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驅動紡織產業轉型
我國紡織工業在2013年將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盡管一些壓力依然存在,但是與目前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相比較,我們仍然具備產業體系完整和成熟的競爭優勢,我國多數產品在品種、質量方面仍有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趨緊的外部環境將形成市場、勞動力和資源環境方面的倒逼機制,必將帶來新一輪行業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著力節能減排,促進整個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因此,企業的信息化需求仍將保持2012年的水平。其中,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各項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將對行業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化轉型的過程中發揮強勁的驅動作用。 物聯網滲透各個領域 物聯網技術已經列入《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在多年相關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已經逐步滲透到紡織工業的各個應用領域,加強了在線實時采集和處理數據的能力,可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物流,有利于紡織行業裝備自動化、制造執行系統(MES)、倉儲及物流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SCM)、電子商務等系統的推廣應用,擴大信息化系統的覆蓋面,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提升行業整體的信息化水平。 物聯網技術與裝備智能化技術密切結合,不僅大大提高了紡織裝備自身的自動化水平,加強了機臺之間、前后工序之間的連接,而且提升了生產線整體上與互聯網融合的能力,是智能化制造的重要內容。 MES是物聯網中RFID技術和其他傳感技術的用武之地。它在生產線各個環節的應用可以達到實時的信息管理,靈活的生產調度,準確的跟蹤,實現對MES的有效支撐,從而避免人為失誤造成的延誤和損失,很大程度地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監測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提高生產的綠色化水平和車間的管理效率。 將物聯網擴大應用到生產線之外的倉儲和物流系統,可以大大加強ERP的效能,幫助企業減少短貨現象,縮短交貨期,實現差異化生產,準確跟蹤物流信息,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達到精細管理的目的。RFID的全面應用,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的管理模式。 進一步擴大應用到紡織服裝上下游企業后,可以在產業鏈上構建及時準確的信息鏈,從而精確跟蹤和追溯產品信息,如產品安全性、產品質量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實現全面價值的可追溯性,強化和保護品牌;在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和服務商共享信息,加強與客戶的聯系,加快市場反應和服務響應,有助于提高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 云計算應用前景樂觀 2013年廣大小微紡織企業對公共服務平臺的需求將迅速增長。要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能力,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資源,必須獲得新的技術和運營模式的支撐。云計算的興起,相關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必將會提供新型的運營平臺和更多、更靈活的資源。云計算將大量IT資源整合在一起,提供各種服務,實現服務的開放協作、社會資源的高度共享,從而解決信息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尤其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2013年,對云計算的資源整合功能更加充滿期待。另一方面,這些平臺的眾多客戶使得云計算有了更多的應用和內容。另外,大型企業集團的私有云建設也將提上日程。 滿足不同細分行業的信息化需求一直是紡織信息化的難點問題。開發適合紡織行業應用、具有行業特點的各類軟件成為許多行業“十二五”規劃中需要攻關的關鍵技術,也是推進行業信息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軟件服務模式SaaS在紡織行業開始出現??梢灶A計,隨著客戶的快速增長,網絡存儲和帶寬等基礎資源就會逐步成為發展的瓶頸,對軟件服務提供商來說,自身計算機設備的性能要不斷擴充升級,云計算的出現,為他們提供了新的選擇。提供商如果基于云計算架構進行開發,就可以不在服務器和帶寬等基礎設施上耗費自己的資源,而更加專注于軟件開發和應用,為大量的用戶群提供更為穩定、快速、安全的應用和服務,并逐步發展,形成行業化的云服務,即許多人所期望的“行業云”。 聯系到去年的熱點——大數據概念,云計算是必不可少的支撐技術,為大規模、多類型的數據提供了處理能力。2013年可以說是服裝網購年,利用大數據的精準營銷將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不斷發展,與其他應用系統的融合日益深入,必將催生出新型的營銷模式,有利于紡織品服裝開拓內需市場,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著越來越樂觀的前景。 生產性服務業是發展方向 信息化建設在紡織行業開展多年,以前的主流提法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但是力量不集中,方向不確定,一直未能出現相對成型的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和服務業互相滲透的結果,也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產物。在2913年,面對制造業服務化的轉型趨勢,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必然加快,信息化建設應該認準生產性服務業的方向,把握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實現兩化深度融合的目標。另一方面,紡織生產性服務業必須有高新技術引領,并作為強有力的支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的應用,完全可以發揮對整個行業服務體系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公共服務平臺圍繞紡織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和各種業務,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政策的支持,是形成制造服務化的基礎。服務面逐步擴展,向產品設計、質量檢測、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專業市場等等領域延伸;服務功能將日益深入,專業化分工更加細化;服務對象將更加廣泛,通過信息網絡輻射到跨地區的企業。逐漸形成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行業化公共服務網絡,可以覆蓋重點行業和紡織業集中的地區,成為紡織行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骨干和重要力量,為將來紡織工業的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 紡織行業活躍著許多面向細分行業的信息化服務提供商,通過對行業需求的了解和熟悉,與用戶企業聯系密切,提供各種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服務機構應該以提高服務水平為核心,不斷擴寬市場范圍和規模,通過服務水平的提高,獲得市場的認可,滿足市場的需求,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在紡織行業中的分工作用,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價值。要重視自身品牌建設,通過持續提高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文化,不斷獲得市場信賴和認可。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