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走進衙前一家紡織企業的紡織車間,耳邊響起“轟隆隆”的聲音,卻只有幾名紡織女工在機器前工作,這是衙前紡織業“機器換人”后的日常工作場景。7月13日下午,市經信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區經信局相關領導,鎮街、平臺工業口有關負責人,區化纖紡織行業企業負責人,“機器換人”第三方服務機構等近100人參觀了這家企業。
實施75個項目 投資14.11億元
該企業名叫杭州益利隆紡織有限公司,是浙江益南化纖集團下屬的一家紡織廠。企業從2008年以“機器換人”為切入點,開始投入設備改造,總計投入6500萬元,目前有員工490人,紡紗設備10.5萬錠,紡織類紗線1.4萬噸,年銷售額達2.6億元。
前段時間,企業著手提升理落紗自動化工藝“機器換人”技改項目,即通過對細紗機自動落紗的改造,提升產品技術含量,降低人工成本。“該項目預計投入2000萬元,已投入1200萬元,已完成設備六成改造,預計全部完工可節約用工60余人,每年可降低成本400多萬元。”該企業負責人說。
像這樣通過改造現有設備“機器換人”,實現減員增效,并取得良好成效的企業,在蕭山還有很多。益南的實踐,可以說是蕭山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據區經信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區共實施市級“機器換人”項目100項,已開工實施75項,完成投資14.11億元,投資增速創新高。
“機器換人” 帶來“紅利”
據區經信局統計資料顯示,在2016年各項經濟指標中,蕭山紡織產業共有317家,集中分布于衙前、瓜瀝等鎮。截至今年5月底,紡織業銷售產值187.26億元,同比增長4.3%。
縱觀蕭山紡織企業,大多是規模小且分散、產能低的小企業,始終沒有形成一家壟斷型紡織企業。在當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紡織企業通過“機器換人”改造,提高技術,增加產能,擺脫同質化競爭枷鎖,才有機會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搶占先機。
而在紡織企業看來,“機器換人”也是喜憂參半。一方面能使傳統紡織業向“互聯網+”靠攏,并逐步向高端延伸,倒逼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在未來可能會帶來滾滾“紅利”;但另一方面,由于資金投入龐大,且并不能“立竿見影”,在短時間內還存在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
“這幾年紡織行業招工難度大,且人工成本不斷提升,考慮到未來行業發展趨勢,我們必須加大投入改造設備、提升工藝、縮減人力成本。”益利隆紡織企業負責人說,企業2011年有員工700人,之后6年時間“機器改造”持續推進,到今年已減少員工210人。
“機器換人”后,自動流水線作業降低“失誤率”,提升了產品質量,為企業帶來了“紅利”。
“機器換人” 引發智變
從去年開始,蕭山“機器換人”工作迎來新一輪發展。不僅是紡織行業,從我區汽車零部件行業列入省級“機器換人”行業試點,鼓勵重點行業推進工業機器人應用示范,到支持和培育發展“機器換人”和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服務公司。
全年計劃實施區級“機器換人”技改項目500個,覆蓋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培育成熟工程服務公司1-2家,建立完善“機器換人”工作服務合作機制。到2017年,實現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0%的增長。
以益利隆紡織企業為例,將車間192臺細紗機全部進行“機器換人”改造后,設備性能的穩定可靠性將大大提高,同時能自動完成紡紗→落紗→開車→再紡紗→再落紗的自動循環過程,幾乎無需人工干預,總體減少了因落紗造成的停臺、空錠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優化了車間用工管理。“機器換人”已然成為蕭山傳統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