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整體處于下行態勢的背景下,紡織行業亦受到沖擊。據7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44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3個百分點。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表示,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狀況,目前中國紡織業日子更加難過。前5個月數據均顯示,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整體呈現下滑態勢。生產增速下降、出口數量減少、企業效益下滑令紡織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趨緩、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及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影響紡織業運行的主要問題。
受歐債危機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且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美國2011年紡織品服裝全球進口額比上年增長了8.6%,而今年1-4月僅增長了3.4%。歐盟需求下降明顯,1-5月,我國對歐盟出口下降11.2%。國內市場受物價高位、市場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也呈現出增速放緩趨勢。
“除了市場等因素,紡織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內外棉花差價過大。”夏令敏表示,國內外棉花差價懸殊令中國的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并由此引起國內市場需求受到影響。
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外棉價差不斷拉大。截止到7月5日,國內外棉價差約為4500元/噸左右。持續加大的國內外棉價差,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數據顯示,我國1-5月棉紗出口數量同比下降9%,棉紗進口同比增長78%,純棉坯布進口同比增長133%,棉制品出口額同比下降3.4%。中國棉紡協會跟蹤的棉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40%,3萬錠以下紡紗企業減產、停產面接近50%。新疆是以棉紡初級產品生產為主的地區,目前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65%左右,全行業銷售收入下降了25%,全行業虧損超過3億元。
“棉花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影響下半年行業發展。”夏令敏表示,對此,中紡聯已組織棉紡行業的幾大重點企業,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呼吁盡早出臺相應的棉花政策,解決國內外棉花差價過大的問題。
“希望盡快給我們棉紡企業直接發放配額,國家收儲的300萬噸儲備棉和進口的100萬噸儲備棉能暫緩放儲,等棉花價格回升到一定程度,再研究相應的方針政策。”夏令敏說,希望國家出臺的棉花政策能夠兼顧到上下游產業的利益、農民利益及國內外市場情況。“我們的呼吁已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他透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