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2012:困境之中有出路
對棉紡織行業來說,今年是困難的一年,同時又是轉變的一年。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不景氣、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旺、紡織原料價格大幅度動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棉紡行業整體運行壓力較大。但壓力帶來動力,困境逼迫棉紡行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提升產業競爭力、實施產業升級已經成為全行業迫切需要面臨的問題。困境之中,各企業發揮所長,積極探索破冰之術。 運行—— ■產量穩步增長 典型數據: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紗線總產量3002.0萬噸,同比增長14.7%,布累計產量為591.1億米,同比增長10.9%。 編輯點評:原料成本上漲加之市場形勢低迷,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而高漲的用工、用電成本,使得企業不敢松懈,只能用產量的增加來彌補利潤的下滑。今年我國紗線、布產量并未像年初所預測的那樣出現大量減少,各月產量依然是穩步增長,其中紗線產量最大的省份依然是山東和江蘇?! ?/p> ■原料進口持續旺盛 典型數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棉制紡織品進口額同比增長24.9%,達到53.4億美元,保持較快增速,其中棉紗線進口額達35.7億美元,同比增長46.0%,占進口總額的67%。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430.16萬噸,同比增長95.8%。進口棉花在今年出現兩個波峰,第一個波峰在2~3月,此時期國內收儲臨近尾聲,國內棉花基本入儲,而內外棉價差持續超過3000元/噸,企業紛紛通過配額進口國際低價棉保證原料供應。第二個波峰階段是5~7月,該時期企業用棉緊張,部分剩余配額集中在這個時期進口棉花。 因棉花“倒掛”導致的進口額猛增還突出表現在棉紗線市場。前三季度,棉紗進口額增長迅猛,進口量逐月攀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線108.8萬噸,同比增長74%。 編輯點評:今年以來,我國棉紡織行業進出口市場呈現出上游棉花棉紗進口需求持續旺盛、下游棉制紡織品出口乏力的態勢。造成國外紗線大量進入國內市場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內外棉價差。進口棉紗線不受配額的限制,當國際棉價大大低于國內時,國外棉紗線在價格上具有絕對的優勢,為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企業對進口棉紗線的需求越來越大?!?/p> ■下游產品出口乏力 典型數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棉制紡織品出口額為186.4億美元,同比下降6.0%。我國棉紗線出口增長實現由負轉正。1~9月,我國累計出口棉紗線32.5萬噸,同比增長3%,扭轉了9月份以前棉紗線出口累計同比負增長的局勢。 今年1~9月,我國累計出口棉織物57.8億米,同比增長4.0%,出口數量保持平穩。但自2011年我國出口形勢進入下行期開始,價格整體疲軟,2012年棉織物出口金額增幅逐步收窄。此外,前三季度,我國棉制床品、服裝出口數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別下降8.8%和5.0%。 編輯點評:有分析認為,棉紗線出口增長實現由負轉正主要是靠純棉普梳紗和混紡紗的出口逆轉,帶動了整體出口數量的增長。與往年一樣,棉織物出口是我國棉紡織品出口的主力軍。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市場需求啟動還不明朗,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棉紡織品及下游棉制產品出口阻力仍然較大?! ?/p> ■企業利潤大幅下滑 典型數據: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9%,企業虧損率達18.4%,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124.1%。 而中紡聯最近公布的紡織經濟運行與走勢分析顯示,1~9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勞動生產率57.3萬元/人,同比提高13.8%。實現利潤總額1812.2億元,同比增長0.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32.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月度累計統計數據的連續的下滑終于在此次實現正增長。銷售利潤率4.5%,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編輯點評: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最新的企業經營者調查報告統計顯示,在棉紡行業抽樣調查樣本企業中,有60.5%的企業認為“國內外棉價差拉大,原材料成本相對較高”是企業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而今年持續拉大的內外棉價差,各項生產成本的快速上漲,以致急劇縮水的產品利潤,確實讓企業傷心又無奈。1~9月份的月度統計數字出現的正增長,表明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的態勢有所改善,但是情況是否從此有所改善還需繼續等待。 發展—— ■破解棉花難題 典型事件:5月17~18日2012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辦,論壇以“全球格局下的棉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長期負責研究制定棉花宏觀調控政策的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張顯斌處長,就中國棉業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發表了意見。他認為,未來棉花政策的取向將堅持三條原則:第一,中國棉花必須主要立足國內生產,進口只能作為一種補充;第二,保持棉花生產和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是促進棉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所必需的環境;第三,中國的紡織出口要繼續走提高附加值的路子。 編輯點評:棉花作為棉紡行業的重要原料,乃至國家的戰略物資,其運行態勢備受國家關注。