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清晰的九條羈絆
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困局成為2011年懸而未決的問題。2012年,找到問題的原因,幫助小微型企業擺脫困境迫在眉睫。說到原因,很多人不禁要問,小微型企業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是自身原因還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如果都有,那是自身原因大,還是外部原因大?梳理小微型企業所處的困境正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問題。 困境一:成本上漲 各種成本的上升,如原材料、土地、勞工成本。尤其是紡織企業,去年一整年主要原材料——棉的價格都不穩定,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情況。據統計,2011年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成本比2010年至少上漲了15%。除了棉價,羊絨、駝絨、蠶絲等其他原材料價格也沒有停止上漲的腳步,讓很多以羊絨被、蠶絲被為特色的家紡企業大呼“日子難熬。” 不僅原材料價格漲了,而且用工成本也增加了。從2011年春節后,各個企業就紛紛開始漲工資,為的是留住工人保證按時開工。去年,家紡企業職工工資普遍上調了約20%,達到每月2000元左右的水平。按照企業提供的工人月工資和補貼平均上調400元計算,僅此一項企業年增加支出800多萬元,‘五險一金’上繳基數上調后,每年又增加300多萬元的支出。此外,管理成本也大大提高。油價、煤價、電價等能源價格上漲,使企業的運行管理成本不斷提高,僅物流成本就增加了30%。綜合起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了10%~20%。 這樣的數字讓人頗感無奈,經營成本的提高意味著產品價格的提高,而市場對價格波動極其敏感。對于出口企業,由于我國原材料價格和工人工資大幅上漲,很多歐美訂單流向了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對于內銷企業,本來內銷市場的競爭壓力已經夠大,如果漲價幅度不控制,企業必然要被擠出市場,經營壓力更大。 困境二:內外需萎縮 雖然很多人已經開始淡忘3年前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但是出口企業卻始終無法忘記,因為在他們眼里,金融危機就不曾過去。2011年,大部分出口企業反映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國際訂單不足。有的企業明明在2010年底接到了訂單,但是由于各種原因,2011年,外方企業要求退訂,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企業只能將其積壓在庫房。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看著2011年的庫存要滯留到2012年,企業只能清倉甩賣,這一積壓、一甩賣,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微型企業“又賠了三五斗”。大家紛紛感嘆,金融危機對歐美市場的影響比想象中持續得要更久。據悉,去年很多企業接到的訂單也比往年同期相差了20%左右。價格高而購買力低,這是去年的現實寫照,而這種情況并不常見。國際購買力不足,一時間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外銷市場嚴重受阻,拓展內銷市場成為外銷企業的出路。外銷企業找到了出路,卻給內銷企業帶來困擾。中國家紡市場雖大,但是競爭卻一直相當激烈,現在又多了外銷企業來爭搶,國內市場鹿死誰手更加難以預測。 2012年剛剛開始,就被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面紗。不明朗、不樂觀是很多家紡人士對2012年內銷市場進行的預盼,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產業的萎靡。國家出臺調控房地產業政策已有一年之久,其實至目前并沒有數據表示房地產業的不景氣給家紡產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然而,不能忘卻的是喬遷、結婚一直是家紡消費的重要理由。結婚、搬家、買房子、買床品、窗簾等家紡產品已經成為一種固定模式,一旦這個模式打破,家紡產品的銷售很有可能受到嚴重影響。況且家紡產品一直就不是快消品,通常消費者要三五年才會更換一套床品。喬遷、新婚等給家紡產品一個正當的理由,尤其是給高端家紡產品市場帶來勃勃生機。