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行業:創新無窘境,轉型正當時
企業的戰略和戰術始終離不開創新,雖然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只有一字之差,但這一字卻能讓紡織工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行業內很多人都在說,紡織工業正在從規模經濟形態向價值經濟形態轉變,這個價值已不僅僅是廠房、機器,更重要的是創意、知識產權、市場話語權、時尚導向力等。隨著這些價值重要性的逐漸提升,中國紡織服裝的競爭也不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更是系統對系統、供應鏈對供應鏈的競爭,怎樣在競爭中取勝,創新尤為關鍵。 5月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北京舉行了“2011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表彰及論壇活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許坤元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并為獲獎者頒獎。本次創新人物論壇以“建設紡織強國”為主題,當選的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為推動行業強國發展在論壇上積極獻策進言,充分肯定了創新對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表達了對未來中國紡織經濟發展的信心。會上,本次活動協辦單位浙江名莎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朱喜表示,創新對于紡織行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名莎集團必將創新進行到底,為實現紡織工業強國目標,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營銷創新型企業而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這是一場行業與企業對于創新與轉型的對話,那些在眾人眼中堪稱典范的領路人,他們聚焦在創新的關鍵點上共享智慧之策,讓我們來仔細聆聽…… 焦點一:中國紡織行業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是傳統行業,但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在對技術創新方面加大研發力度。以知名品牌柯達為例,柯達投入了大量資金做研發,最后卻發現這是結束自己生命的一個發明??逻_倒在30年前自己研發成功的數碼相機技術上,堪稱是“創新者的窘境”。如果柯達三十年前就做好了轉型的準備并不斷調整,是否就能避免數字化給它帶來的弊???假如你是柯達老總,在你研發了一項只有經過30年才會使貴公司有影響的技術時,你怎么判斷其中的技術投入和時間長度? 智慧碰撞: 蘇州金輝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談輝 柯達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啟示,他們是世界級的公司,開發出的技術也影響了世界。我認為紡織服裝企業目前的缺陷是技術創新和經營創新,在這兩點上企業做研發一定要掌握尺度,就是這個創新的技術一定要能踏踏實實地運作在市場上、符合現實市場的需求,一旦這樣的前提符合,那么企業還要擁有能及時把新產品推廣出去的渠道,這樣才能避免技術創新造成的窘態。 臨沂綠因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春生 我們要尊重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市場與消費者對新生產品所能接受的能力與30年前相比已經大為不同,所以我們現在研發的產品也不可能放在30年以后才用。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柯達的破產是個很好的案例,我們在大力做研發的同時也應該研究失敗的因由,但我想說,我只會研究30年前的過程,不會研究30年后的結果,因為這個時代不會再給你30年的時間做考驗。 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范 一個行業的堅持取決于客戶的需求,只要研發的方向對了,離企業的成功之路就不遠了,而這個方向對了,企業原來的優勢也會上升得更快。紡織行業是傳統行業,只有不斷迎合客戶需求,企業才能更長遠地走下去。 盛虹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印染總經理唐金奎 現在做企業有多難,要不斷地自主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在這樣的動力下中國的很多企業完全有能力跟世界的紡織企業去競爭,在競爭中我們要重視人才培養、產品研發、節能減排等環節。 焦點二:紡織服裝行業里的很多大企業對轉型升級、創建自主品牌的熱情一直很高,他們對整個行業的產業轉型升級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品牌企業原來注重的是終端,現在注重的是全產業鏈,一個企業有可能擁有300-400個配套企業,如果這個企業的就業人數有200個,那么配套企業的就業人數也許就能達到2000個。從完善企業供應鏈和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說,究竟龍頭企業在強國戰略中怎樣做,才能對配套企業給予最有力的幫助? 智慧碰撞: 寧波合和杰斯卡服飾有限公司(GXG)董事長楊和榮 品牌龍頭企業代表著上下游產業中企業的發展趨勢,我們也非常需要上下游企業的支持。我們每年采購量都在10億元-12億元人民幣,如果這些錢分給到100多家配套企業做,每個企業產生的銷售額也要上千萬。我們現在對供應鏈要求也較嚴格,材料一定要環保,不達標就一定要改進,這也許就是品牌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提升的一點案例。 中國企業現在缺少市場營銷和設計類人才,所以我們要整合全球資源和國際先進的品牌管理理念,越傳統的行業越需要創新,我們的產業鏈從生產棉花到紡紗到面料到服裝,每個環節都需要綜合性管理,這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整合。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玲 華孚色紡雖然涉及的領域較小,但目前我們的產量卻占到了全球的70%,這說明我們在自己的領域還有話語權,所以我們也一直在關注整合供應鏈。五年前華孚色紡就希望將創新注入到終端品牌去,所以我們在創新上結合了公關,不僅舉辦華孚設計大賽,還會對接市場,市場好的時候我們會積極配合上下游企業,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用時尚的紗線來拉動終端。此外色紡還要環保,我們還和國外機構合作開發技術類的優化產品,希望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 貝迪百瑞(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總監王玉濤 中國的加工企業從原材料到生產能力,從加工能力到成衣的市場,可以說有著自己的優勢。中國的市場需求現在還非常大,很多龍頭企業愿意把這種實力展現到市場中去,他們對建立品牌非常有信心,這種信心也會帶動企業去轉型升級。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