棉花產業的穩定與否關乎到整個棉紡行業的發展,一直以來,棉花的市場價、指導價、進口價都不一樣,讓用棉企業備感無奈,棉花配額問題也同樣困擾著企業的發展。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穩定棉花市場,制定有利于棉農、棉企共同發展的政策,從而實現棉花的可持續發展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典型事件:新疆培育出第一個畝產籽棉高達1噸潛力的“超級棉花”品種——金豐一號,這很有可能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首個噸棉田品種。金豐一號最主要的特點是高產、穩產、好管理,在良好的栽培下穩定畝產在800公斤左右,試驗田最高畝產達1100多公斤。 編輯點評:長期以來,我國國內棉花產不足需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近年來,我國棉花產量在700萬噸左右,而每年的棉花需求在1000萬噸以上。在種植面積有限的情況下,研究棉花新品種,提高棉花畝產量,是解決我國棉花原料不足、原料依靠進口的有效途徑,對于穩定國內原料市場具有重要意義?!?/p> ■加快轉型升級 典型事件:3月18日~19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四屆第三次理事擴大會在江蘇常州召開。與會代表將就如何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優化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當前市場運行狀況及對后市的走勢分析等進行討論和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表示,金融危機后紡織行業仍能穩定運行的原因有二:一是內需起到了支撐作用,占比逐漸增長;二是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加速,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產業結構轉型加速。他提出,企業要立足長遠,加大自身調整,加強產業鏈互動,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 編輯點評:在市場低迷的環境下,企業自主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內部管理是必然的。發展高新技術產品,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比重,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也為改造、調整傳統的紡織產業,加快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可行條件。 典型事件:11月11日~12日,2012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在河南鄭州召開。與會領導針對當前行業形勢、未來發展及應對措施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華芳修武紡織公司總經理朱敏峰提出,應用新型設備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 編輯點評:行業轉型提升離不開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助力,在棉紡織行業的提升過程中,紡機設備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之一。目前紡織行業已開始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棉紡企業對紡機設備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以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為技術優勢特點的全流程成套設備將成為新型紡織企業的主流設備。就像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建平所說:“使用全流程成套設備能夠滿足棉紡企業發展的需求,使得傳統棉紡企業所遇到的眾多問題都將一一化解。” ■依靠科技進步 典型事件:由山東德源紗廠有限公司、寧波德昌精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項目“新型超柔緊密紡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屬于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是在緊密紡細紗機上增加自創的假捻器、集中吸風負壓裝置、賽絡紡分紗結構,生產出能滿足針織行業對緯斜要求的紗線,用其制成的針織面料,柔然舒適、漂移時尚、光潔亮麗,是制作高檔針織內衣和商務T恤的最佳面料。 編輯點評:該項目的開發大大解決了一直困擾針織業的緯斜問題,并且配棉要求低,紗線的生產成本大為降低。同時提高了針織品的檔次、降低后整理的能源和物料消耗,減少化學制劑的使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未來市場將會更加廣闊。 ■實施精細化管理 典型事件:“全國紡織工業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杭州永翔紡織有限公司應用信息技術推動精細化管理,改變并完善了生產經營模式。據公司總工程師介紹,永翔紡織公司應用計算機分包配棉系統使用中,原料的入庫、出庫必須貼條碼和掃描條形碼,可使管理者每天隨時看到倉庫實時準確的動態庫存及庫位狀態,從而加強了原料倉儲管理。有效降低了公司原料庫存,減少了資金占用,同時為企業營銷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實現經營決策科學化。 編輯點評:“計算機分包配棉系統”是永翔公司結合自身實際開發的信息化應用之一。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推動了永翔紡織的精細化管理,加強了原料倉儲管理,對于降低企業成本、優化配棉工藝、穩定產品質量具有明顯效果,改變并完善了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對于棉紡企業來說,是一次成功的信息化技術應用?! ?/p> ■優化產業布局 典型事件:2012年中國棉紡織產業集群工作研討會5月11日在湖北樊城召開。隨著棉紡織行業的發展,紡織產業集群不斷形成,目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共同授牌的產業集群試點單位有22家,以棉紡織為主的特色名城和名鎮有15個。 編輯點評:我國棉紡織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棉紡行業要向具有資源和勞動力支撐的中西部地區轉移,新疆地區發揮原料資源優勢,中部地區如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已承接產業轉移為主,加快存量資產的優化升級。