困境三:人民幣匯率波動 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被動上升了近5%。在江浙、山東等地,很多小微型企業都是做外貿生意的,人民幣匯率波動一直牽動著他們的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上升,意味著小微型出口企業的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據悉,國際訂單通常是一年一簽,而且全部是以美元進行結算。隨著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上漲,手頭以美元結算的訂單也在一點點縮水。道理很簡單,曾經1萬美金兌換6.7萬元人民幣,現在卻只能換約6.3萬元。在上百萬美元的訂單中,幾十萬元人民幣就這樣從企業的指縫中溜走了。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將繼續擴大。 鑒于此,一些外貿出口企業試圖通過以人民幣結算的方式與外方簽合同,這樣便可以消除人民幣匯率上升造成的損失。但是這對于小微型企來說很難實現。因為只有大型的、有實力的企業才有資格向國外客戶提出以人民幣進行結算,小微型企業能拿到訂單已經很不容易,根本沒有談判的余地,一旦提出條件,外方很可能撤走訂單,尋找其他供貨商。在國內,有太多小微型企業在爭奪著國際客戶資源,因此企業寧可自己承擔損失,也不愿意失去長期的客戶。 困境四:融資困難 小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目前,大部分家紡企業還停留在做批發的層面,利潤單薄、競爭激烈,產品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政府鼓勵企業轉型升級。而轉型升級需要資金的支持,對做批發的企業來說,放棄原有市場而推出一個品牌,至少需要3000萬~5000萬元。 企業希望通過向銀行貸款解決轉型升級問題,然而銀行對小微型企業給予的幫助卻是杯水車薪,盡管有固定資產作抵押,從銀行貸到的錢跟實際資金需求量相比,相差甚遠。無奈之下,一些企業只好通過壓低產量來降低資金壓力。 雖然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金融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在落實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大的困難。銀行出于對風險、收益的綜合考慮,往往更愿意放貸給抗風險能力強的大企業。這就形成了有錢的企業更有錢、缺錢的企業仍沒錢,好的企業更好、差的企業更差的局面,小微型企業很難從中受益。 資金鏈斷裂對小微型企業意味著生產線的癱瘓。很多小微型企業表示,因為缺乏資金支持,企業無力拓展渠道,沒辦法聘請實力設計師,也沒法將新科技添加到產品中,產品就不具備高附加值,就沒有競爭力,企業只能壓低價格,以價格取勝,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據統計,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40%的國有部門,貸款占金融機構貸款總量的80%,而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約為60%的中小微型民營企業,其貸款卻占不到20%。這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 困境五:誠信不足 一方面,小微型企業抱怨銀行沒有給予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銀行表示小微型企業誠信不足。畢竟銀行貸款要考慮到風險與回報,風險太大的生意必須有高回報。而這恰恰不是小微型企業的優勢,因此,既擔風險,又沒有高回報,銀行當然不愿意做這筆買賣。 紡織行業上下游相互之間拖欠款是誠信不足的一個重要表現。上家拖著下家,下游企業欠著上游企業的款,這在紡織、家紡行業還是非常普遍的,這致使部分企業缺乏足夠的流動資金,工廠面臨停產危險。 還有的企業將貸款用于其他領域的投資,超出了銀行對風險預估,一旦失敗,雪上加霜,更無力償還貸款。 小微型企業的誠信危機,使銀行害怕承擔風險,因此對企業及擔保人有著嚴格的審查,哪個方面稍有欠缺,企業就無法通過考察,也就無法貸款。 困境六:欠款受害方 同時,小微型企業也是受害方,深受拖欠資金之害。 稍微成熟的家紡企業都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只要有品牌就能進駐商場。商場作為國內市場最為普遍、最受大眾歡迎的銷售渠道,深受生產企業的追捧。有的企業甚至認為,進駐商場就等于走進了保險箱,銷售量、銷售額不再是問題,因此,十分仰仗有實力的商場。