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科技>正文
“目前,正與新疆庫爾勒、阿克蘇、浙江紹興、江蘇常州、河北保定、廣東佛山等印染產業集聚地政府和企業洽談合作共建。”在日前舉行的全省紡織印染行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現場會上,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鹿慶福透露,依托在智能染色上的技術優勢,康平納計劃在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密集區,利用當地紡織印染企業現有資源,由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建設50家區域性染色智能工廠。
康平納樣板
以其智能染色技術裝備獲得國家科技獎的康平納早已名聲在外,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同行學習參觀。當日,來自山東各地的印染企業齊聚泰安,親眼目睹康平納智能染色裝備的高效環保和為工廠直接降低的成本支出。
“看了康平納的車間很震撼,智能車間已經不是夢,而是實實在在的效益。”來自濰坊一家印染企業的負責人陳永壽告訴記者,如果引入康平納的技術,不但可以提高生產效率28%,噸紗節水60%、節電45%、節汽58%,關鍵還節約用工70%以上。
震撼、激動、興奮這些詞不斷從來工廠參觀的印染企業負責人嘴中冒出。“智能制造和智能車間為印染行業打開了一扇窗。”一家來自青島的印染企業副總經理許容全則這樣形容康平納之行的感受。
許容全告訴記者,近幾年紡織行業不景氣也影響了印染業,企業這些年不斷節能改造、環保改造,已基本沒有潛力可挖,但環保、成本上升等壓力仍壓得企業喘不過氣。
陳永壽也告訴記者,隨著日趨嚴厲的環保政策和產業升級要求,印染企業普遍面臨勞動力成本增加、用人緊缺、用水緊張和環保等巨大壓力,印染企業在種種壓力下苦苦求生。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205.3億噸,其中紡織廢水19.6億噸,在所統計的41個行業中位列第三,而紡織廢水中近80%來自于印染。
據鹿慶福介紹,目前,我國年染色紗1000萬噸,3000多家規模以上印染企業中有2/3需要改造升級,如果都采用康平納集團自主開發的筒子紗數字化染色成套技術裝備,粗略計算可減少廢水排放9億噸左右。
生產模式轉向智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經濟新常態下,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成為各地的主節奏。企業也有主動升級改造的意愿,但如何找到一條適合企業的路子是多數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備感壓力的傳統制造業大省山東,顯然也在找尋適合于各行業的路子。
像康平納這樣通過智能制造的理念和技術設備快速發展的企業只是智能制造引領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王信介紹,智能制造、智能車間的應用在山東不在少數,如海爾的智能工廠,紅領的個性化定制等,在同行業普遍掙扎生存時,這些企業卻是訂單源源不斷,供不應求。
于是,智能制造成為了山東推動企業轉變生產模式,加快升級轉型的重要路徑。
“不管是市場倒逼還是政府引導,只有適應新常態,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才會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山東印染行業要率先實施智能制造新模式,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王信當日透露,山東要在22個重點行業全面實施智能制造,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據王信介紹,2015年山東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4142戶,實現銷售收入12794億元,實現利稅1100億元,利潤690億元,銷售收入、利潤分別占全省工業的8.7%和8%。今年1-5月份,全省紡織服裝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8.9%,高于工業2.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4760.8億元,利稅362.7億元,利潤254.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占全省工業的8.3%、7.3%,增速分別比工業高0.2和2.5個百分點。
“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能不能穩得住,穩步向好,主要取決于紡織等重點行業能不能保持持續增長。”王信表示,實施智能制造成為當前印染行業轉變生產模式,加快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