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紡織業發展機遇千載難逢 成敗在此一舉
宜山、錢庫兩地高污染、高能耗的的再生紡織業路在何方?來蒼工作近兩年,縣長董慶華一直為之揪心不已。當前,溫州地區實行增減掛鉤的土地利用政策,無疑為該行業開出了一條活路。今天,董慶華在錢庫調研土地綜合整治時強調,機遇千載難逢,成敗在此一舉,兩鎮要高度集中思想,力排萬難,切實利用好周轉土地指標,借機走出一條路子。 董慶華一行抵達錢庫后,直奔再生紡織行業較為集中的望里辦事處。在當地老黨員李祖智的帶路下,董慶華登上南北岙村的一家氣流紡紗廠樓頂,放眼望去,所及之處盡是隨意搭就的臨時簡易棚,不免面露擔憂。李祖智介紹說,早在十多年前,望里鼓勵發展紡紗業,他是第一家從龍港搬回辦廠的企業,而后越來越多的廠家遷回,致使再生紡織廠房數量急劇膨脹。目前,當地一些村的廠房數量已直逼民房數量。李祖智坦言,當前望里的再生紡織行業雜亂無序,幾乎每月都會發生數起火災事故,已經到了不改造不行的地步了。聽說這次縣里要規劃建園區,他舉雙手贊成,并表示了強烈的入園意愿。 實地察看后,董慶華意味深長地說:“當前我縣的再生紡織業可謂快樂并痛著,一方面該行業可以解決當地一大部分群眾的吃飯問題;而另一方面,環境衛生每況愈下,火災隱患防不勝防,稍有疏漏,都將使該行業面臨滅頂之災。”他指出,當前溫州正實行增減掛鉤的土地利用政策,國家層面又力挺循環再利用行業,再生紡織行業的發展提升可以說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錢庫、宜山兩鎮要認清形勢,放眼長遠,積極探索一條適合兩地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董慶華強調,時間急迫,過期不待。錢庫、宜山兩鎮群眾要珍惜難得機遇,沖破思想障礙,要學會算“經濟總帳”,切忌以犧牲自身生命健康和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來換取眼前利益,爭取在逆境中求生存。他要求,當前,兩鎮要集中力量估算規模,合理測算容積率,讓企業競爭入園;要根據土地規劃、城市化規劃以及可征地情況,高標準制定可行性強的實施辦法;要在增減掛鉤政策的前提下,按照占補平衡的思路,結合老百姓的意愿,多種辦法出臺政策,通過政策引導,促使企業進園區、農戶進小區。 新聞鏈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以下簡稱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也就是,將農村建設用地與城鎮建設用地直接掛鉤,若農村整理復墾建設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鎮可對應增加相應面積建設用地。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