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行業發展:創新的智慧
10年間,化纖人的艱苦奮斗與酸甜苦辣,行業領軍人物最有感觸。他們總結發展經驗和成果,點撥發展思路,這些風云語錄帶給行業的不僅是啟迪,也是種反思。創新為什么能在他們的演繹下帶來企業的輝煌,科技研發又該有怎樣的規劃與方向?“創新發展”、“注重研發”這些“陳詞濫調”在他們的胸懷中醞釀發酵,完美詮釋中也會讓行業內更多的企業相信思考、創新和科技的力量。 全力推進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端小平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 10年間,我國化纖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全面完成了“十五”、“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行業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有力推動和支撐了紡織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在世界化纖產業中的地位與作用進一步提升。 進入“十二五”,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世界化纖產業格局進一步調整,化纖工業發展面臨更多機遇。 當下,協會正按照《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在行業內積極推進行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體內容為大力促進常規產品優質化,提升產品附加值;努力提升高性能纖維產業化水平;推進生物質纖維及其原料的開發;推動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提高重點技術與裝備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轉變行業發展方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深度優化產業區域布局。 展望未來10年,行業協會將繼續加強履行服務職能,跟蹤行業運行情況,及時反映企業訴求;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加工貿易等,維護市場秩序;強化化纖行業投資預警系統的正面引導作用,避免無序擴張及惡性競爭;不斷完善“產業安全預警體系”,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切實維護行業利益;加強化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化纖及其相關產業集約式、集群化發展;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化纖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重大科技成果強化引領地位 陳士良 桐昆集團董事長 桐昆集團今天的成績得益于發展過程中一系列審慎而正確的決策。2011年,桐昆集團受益于這些決策,總資產近90億元,下轄5個直屬廠區和13家控股企業,員工12000余人,具備150萬噸聚合和180萬噸滌綸長絲年生產加工能力,穩居世界滌綸長絲企業產能和產量前列。 “十二五”時期,桐昆集團繼續堅持集聚發展、整合發展的原則,走“以技改求發展”的道路。同時,集團將新增投資80億元~100億元,新增大型主業項目3個~5個,包括嘉興石化、恒通工業園、恒騰項目等,主業配套項目3個~5個,桐昆的產能將在“十二五”期間再放大一倍,實現“再造一個新桐昆”的目標。 桐昆集團將著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健全企業創新管理體系,為科技人才在企業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環境。積極與高校、科研單位以及國內外主流設備制造商、工程設計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3項,并有效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同時,集團還將實施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加強新產品開發,在“十二五”期間研究開發并投產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較高附加值、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進一步發揮工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 用一體化塑造“啞鈴型” 閆勇 青島紡聯控股集團董事長 2002年,青島紡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立,并承擔起青島紡織百年優秀歷史文化傳承主體和改革發展平臺之使命。10年的改革發展,解決了青島國有紡織債務負擔沉重、技術裝備落后、富余職工多的歷史問題,使得重組的企業得以輕裝上陣,把原來單打獨斗的一個個企業整合成為“一體化”的產業鏈,按照“研發強、產業精、市場大”的“啞鈴型”目標鍛造企業全產業鏈創新優勢。 10年間,青紡聯在探索市場模式創新上不斷前行,形成了目前以纖維、面料、家紡、服裝為主營業務單元,以專業公司、區域營銷中心相互支撐的遍布海內外的市場網絡,并通過與業內外高端戰略伙伴的深入合作,不斷拓展著企業的前行通道。 回顧10年的發展,青紡聯人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科技和文化為企業的飛翔插上了雙翼。面對未來的發展,青紡聯確立了做中國功能性紡織品專家的企業愿景,并將為之不懈努力。未來的10年,將是中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青紡聯為此正與各方面籌劃建設“紡織谷”,要在青島打造一個以政府、科研院所、專業高校、知名紡企和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為支撐,集紡織研發創新基地、精品生產基地、企業總部基地、工業文化旅游基地、現代服務業聚集中心、紡織產品(全球)交易中心為一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紡織業聚集區。
