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棉紡織業如何走出困境?
臨清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和山東省棉花出口基地。今年以來,受到外需萎縮、出口受阻、外棉沖擊、中國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響,全國棉紡織企業遭遇困境,60%的中小紡織企業限產停產。但是在臨清,70%的棉紡織企業依然處于保本甚至微利經營狀態,在全國棉紡織市場中一枝獨秀,受到業界內外的高度關注。棉花產業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對臨清棉花產業鏈條進行了調研。 臨清棉紡織業主要存在幾個問題:一是棉農信心喪失。價格低、效益差、費工費時等因素,棉農喪失信心,棉田逐漸被糧田、瓜田等代替,棉花種植面積迅速減少,據臨清市棉花多種經營辦公室的統計顯示:2012年臨清市植棉面積18萬畝,較去年減少4.5萬畝。棉花產業正面臨著喪失的危險。培育發展一項產業不容易,毀掉卻很簡單,解決棉花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二是棉農觀望惜售。調查中發現,部分棉農大戶手中還存有2-3年積壓的棉花沒有出售,等待價格回升。例如:在臨清市,看到不少農戶家里堆放著大小不一的棉花垛。三是市場沖擊加劇。盡管近年棉價一再下跌,棉紡織企業仍覺得國內棉花原料成本高,每噸國產棉花的價格比國外高出3000-5000元。 為此建議:首先,要加大對棉農的財政支持補貼力度,建立“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制度”?,F在種糧國家一畝地能補貼125元,再加上今年5元的農藥補貼,共130元。而種棉花僅15元補貼。如果加大種棉補貼力度,農民種棉熱情自然提高。其次,應推廣高產創建經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臨清金郝莊鎮和松林鎮有2萬畝的棉花高產試驗田,畝產均高出90斤左右。同時加強技術服務,種植棉花新品種,通過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組織專家編印科學種棉技術手冊,指導群眾按操作規程組織生產。最后,還要加大對紡織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建議國家對淘汰落后產能,對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紡織企業給予資金支持,重點支持市場前景好、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項目,促使企業著力轉變發展方式。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