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挑戰棉業未來?
在紡織行業,天然纖維尤其是棉花與化學合成纖維的競爭長期以來一直未曾停止過。當氣候干旱、棉花減產、市場供應量減少時,棉花市場價格走高,紡紗廠會增加化纖的用量,從而帶動化纖市場份額的增長。然而當原油價格走高,化纖作為下游衍生產品,它的成本又會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原油市場價格的起伏。這兩大產業為了各自的市場利潤,其市場競爭的激烈爭奪一直在持續。 在越南河內舉行的2012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年會上,有一個供應鏈主題下的專題發言引發了業內人士的興趣。美國棉花公司全球供應鏈營銷高級副總裁馬克·馬蘇拉(MarkMessura)的主題發言指出,當今人們的生活消費已十分多元化,在美國,服裝消費占人們日常消費總額的比例已從1989年的5.7%降到1999年的4.7%,2011年這一比例已經進一步下降到3.5%。而與此同時,人們在個人健康護理方面的花費占日常消費總額的比例分別從1989年的5.1%,1999年的5.3%,逐漸增長到2011年的6.7%。汽車燃油的消費從1989年的3.5%增長到2011年的5.3%。而用于教育上的花銷占比從1989年的1.3%增長到2011年的2.1%。可以看出,越來越多元化的生活開銷,使服裝消費在人們的消費總額中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當棉花與化學纖維在為各自的市場份額爭奪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對于棉花行業來說,一幅更廣闊的應用領域藍圖已經展開。 全球80%~85%的棉花都被紡織業用來加工制成紡織品和服裝,因此紡織服裝行業今后仍將繼續成為棉花最主要的最終應用領域。然而,棉籽還被廣泛地用于油料、冰淇淋、動物飼料以及建筑材料等行業。技術革新可以使棉纖維的品質得到改善和提高。棉花不是一種合成纖維,但它卻是一種優良的工程纖維,特別在建筑材料行業會擁有十分廣闊的前景。棉籽對于紡織企業來說不能用來紡紗,所以這些應用對于棉紡企業來說可能是無足輕重,但這對于棉業種植者和棉業的經濟健康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擴大棉花作物的應用領域將成為未來提高棉業生產的一種驅動力。 馬蘇拉還指出,當人們在作出消費購買決定時,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通常會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從根本來說是供應鏈因素,而非市場因素。美國棉花公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很少有消費者愿意為家紡產品和服裝的環境友好性、有機、可持續發展、可循環利用等因素而在購買中支付更高的價錢。大約有2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購買中會關注和尋找生產過程對環境友好的服裝產品,這一數字比5年前有所下降。這說明環保在人們采購過程的決策因素中占有次要位置。 人們常常在問:當世界需要更多的糧食,發生“糧棉爭地”時,作為棉業種植者該如何面對呢?答案是,未來,世界會需要越來越多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棉業要努力通過創新實踐找到提高產能的解決辦法,節約棉花種植所需的土地、水、能源,減少化學品的耗用量,以獲得更高的產量。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