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行業:進入“后提價時代”
近年來國內服裝價格上漲明顯,已趨昂貴美、日、韓服裝歷史經驗表明持續提價是行業特定發展階段的共同特征。國內衣著類CPI、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和品牌服飾主要上市公司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服裝價格上漲明顯。從絕對價差、價格占收入比重和消費者認知三個角度進行中美對比,均表明目前國內服裝價格已趨“昂貴”。 中美對比,揭示國內服裝價格上漲并高企的原因2005-2012年美國服裝銷售價格指數漲幅僅為5.8%,大規模采購保證進口價格低廉、高效的流通環節和低稅賦是服裝銷售價格漲幅不大的主要原因,同時長租期熨平商業地產價格波動、單店店員產出增加降低單位人工成本?;谥袊鴦趧恿Τ杀旧仙约凹胁少徱幠瀯蓦y以更進一步,判斷美國本土服裝價格未來存在上漲可能,有望打開中國服裝價格天花板。 流通環節冗余和渠道年輕是國內服裝價格持續上漲并高企的本質原因(多級代理模式下服裝流通環節冗余,快速外延擴張期次新門店穩定性差,在成本上漲沖擊下只能通過提高吊牌價保證各個流通主體的利潤及降低風險);原材料、渠道成本(租金、人力成本)上漲是外部催化劑;稅收體制(增值稅體現在吊牌價內)和高稅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謹慎判斷服裝提價動力漸弱,行業進入“后提價時代” 中美對比發現,服務消費比重將不斷上升,衣著類消費支出占比可能緩慢下降;國外品牌在中國渠道陸續轉型,國內品牌渠道呈現“直營比重不斷增加、加盟渠道扁平化”趨勢,流通效率將逐漸改善;租金受益于店鋪供給改善、勞動力成本將受益于單位店員產出增長,短期成本上漲動力減弱。這些方面均表明國內服裝提價動力趨于減弱,提價空間有限,行業進入“后提價時代”。 但行業層面若發生質的變化,仍可進入下一個提價周期,具體到某個品牌,通過品牌升級仍可獲得超越行業的平均提價幅度。 “后提價時代”的行業增長驅動方式和投資建議 過去幾年,提價和外延擴張共同驅動行業快速成長,提價對收入貢獻明顯,同時提升毛利率及企業盈利能力。后提價時代由于提價動力減弱,增長驅動因素將主要依賴于外延擴張和量增。 鑒于外延擴張邊際效應減弱以及量增依托內部管理提升要求較高且改善相對較慢,因此短期行業要繼續保持以往較快增速面臨一定壓力,但行業盈利能力(毛利率)受益于渠道結構調整面臨壓力相對較小。 看好兩類公司:1)所在細分行業尚處于生命周期前端,目前門店體量不大未來仍有較大拓展空間,這類企業仍可通過外延擴張實現業績高增長;2)較早著手內部管理、在品牌運作能力和產品特色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公司,這類企業短期業績難以維持以往高增速,但管理能力率先改善有望在長期競爭中勝出,有望較早具備成長為偉大企業的潛質。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