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問”歐美服裝巨頭
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附近一座制衣廠大樓24日發生的火災已經至少造成110人死亡。歐美一些勞工權益組織曝光了這座制衣廠的多個歐美客戶,包括C&A等服裝零售巨頭以及沃爾瑪這樣的零售業航母。 截至發稿時,沃爾瑪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心與遇難者家屬同在”,但沒有透露其與失火制衣廠的合作細節。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已經是2010年以來孟加拉國發生的第三起超過20人遇難的制衣廠火災。消逝的生命似乎未讓國際大牌們“如坐火山”。美國工人權利協會(theWorkerRightsConsortium,下稱WRC)等第三方勞動維權組織稱,國際大牌對孟加拉國工人受到的潛在極端危險無動于衷。 “只有公共輿論的壓力才能倒逼這些零售商做出改進。”WRC執行主管斯科特·諾瓦(ScottNova)告訴本報記者,“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給他們施壓的辦法。” 烈焰在吞噬生命的同時,亦映射出產業承接背后的隱患。 誰該問責 這場火災再次燃起了外界對孟加拉國勞工安全的擔憂。“救援仍在進行中,死亡人數很可能繼續上升。”達卡警察局局長阿比波爾·拉赫曼(HabiburRahman)稱。這是該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工廠火災之一。 失火大樓是一家名為塔茲林的時裝公司所在地,共有八層樓。拉赫曼稱,當時有約4000名工人在廠內,約3000人迅速逃出廠外。不少工人在逃離時發生踩踏,或是從不同樓層破窗跳下。 華盛頓一家勞工權益機構ILRF(InternationalLaborRightsForum)稱,事發工廠沒有緊急出口。一些勞工維權組織稱,眾多工人當時正在加班趕工,他們的供貨對象是包括沃爾瑪在內的美國零售巨頭。美國媒體報道稱,有人在大火的廢墟中發現了多個品牌的標簽,包括一個沃爾瑪的自有品牌。ILRF則稱,現有證據顯示,除了給沃爾瑪一品牌代工外,失火工廠內還發現了十幾個服裝品牌的標簽和文件,包括C&A和Dickies。 C&A已經發表聲明,證實和塔茲林時裝有業務合作關系,稱C&A已委托后者制造22萬件套衫,在今年12月~明年2月間運送到C&A巴西公司銷售。 根據塔茲林網站的消息,該公司共雇傭了1200名工人,每年出口總額大約在3600萬美元,主要發往美國和歐洲。美國媒體報道稱,除了上述歐美企業,塔茲林所在的集團還為家樂福和宜家供貨。 制衣業是孟加拉國的出口支柱產業。根據孟加拉服裝制造和出口協會的數據,紡織業在孟GDP總量中占比超過10%,占據孟出口總量的80%,提供了超過300萬個工作崗位。這個印度的近鄰還有眾多為H&M等歐美服裝品牌進行代工的工廠。 警方稱失火原因可能由于電線短路引起。“作為失火工廠的客戶,沃爾瑪等企業負有一定的責任。”諾瓦說,沃爾瑪對這些代工地點的情況心知肚明。 有媒體稱,這座失火工廠的擁有者曾在去年向沃爾瑪發出了危險環境警告。沃爾瑪方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沒有透露更多細節,其國際企業事務高級主管凱文·加德納(KevinGardner)給本報記者發來聲明稱,防火安全是沃爾瑪工廠監管領域的核心關切,他們也在孟加拉和一些獨立組織合作加強了這方面的培訓。 ILRF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孟加拉國高危建筑已經造成700多名制衣工人死亡。2006年2月23日,孟東南部城市吉大港一家紡織廠發生火災,造成至少51人死亡;2010年2月和12月,兩起服裝廠火災分別造成至少21人和25人死亡。 本報記者從ILRF獲取的信息顯示,已經有多家歐美服裝企業加入了一項和孟加拉國相關部門、勞工權益組織等各方簽署的協議,旨在加強防火安全。加入的品牌包括TommyHilfiger、CalvinKlein等。擁有TommyHilfiger等品牌的PVH公司曾被勞工權益組織曝光為最不積極提高孟加拉國代工廠用工環境的企業。 亦有企業我行我素。