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基礎研究有所突破 創新機制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間,基礎研究取得進展。紡織高等院校積極開展紡織前沿技術及基礎理論研究,并在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大分子及凝聚態結構的調控,紡紗加工的纖維流有序控制及纖維結合體品質控制,表面物理化學結構改性等方面取得進展,為相關產業化技術研發突破提供了理論指導,增強了創新能力提升的原動力,并對“十二五”產業升級起到重要先導作用。 創新體系逐步形成。產學研合作創新加強,“十一五”期間,近80%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1/3獲得行業科技獎勵的項目是產學研結合成果。產業聯盟成為集成創新的重要組織形式,天竹產業聯盟、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聯盟先后組建,加強了企業間橫向合作和跨產業鏈合作,有效促進了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創新平臺建設得到進一步推進,先后在廣東西樵、福建石獅、上海松江、浙江蕭山、江蘇無錫等重點產業集群建立了15個地區性產業創新平臺;國家紡織面料館、中國紡織產業網聯盟等行業性產業創新平臺也先后建成啟動,為提高行業創新能力提供了公共服務支撐。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