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暉談產業轉移與社會責任
有序、健康的產業轉移意味著企業在合理利用中西部競爭優勢的同時,必須充分關注對員工、當地社區以及環境的責任,避免轉移前后的責任落差以及在當地經營中的責任赤字。
梁曉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
本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制造業開始從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規模化地轉移,并在近幾年成為一種頗受矚目的經濟現象,紡織服裝行業是此次產業轉移的先鋒和骨干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有序、健康的產業轉移意味著企業在合理利用中西部競爭優勢的同時,必須充分關注對員工、當地社區,以及環境的責任,避免轉移前后的責任落差以及在當地經營中的責任赤字。
從政策上重視社會責任
政府層面關于產業轉移社會責任因素的引導主要集中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問題,多數地方性政策(尤其是轉入地)都明確要求產業轉移需考慮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然而,一些層級較低的地方在落實該政策時面臨極大的挑戰。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傾向于做出“溫飽”先于“環保”的選擇?! ?/p> 企業社會責任的其他核心要素,包括保護員工權益、公平競爭以及社區參與等議題,在這些地方層面的專門性政策中或者鮮有提及,或者更嚴重地成為刺激產業轉移的政策犧牲?! ?/p> 這些都反映出,目前的政策引導更重視政府與轉移企業之間的相互關系,而忽視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這也使企業在產業轉移進程中更傾向于短期利用或規避政府政策,而忽略了在長期上構建與各種相關方之間有關社會責任的參與和溝通機制?! ?/p> 就產業轉移政策的實施而言,產業轉移政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可歸納為兩種場景:地區間實施協調挑戰以及地區內缺少實施保障措施。地區間缺乏實施協調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結構性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導致各地為了爭搶轉移項目而“向下競爭”社會責任領域的承接門檻。 承接地缺乏政策實施保障則體現在:政策落實時對轉入項目的技術水平和附加值、轉入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社會和環境影響等缺乏科學甄別;政策在要素領域的實施往往面臨產生消極的環境和社會影響的風險;與產業轉移密切相關的其他“政策鏈條”往往很難聯動;以及政策承諾經常難以得到及時和充分的兌現。這些都會產生結構性的社會責任風險。
在執行上落實社會責任
隨著近幾年社會責任在中國的普及,尤其是政府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引導和推動,以及社會層面對企業實踐的關注和監督,轉入地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認知程度與轉出地企業的差別正在縮小。但是,轉入地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應對能力、管理水平和驅動機制則與轉出地相差較大。驅動機制的缺陷可能與產業轉移的某些結構性特點(如以織造等中間產品為主,終端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市場等)有關,但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和機制的缺失則更多源于企業內部的原因?! ?/p> 受近幾年招工難形勢的影響,為員工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已成為企業的基礎工作,因此,無論轉出地還是轉入地企業都很重視員工的安全與健康。但是,在轉入地,由于多數員工更接近家庭和社區環境,其精神需求的滿足相對于外出務工人員更為容易,因此文娛設施需求在轉入地并不如在沿海地區緊迫?! ?/p> 與轉出地一樣,在轉入地,員工反映意見、建議和抱怨的積極性并不低。但由于轉入地企業的員工多是本地人,家庭和社會關系在預防和解決勞動糾紛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p> 對于政府和社會都非常關心的環境保護問題,在轉入地的實際執行層面,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首先,轉入中西部的紡織服裝產業以織造和服裝制造為主,這是兩個相對清潔的行業,而織造和服裝之間的印染環節轉移則較少。這種“中間在外”的情況在保護了轉入地環境的同時也限制了當地構建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使得原材料資源難以實現更高的附加值,因此,是否引入印染行業是中西部很多地方都在討論的問題。此外,雖然轉入地企業的環保設施相對較好,但轉入地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真正問題是相對比較落后的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履行社會責任關乎各方
目前進行中的產業轉移仍然面臨很多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的解決需要各個利益相關方在切實履行自身責任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參與和合作?! ?/p> 政府方面,各地政府,尤其是轉入地政府,在制定鼓勵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時必須兼顧經濟目標與責任目標,而且必須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社會責任建設提升到發展戰略的高度;從經濟政策與社會責任的直接關聯來看,各地政府也必須全面衡量產業轉移政策中的經濟內容對社會責任各領域的影響,尤其是結構性和體系性的不利影響;各級政府,尤其是轉入地政府必須更加關注產業轉移政策的實施方式,防止相關政策在要素領域的實施中可能導致的不利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轉移企業方面,轉出和轉入的企業都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和轉移中的機會主義傾向,充分意識到以資源、勞動力和生態環境為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模式都將難以為繼;轉入企業應該更加關注社會責任實踐和行動的引進和轉移?! ?/p> 品牌商和采購商方面,國際品牌商和采購商應該將更多社會責任資源投放于相對落后的內陸地區,強化對其二級供應商在轉移至中西部后的社會責任績效的管理;就社會責任而言,無論是否考慮產業轉移因素,國內品牌商的首要任務都是建立和完善其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機制?! ?/p> 行業與社會組織方面,作為意見團體,行業組織和社會組織可以監督、調查和研究產業轉移中的社會責任問題,提出倡議和解決方案;作為行動團體,行業組織和社會組織可以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社會責任領域的培訓和咨詢服務,參與制定區域性和行業性的社會責任政策或行動指引,協助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