久而久之,商城與小微型企業形成了“爺孫關系”,商場扮演著強勢而霸道的“爺爺角色”,對進駐的企業提出各種苛刻要求,還故意拖欠回款,致使企業資金回籠速度慢,耽誤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本來企業花費大力氣進駐好商場是為了多銷售產品,早日回籠資金,而事實情況是雖然品牌產品賣出了不少,可賣得的貨款卻遲遲拿不到手,時間越拖越長、現金流越來越小、資金周轉越來越慢、財務風險也就越來越大。還有些商場為了吸引人氣,不停地進行打折促銷活動,要求進駐品牌配合。因此,貨品銷售得越多,品牌付出得就越多,最后一核算,真不一定賺了利潤。產銷兩旺出現了泡沫,變成了幻影。 然而,對于霸道的商場,小微型企業敢怒不敢言,生怕失去銷售機會,只得忍氣吞聲。隱忍是小微型企業必須學會的第一件事,是這類企業的生存之道。 困境七:渠道不通 對商場忍氣吞聲,也表現出小微型企業渠道不通,缺乏多元化,要依靠唯一的救命稻草,企業只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綜觀家紡產業發展10年,渠道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突破。雖然大家居的口號喊了很久,但真正的、有規模的家居館卻還是空白。家紡產業始終未能像家電產業那樣出現如國美、蘇寧等大的聚集力高的家居產品集合店。如果家紡渠道能夠創新,意味著為家紡品牌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家紡小微型企業多了選擇的余地,可以不受商場制約,還可以擺脫沒代理寸步難行的尷尬境地。 目前,很多企業需要花大量資金做宣傳以吸引代理商,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很難找到代理,沒代理就沒市場,沒市場就意味著沒口碑。 家紡專業市場這個老渠道,更應該不斷升級、更新,往更為專業、細分的方向努力,發揮出自身的資源優勢,為家紡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困境八:人才缺乏 21世紀最缺的就是人才,這句話適用于各行各業。家紡行業作為傳統織造業,早期門檻低,進入該行業相對容易,因此家紡行業一直忽視了人才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人才顯得越發重要,然而由于產業人才儲備基礎薄弱,行業薪資不高,前瞻意識較差,家紡行業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小微型企業更缺乏人才。 家紡行業需要的人才來自方方面面:管理人才可以高效、經濟地管理企業,讓管理成本降低,卻讓企業效率變高,可以帶領企業向著更符合定位、更明確的目標發展。技術人才可以提高企業產能,減少用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設計人才可以為品牌定位風格,找到市場的空白點,抓住主流消費群體的風格偏好,提高品牌忠誠度。 據統計,2011年小微型企業明顯利潤下滑,與2010年相比平均利潤減少30%至40%。對未來的發展,小微型企業普遍經營信心較低,不再奢望實現能達到多少利潤,而只是希望內外銷市場好轉,讓企業活過危機。小微型企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細胞,小微型企業不穩,大的經濟局面難以長期向好。因此,解決小微型企業困局迫在眉睫,因為小微型企業是明天的希望,終有一些小微型企業會成長為茁壯的大企業。 困境九:創新不夠 有一部分小微型企業并不屬于“胸懷大志”的一類,而是追求資產平穩,害怕賺的錢虧掉,因此不愿意再投資,不愿意更新設備,創新產品。 這就造成了內銷市場品牌無特色的情況,無論是產品的設計、產品展示的方式,還是品牌的發展模式都趨同。大部分產品都走宮廷風格,看起來像出自同一個品牌,毫無品牌代表性可言;一個企業開了走秀方式展示床品的先河,所有品牌都如法炮制;一個品牌開出加盟獎勵汽車的條件,這就成為了行規。吸引加盟商不比誰的產品好,而是比誰的獎品更豐厚。宮廷風格真的符合大眾審美嗎?還是市場沒有給消費者太多選擇呢?讓模特走秀真的可以很好地展示產品嗎?床品是家裝家飾的一部分,需要和整體家居配合,以烘托家居氛圍,那么如何能展示出床品的家居表情呢?加盟是品牌的唯一出路嗎?如果是,靠什么來吸引加盟商呢?優惠政策和獎勵手段是唯一吸引加盟的方法嗎?部分小微型企業已經習慣了跟著大眾走,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懶于思考,抱著得過且過的心做企業。缺乏活力的企業只能是繼續延續生命,其生命毫無質量可言。 毫無疑問,不創新將致使企業落后,最終被市場淘汰,但是更為可怕的是,一旦保守或懶于創新成為行業習慣,將給行業帶來十分消極的影響,甚至造成致命的打擊。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