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迎接平臺競爭時代
一季度,服裝產業實現了出口、內銷、生產、效益等主要指標的穩定增長,生產經營顯現趨好跡象。但發展中仍存在諸多不協調不平衡問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轉型升級的任務更為迫切。 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報告指出,我國服裝產業一季度實現了出口、內銷、生產、效益等主要指標的穩定增長,生產經營出現趨好跡象。中經服裝產業預警指數連續4個季度保持上行,已接近“綠燈”區中心線。這有利地增強了行業發展的信心。 但我們必須看到,在肯定“主要指標穩定增長,生產經營顯現趨好跡象”的同時,要注意經濟指標要素的不協調和企業發展的不平衡;在看到國內消費市場趨穩不斷擴大的同時,更要注意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轉型升級的任務更為迫切。 發展仍不協調不平衡 報告指出,首季服裝行業實現了穩定增長,預警指數已經接近“綠燈區”中心線。但從單項指標來看,產品價格漲勢放緩、庫存水平有所提高、銷售利潤較上季度降低、稅收同比增速略有放緩、資金周轉有所減緩等。 上述問題的產生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一是在較長的時期,“終端渠道的擴張”,追求規模擴張成為相當多服裝企業的發展模式,缺乏完善的產業鏈,必然出現價格、庫存、利潤、稅收和資金周轉的問題;二是近幾年我國快速無序的商業地產的發展,“雨后春筍”般的城市綜合體,似乎為產業搭建更多的市場終端。其實在搭建平臺的同時,造成無序的競爭和高成本,吞噬了產業的利潤。 在服裝行業總體穩定的情況下,企業之間冷暖差異較大。一些企業出現高庫存、高虧損的問題,而有一些具有較好競爭力的企業開始從“規模型”轉向“效益型”、“從線狀型企業”轉向“網絡型企業”、從國內產業要素合作轉向國際產業要素配置。這些企業走過產品質量和規模擴張的階段,以“效益”為核心,調整企業的戰略,開展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線上與線下的協同、業內與業外的協同,積極開展收購國外品牌、生產能力和渠道合作等工作。 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今年3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主題為“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分會上,與會嘉賓討論了中國作為世界市場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其中著重探討了“如何看待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演變的歷史進程”。 現在,在全球總需求萎縮、中國市場加快擴張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形成創新發展的模式,迎來了國內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歷史機遇。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市場在擴大。未來10年,中國服裝市場將迅猛發展,并可能在全球服裝市場占據越來越大的份額,歐洲服裝企業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在今年北京舉辦的國際服裝博覽會上,眾多國外服裝品牌踴躍參展。據悉,一些歐洲品牌已有近期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一些已經進入我國服裝市場的國際品牌正陸續將其亞太總部從中國大陸以外搬到內地。今后,我國服裝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競爭焦點已從品牌產品、渠道模式發展到產業平臺的全方位競爭。 一些跨國的服裝品牌企業,還開展了O2O的方式促進線上線下的互動,以及與金融環節的融合。服裝市場的競爭除了品牌產品的競爭,渠道模式的競爭,已進入了產業平臺競爭的階段。這些跨國公司的產業平臺,會在中國市場以直營的形式,打造集渠道、物流、金融、電商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服務企業。這些企業既不是生產型,也不是傳統渠道型,還會銷售中國品牌的產品。 我國的服裝企業,在繼續推進品牌創新、技術創新的同時,更要構筑新興產業平臺,培養中國服裝產業的平臺型企業,這也是加快我國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面。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中占有更多的份額。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