做大、做精、做強、做優 王進軍 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10年來,吉林化纖最突出的成就是始終堅持以創新為企業發展的靈魂,走出了一條以人才為支撐,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為帶動的國有企業自主創新之路。 吉林化纖把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作為重要支點,首創濕法二步法“T300級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工業化生產專利技術,突破了碳纖維原絲規?;a的技術瓶頸,開創了國內原絲規?;a工藝的先河。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開啟了以自主創新打造“中國碳谷”的劃時代工程。 10年間,我們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我們始終牢記飲水思源,認真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是我們以推進紡織強國戰略為核心,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同時也離不開集團公司領導班子的科學謀劃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調整產業結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我們的發展戰略是“做大腈綸,做精粘膠,做強原料基地,做優竹炭產業”,同時拓展輕紡工程設計、工程管理、信息化開發、技術輸出等工業服務。 “十二五”期間,吉林化纖計劃總資產達到100億元,產能達到10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5億元,向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纖集團目標邁進。 實施縱向和橫向兩大戰略 李水榮 浙江榮盛集團董事長 “做事惟實,做人惟德”是我為人處事的座右銘。榮盛人始終踐行著這一做人做事的準則。 榮盛追求的價值是要以完整的產業鏈帶來規模效應,從而真正掌握發展的話語權。 為了順利實現“十二五”各項目標,榮盛集團將立足于PTA及聚酯滌綸主業,以轉型升級為核心,實施縱向和橫向兩大發展戰略。其中,“縱向戰略”將繼續投資產業鏈上游產業,繼續做大PTA規模,并積極向更上游發展做好準備。“橫向戰略”是在原有的聚酯滌綸基礎上開發新產品,研發新型化纖,提高產品的差別化率。 榮盛集團將在大連、寧波、海南等地繼續投資PTA項目,并于2015年前陸續投產。同時,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開放情況,積極準備向更上游發展,進一步突出集團產業鏈一體化優勢。 集團還準備在蕭山本部打造一個新型化纖原料基地,在現有100萬噸聚酯產能的基礎上,通過現有產能的轉型升級改造和新項目的投入,總規模形成年產200萬噸的新型聚酯化纖生產基地。 未來,榮盛產品方向將避開常規化纖的范圍,主要研發生產功能性、環保型化纖原料,力爭在行業中起到領先和引領作用,實現化纖產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科研開發帶來巨大效能 邱建林 浙江恒逸集團董事長 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地方小廠發展成2011年總資產150億元、工業總產值超200億元的大企業集團;從亦步亦趨的業內跟隨者到打破國外壟斷的行業領先者,恒逸始終堅信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 “十一五”期間,恒逸在大連建成年產150萬噸PTA項目,進一步形成和提升產業鏈優勢互補的綜合競爭力,力爭成為全球行業領先者之一。 “十五”期間,恒逸集團與榮盛化纖集團共同出資25億元,進軍國內首個純民營PTA項目,使得恒逸的產業鏈從聚酯紡絲、化纖加彈上溯,成為國內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化纖企業之一。 恒逸多年來堅持立足化纖行業、發展紡織主業的信心來自于科研開發。2001年恒逸工業總產值首超10億元時,共有員工約7000名;2007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大關,員工卻減少了2000余名。這反映出科技創新在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企業的形象就是企業的品牌,這是一個馬拉松的過程,做品牌就是要心無旁鶩,也就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核心目標,也就是你的主營業務和主營戰略上,長期堅持會慢慢積累你的信譽和形象,在客戶當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就形成所謂的品牌。恒逸最大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長壽的企業,要成為真正的百年老店。 創新要鉆得進、走得出 陳建華 恒力集團董事長 紡織行業今后的發展前景是好的,關鍵是要注重四方面,一是裝備,二是研發,三是管理,四是營銷。在當前紡織行業中,企業的先進設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企業的發展水平,先進設備技術“不握在手中”遲早成為發展的掣肘。 創新要鉆得進,走得出,要進行前瞻性科學分析,又要以市場預測為指導,如果不知道一些先進技術能不能研發,研發出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有沒有市場,創新會失去方向。前幾年做什么都賺錢,體現不出優勢,但到了年景不好的時候,有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就能轉化為競爭優勢。企業要進行創新發展,就要進行一次從技術到裝備、從人才到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目前,恒力集團擁有技術人員近5000人,研發投入逐年穩步提升到銷售收入的5%。由于高度重視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恒力集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新產品推出速度快、附加值高,大大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2011年恒力集團主營業務銷售額達520億元,其中40%是由新產品貢獻的,國際需求總量減少的情況下,恒力集團的出口額逆勢增長了20%。 吃透“一招鮮” 曹欣陽 浙江華欣控股集團董事長 2003年才開始涉足化纖行業的企業,沒多少能夠活著過來的,更不用說活得很好。華欣作為化纖行業的后來者,一不具備規模,二不具備知名度,又要在競爭激烈的化纖行業爭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一招鮮”。當時華欣信心滿懷地投入滌綸繡花線行業。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行業,使華欣集團快速躋身于化纖優勢企業的行列。2003年,華欣集團總產量只是2.18萬噸,產值3.15億元;如今華欣總產量已經達到40萬噸,產值達到50億元。產品顏色也從無發展到了3000多種、15000多種規格。華欣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彩色纖維生產基地,企業因此也進入了蕭山區百強企業的行列。同年,企業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 創新無止境。在近10年的發展中,華欣從來沒有停止過技術與產品的創新,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搞科研開發。自主研制的環保型電腦繡花彩色滌綸線項目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制的功能性滌綸涼爽纖維項目在國內領先。另外,華欣已經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7項,擁有自主研發專利13項。近來年,華欣取得的成績也受到了內業廣泛的肯定,榮獲中國紡織工業科技進步一1次、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