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上下游分歧 救棉花還是救紡織?
棉花種植效益低下,經濟作物與棉花爭地現象嚴重,要防止棉花走大豆的路,就要棉花收儲政策常態化。但是常態化的高價棉花下,國內棉花流通行業面臨消亡風險,而紡織行業則會在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的過程中,利潤大幅下滑。 救棉花還是救紡織?面對棉花產業鏈上下游掐架的窘境,業界呼吁決策部門盡早出臺相應政策,理順各方關系。 “要避免國際市場對棉花的沖擊,建議收儲政策常態化,防止棉花走大豆的路。”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劉銳在中國棉花協會2012年全國形勢分析會上說,棉花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用工量大、成本高、比較效益低、機械化程度低,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與棉花爭地現象嚴重。 在過去一年的國家最低棉花保護價收購之后,對于今年棉花生產形勢,劉銳認為,形勢良好。根據農研中心8月對16個主產省的調查,全國種植面積下降6.6%,其中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減幅分別為9.7%和13.1%,西北內陸則增長了3.37%。目前生產形勢良好,籽棉產量預計為265公斤/畝,折皮棉93公斤,全國總產可達657萬噸。 “新棉上市后,預計價格可能會小幅上漲,衣份38%,棉籽按1.3元/斤計算,收購價格將在4.3元~4.45元之間波動。”山東省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邊圣貴預計。統計顯示,2012年度,山東省棉花種植面積1020萬畝,同比下降9.6%,面積連續5年減少,預計今年總產在60萬噸左右。 湖南省棉花協會的最新預計稱,該省今年種植面積300萬畝左右,比去年下降10%,目前長勢基本正常,單產較上年提高,預計總產26萬噸~28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盡管目前看不錯,但長江流域最關鍵的時期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目前還不定型,還要看后期天氣狀況。顯然,山東省連續5年減產的種植面積顯示,棉農雖然從最低保護價中受益,但是種植積極性仍然不夠,而下游流通環節和紡織環節則對于最低保護價收購有頗多異議。 湖南省銀華棉麻產業集團董事長賀躍鋼表示,一方面整個流通企業今年都不關心市場問題,而只關心交儲,因此對收購入市非常慎重,隨時準備停收,這種情況在以前沒有出現過。 賀躍鋼認為這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去年國家政策前期保護農民利益、后期保護紡織利益,而流通企業沒有保護,兩頭受壓;二是去年臨時收儲價格沒有給流通企業留利潤空間,加之各項費用上漲超過預期,而今年費用繼續上漲,加上政策不確定性等,流通企業面臨虧損。另一方面,受政策因素影響,今年整個流通企業都不會做市場,導致市場缺乏一個正常秩序。 與此同時,紡織行業也在面臨利潤大幅下滑的困境。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查,全國棉紗產量下降3%,利潤總額下降60%。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青翠認為,2012年對于棉紡織企業而言困難很大,其中對前道產品影響大于后道,紗線影響要大于布,布又大于服裝。加上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都在上升,中國成本優勢在逐漸喪失。 邊圣貴也表示,由于紡織原料仍以棉花為主,部分紡織企業正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但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今后幾個月紡織行業形勢仍不容樂觀。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