棉布生產能力要緊密結合上游紡紗、下游印染、成衣及家紡紡織品集聚發展,向中西部地區有人才、技術、資源優勢的地區發展。產業集群本就是因共同的優勢聚集在一起,而集群的布局則不是簡單的轉移,而是本著資源及產業的平衡發展為目的,既要有雪中送炭,也要有錦上添花。平衡中、西、南部共同發展,才是產業布局的意義所在?! ?/p> ■加強新型纖維開發 典型事件:3月29日,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在北京如期開幕。展會囊括行業普遍關注的功能性纖維、差別化纖維,如低熔點纖維、原液著色滌綸超細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阻燃纖維、高仿棉以及竹節紗、特種云斑紗、長絲短纖包芯紗、緊密紡紗、天絲、莫代爾、水溶紗線、無捻紗和中空紗等新型紗線,同時還可看到傳統產品的創新,例如長絲短纖復合包芯紗系列產品等。 編輯點評:傳統的紡紗產品以純棉、滌棉為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化纖產品的差異化、功能性水平得到了很大發展,紡紗開發創新的產品越來越多。紡紗加工的纖維原料已由棉與棉型化纖混紡擴大到棉與毛、絲、麻以及各種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使用,紗線的形態和結構也由傳統的平紗向竹節、賽絡、包芯等多方向發展。近年來,紡紗新材料不斷問世,使紡紗新產品層出不窮。新型纖維如差別化纖維、功能性纖維、環保性纖維的廣泛使用,是保持紡紗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同時給棉紡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制定新標準 典型事件:4月9日,GB1103.1《棉花細絨棉鋸齒加工》和GB1103.2《棉花細絨棉皮輥加工》國家標準通過審定。 編輯點評:新棉花標準的最大變化是將棉花分級從“品級”提升到“顏色級”,改革棉花品級指標,推行棉花顏色級檢驗,是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進一步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滿足現代紡織工業發展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新標準更注重棉花的內在質量,含雜率、異性纖維、短絨率等與棉紡企業實際生產需要密切相關的指標在標準里有更充分的體現,更貼近棉紡用棉企業的實際生產需要,對棉紡企業來說更加有利。廢止人工檢驗棉花品級指標,是實現由感官檢驗向全面儀器化檢驗推進的關鍵,更是深入推進棉花質檢體制改革的關鍵。GB1103.1《棉花細絨棉鋸齒加工》和GB1103.2《棉花細絨棉皮輥加工》兩項標準將對促進我國棉花全面儀器化檢驗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典型事件:11月27日~29日,在山東淄博召開了2012年棉紡織印染標準年會暨《本色坯布生產用電計算方法》、《紡織漿料的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檢測方法》、《色紡紗線檢驗規則》、《再生滌綸與棉混紡色紡紗》、《聚苯硫醚纖維(中長型)本色紗線》、《聚苯硫醚纖維(中長型)本色布》等六項行業標準通過審定。 編輯點評:六項標準制定項目是經過起草單位和標準技術歸口單位的共同努力,在向各企業、檢測中心征求意見后整理成送審稿,在本次審稿會上進行審核。各項標準的制定,給棉紡行業提供了更全面的技術準則,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證?!?/p> ■推廣節能減排 典型事件:12月12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的“2012年棉紡織節能減排及創新應用研討會”山東德州召開,此次會議旨在促進棉紡織行業深入開展和推廣節能減排工藝及技術,來自全國棉紡織及相關行業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編輯點評:節能減排一直以來都是行業較為關注的話題,它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乎到人類的子子孫孫,是社會發展中不能忽視的一個方面。通過會議的召開,企業間互相交流經驗,介紹節能減排工藝及技術項目,使得企業共同提高節能減排發展水平,貫徹可持續發展政策,從而推動棉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 ■倡導綠色環保 典型事件:為推動我國棉紡織行業實現綠色、環保上漿,為漿紗工序“不用PVA”夯實漿料質量基礎,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及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共同組建成立了環保漿料推廣委員會組織開展了可替代PVA上漿產品質量測評活動。測評活動主要針對可替代PVA上漿并用于40S及以上紗線的紡織漿料,檢測其是否含有PVA及不易降解的其他成分。 編輯點評: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環保”四個字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腦子里。眾所周知,紡織行業的上漿、染色會產生大量的污水污染環境,其中罪魁禍首就是PVA等不潔漿料。而不用PVA上漿不僅可減少污染,且上漿后織機效率和下機質量都能保持或高于PVA上漿,上漿成本明顯降低。憑借著行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紡織行業使用的PVA數量正在減少。 未來—— 明年的棉紡織行業,目前還沒有讓人感受到利好的信號,國內外宏觀經濟不景氣、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旺、紡織原料價格大幅度動蕩等一系列因素還將持續影響到行業的發展。棉農植棉意愿的降低以及國家臨時收儲價格的托底,高額的內外棉價差還將繼續困擾用棉企業,但是可以看出,困難形勢下,不少企業通過產品開發、新型原料應用、節能降耗、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積極應對,盡管國際市場需求不旺,但內需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按照棉紡織行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的任務,行業將會繼續推動技術進步,推廣連續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淘汰落后,加快“兩化”融合,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和諧的體系,抑制粗放式的增長,使投資合理增長,保持棉紡織業平穩發展和產業競爭力提高,從而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