ILRF執行主管吉爾哈特(JudyGearhart)披露,GAP已經退出了這場安全防護磋商,自搞一套安全措施。GAP是和C&A以及H&M齊名的歐美平價服裝零售企業。 此次火災后的48小時內,達卡又一座制衣廠大樓發生火災,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政商“融合” 麥肯錫在報告中預測,今年出口總額為180億美元的孟加拉服裝行業,到2020年的出口額將達到現在的三倍。 高出口卻是以低收入為代價的。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正是孟加拉成為世界主要服裝出口國的核心競爭力。這里的工人月薪不到50美元,低于一件他們為歐美品牌生產的運動衫的價格。 根據世界銀行以及美國紡織服裝進口協會截至今年5月31日的數據,對美國紡織服裝出口排在前五的國家分別是中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和墨西哥,在這5個國家中,中國勞動力成本最高,孟加拉國最低。 數據顯示,2010年,印尼和墨西哥工人最低月薪超過100美元,越南大約在50美元,而孟加拉則不到25美元;同時,平均日薪低于1.25美元的工人比例,在孟加拉接近50%。 有孟加拉社會觀察家稱,該國制衣工廠老板有很大的影響力,工廠主們是主要的政治資金捐贈人,并逐步投資媒體行業。在孟加拉議會,大約三分之二的議員都是孟國三大商業協會的成員。“政治和商業已經融合,關系密切。”國際反貪污組織“透明國際”孟加拉分會相關人士說,“行業和掌權人關系密切。工人的談判立場非常有限。” H&M的CEO佩爾松(Karl-JohanPersson)曾在今年9月趕赴孟加拉國面會該國總理哈西娜(SheikhHasina),要求提高該國工人的最低工資標準。 跨國巨頭可以關注南亞工人的薪水,卻并不意味著他們為這些駛上快車道的南亞代工業系上了安全帶。 本報記者從H&M了解到,這家跨國服裝企業的供貨商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包括一級供貨商和二級供貨商。H&M又從一級供貨商中遴選出重點供貨商。所謂的二級供貨商是指一級供貨商的上游,即供貨商的供貨商。H&M也公開承認有的供貨商可能會分包業務。對于二級供貨商等隔層的上游合作者,H&M稱對其僅保留間接影響力。 產業轉移之辨 相比正在積極轉型的中國,現在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似乎更能吸引跨國服裝企業的眼球,除了中國人力資本上漲外,另一大因素是相關產品從孟加拉國輸往歐洲不受配額限制,并有免稅優惠,廠商很自然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孟國等地。 不少中國本土品牌也開始嘗試將生產業務轉移至東南亞國家。比如,凡客誠品從2010年下半年起,就開始將部分服裝產能轉移至孟加拉國,不過目前仍限于基本款的少量產能。 凡客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凡客在聯絡印尼、柬埔寨等國的代工商。“選擇海外代工后,凡客的成本下降了5%~10%。” 此外,香港利豐集團近年來也逐漸將一些生產基地由中國內地移至孟加拉國、印尼等。該集團旗下的利豐有限公司(00494.HK)也與塔茲林有訂單合作,但已經發布公告稱,火災不會對其財務表現造成實質影響。 不過,在孟加拉國代工也有不足之處。上述凡客人士稱,該國企業在精細加工方面的技術和產業鏈配套成熟程度較中國仍有較大差距。比如,孟國的一些代工商基本只能提供簡單輔料如線、扣等,主要原料還要依靠進口。 這位人士還介紹,孟加拉國的代工周期很長,基本需要4~6個月。通常情況下,國內供應商交貨周期的要求是30~45日,需要補貨時周期要求甚至要壓到10~15天。 有服裝行業分析師稱,產業轉移雖然是大勢所趨,但由于孟加拉國、越南等人口和服裝產能有限,對比中國龐大的生產與出口量級并不在一個級別上。以產業發展作為研究方向之一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剛對本報記者分析說,發達國家逐漸將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除了成本考慮之外,環境壓力也是另一個因素。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