干企業做精做專為中心,計劃用5~10年時間,把安慶市打造成國內外著名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創新型紡織服裝產業基地。 為貫徹落實國家、安徽省振興紡織行業規劃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承接紡織產業轉移,進一步做大做強華茂集團,加快建設安慶千億輕紡基地,安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為建設安慶輕紡產業基地起到支撐作用、示范作用、引領作用和服務作用。 2010年3月15日,華茂集團國際紡織工業城總體規劃論證通過評審。2010年9月,《安徽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規劃》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納入省重點支持產業規劃,同時被列入安徽省“861”重點支持項目。工業城位于安慶臨港開發區,規劃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一期規劃用地面積190余萬平方米。工業城緊鄰安慶皖江發電公司,能夠為工業城提供高品質蒸汽。工業城建有集中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凈化水廠,進行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生態型工業園建設目標。 企業信譽引鳳來 東部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看重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區在土地、勞動力資源方面的優勢,而對于落戶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的企業來說,吸引他們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安徽華茂集團在品牌、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集團控股的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與常州杰多印染公司、上海集絲坊時裝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36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已投產。常州杰多印染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中部地區在用氣、用水等方面存在一定成本優勢,但從長遠來看勢必會減弱。但他們仍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因為他們信賴華茂集團。 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紡織行業排頭兵企業和中國棉紡織生產精品基地?,F發展為3個工業園和正在建設的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集紡織、印染、織染、服裝、典當拍賣、金融投資等多元一體經營為一體,現有54萬枚紗錠、1054臺無梭織機和印染、織染服裝生產線。目前,公司各項指標均處在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標志著棉紡企業技術的“三無一精”水平:該集團無結紗比重達100%、無梭化率100%,精梳紗比重占75%以上(全國平均水平達到31%)。其紗線和坯布與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配套,與意大利、德國、日本、香港客戶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與德國公司合資建有服裝廠。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 迄今為止,華茂已經連續39年保持贏利。華茂能夠有如此佳績,不僅得益于過硬的管理團隊,得益于企業良好的經營理念、核心技術和嚴格管理,而且得益于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華茂發展模式”。 華茂集團董事長詹靈芝認為,以前,企業管理是被管理者畏懼管理者的權威游戲,但這種游戲只能是在經濟落后、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供不應求情況下的一種玩法。如今,從計劃經濟轉向了相對成熟的市場經濟,人們的觀念、環境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市場也從狹小的省份、國內已經擴張到了全球。特別是近些年國內紡織產能迅猛擴張,使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極大改變,公司的發展也從經營策略式向戰略經營式轉變,從單一的經營轉向多元經營,新的市場環境迫使企業管理必須由權威管理轉變為尊重員工、激勵員工,以員工與企業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為出發點,以自主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分配為核心,不斷推動民主管理。在實踐中,華茂集團實施了“三加一”發展模式,即以產權為紐帶,打造紡織主業價值鏈;以金融為平臺,打造資本運作價值鏈;以新纖維、新材料為起步,打造高新技術應用價值鏈;以品牌、技術等無形資產為資源,積極探索企業輕資產經營。通過資本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兩化”融合創新,實現科技與經濟、科技與管理的有效結合。 華茂有著良好信譽和穩定的產品品質,在國內外高端市場享有盛譽。這為產業轉移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華茂承接轉移的一大優勢,受到合作方的青睞和偏好。在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的建設過程中,華茂利用多年來形成的品牌影響力,吸引了意大利佰斯特公司、德生紡織印染(安慶)有限公司等國際先進的面料設計和生產企業入駐。 定位高端促升級 對安徽華茂集團來說,產業升級才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最終目標。轉移不是平移,也決非重復建設。通過轉移實現調整發展,產業升級,是合作雙方共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使工業城避開同質化競爭。 詹靈芝在介紹安徽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情況時表示,安徽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的目標是構建從纖維到面料再到服裝設計、制造等各環節協同創新的科技服務體系,形成高檔面料開發生產的聚集區。工業城不但配套齊全,而且要在轉移中實現了產品升級、產業升級。華茂這樣的轉移不只是資源、要素的簡單流動,而是通過轉移尋找新市場、新產品、新層級的產業角色和新的競爭優勢,實現本集團和承接地的產業升級。華茂要緊緊抓住承接轉移的機遇,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合作方提供發展空間和廣闊前景。 在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規劃中,工業城的定位是打造精品紗線、面料設計研發和制造基地,先進紡織裝備與器材工藝試驗、研發和設計制造中心和紡織創新型企業的孵化器。 著眼于產業升級的大目標,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產業將重點圍繞面料的設計、研發和制造,主要布局印染、色織、針織、后整理等生產項目,承接國內外高端面料及后整理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生產中高檔面料產品。 圍繞產業布局,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重點將建設科技區、先進制造區和國際區3個功能區。一是科技區:設立研究院,主要從事紡織材料、面料的研究、開發、檢測,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技術推廣、培訓等。開展工藝技術和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研究,建立皖江學習創業園,將為學有所成的安慶籍學子提供創業平臺。二是先進制造區:重點完善紡織產業鏈,拓展紡織生產空間。擬引進2~3家高檔面料生產企業入園,與國內外高檔色織面料生產企業合作生產色織面料;引進2~3家針織面料生產企業,生產高檔T恤衫、運動服面料;進軍產業用布領域。在目前投產的醫用無紡布生產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依托安徽汽車產業園,開發、生產汽車用無紡布,同時與有關研究所合作,采用高性能纖維軍工用品。三是國際區:積極承接歐洲與亞洲發達國家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轉移,重點與意大利及日本的紡織設備制造企業合作,生產先進的紡織工藝裝備,推動紡織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華茂工業城首個項目是安徽華茂公司與香港德生印染公司合資建設的“年產60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項目,自2011年10月投入試生產以來,當年投產當年創效。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先后落戶、快速推進和順利投產,帶動了工業城產業集聚和規模擴張。華茂從紡紗、織布、印染(染整)到服裝產業鏈價值將進一步得到凸顯。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