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20日,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在意大利米蘭召開董事會及行業研討會,各成員國代表圍繞紡織行業尤其是紡織機械行業發展進行了廣泛討論。作為國際紡聯成員國之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代表聯合會出席此次會議,并作了題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中國紡織工業”的主旨英文報告。此次報告引發了國際紡織業界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共鳴,中國紡織工業的轉型與發展依然是新時期下全球紡織工業體系中的絕對焦點。
據悉,孫瑞哲副會長在報告中對中國的英文CHINA的五個字母做了紡織行業語境下的深度解讀。報告以C——Changesareunderway(發展變局);H——Hopeisatthecorner;(發展機遇)I——Innovationtobethedrivingforce;(創新動力)N——Natureissuestobestressed;(自然環境壓力)A——Anticipation(新期待)為關鍵詞,剖析了中國紡織工業自身的發展情況與在全球紡織產業體系中的位置與作用,以及面臨的挑戰、機遇、目標規劃等重要方面。
報告指出,近期中國紡織工業面臨的變局包括:對美、歐、日等主要市場的出口占比下降、勞動力資源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棉花價格不穩定引發行業良性發展風險、國內市場需求對行業提出新要求等。與此同時,中國紡織工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顯現;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的產業結構正在調整,產業用紡織品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紡織品出口格局更加均衡,從側重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向發展中經濟體轉移;紡織產業加速中西部地區區域布局并不斷優化等。在此形勢下,中國紡織工業的創新策略在于“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并舉”。在科技創新方面主要表現為:注重上游纖維產業的創新,優化化纖產品結構,發展新型高性能化纖產品、高仿真化纖產品、生物基型新材料,提高可再用類纖維的回收利用率,穩定和優化棉花的產供系統,提高單位纖維的利用率,發展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紡織品等。
孫瑞哲在報告中同時指出,中國紡織工業注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性,持續推進各種環保措施的落實,并以科技為導向,提出了“現有資源+替代資源+回用資源”全方位的資源統籌管理和使用方式,提倡將現有資源的使用最優化、將替代資源的發展合理化、將可回用資源的利用最大化。同時,中國紡織工業還為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制定了一系列量化的標準和規范,通過推進實施不同形式的標準保障產業持續發展。
孫瑞哲認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三個層面的支撐:宏觀層面上要考慮整個國家經濟體系的支撐,即政策導向的適用性和穩定性;行業層面要提供合理、及時、可執行的標準引導,避免標準過度偏離產業實際;企業層面則要變“投機性”擴張模式為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競爭模式。此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還應從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產業鏈角度予以關注:保持產業相對獨立且充滿活力的發展以降低國內外經濟周期性變化帶來的風險;通過構建生態友好的環境來提高生態環境的穩定性;通過有利于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改善供需關系,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性。
談到中國紡織工業的前景預期,孫瑞哲表示,中國紡織工業已經制定了明晰的發展方向,同時明確了將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優先于產品規模的擴增,因此,在接下來的5-10年,中國紡織工業將加快轉移升級的進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使纖維在服裝、家紡、產業用領域分配更趨合理為主要目標。中國紡織工業在全球紡織工業中的重要地位將不會改變,但是中國紡織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定位和形象將會隨著中國紡織工業的轉移升級而實現質的提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