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科技>正文
隨著國家新環保法的嚴厲實施,對纖維、紗線以及織物的后道染色要求越來越嚴格。新環保法對后道有色污水和有機物排放要求的提高,使得染色成本急劇增加。而隨著印染行業的提價,無染纖維的成本優勢越來越凸現。
無染纖維是通過原液著色技術直接紡制的有色纖維,能從根本上解決纖維的染色消耗和廢水排放問題,節約大量染色成本。同時,無染纖維織成的織物顏色鮮艷,色澤均勻,經久耐用,不易褪色,對人體親和友好。無染纖維也因此成為紡織時尚界的“新寵”。
大幅降低染色成本環保親和
無染纖維的原液著色是指聚酯熔體(或切片)在進入紡絲箱體之前,注入經過干燥、熔融、過濾、計量后的色料(色母粒),與聚酯熔體一起經過高效靜態混合器充分均勻混合后,共同進入紡絲箱體進行紡絲。在熔融紡絲過程中,無染纖維可以省略大部分的染整工序,在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和COD的排放,大幅節省用水和化學品的同時,實現豐富色彩與清潔生產的高度融合。
無染纖維主要具有3個優點:
第一,無染纖維減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避免了環境污染,降低了染色成本,節省了巨額治污費用。
據專家介紹,考慮淺色、中色、深色的差異,無染纖維每噸成本比后道染纖維成本每噸節約30%~50%。舉例來說,中色的無染纖維每噸可節約染費5000元,折合節電1.1萬度,節水100噸,節省染化料150千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第二,無染纖維具有染色均勻的特點,避免了常規染色中易產生的色差、色斑、色花等缺陷。
第三,無染纖維品種豐富,產品實現了功能化、差別化與高色牢度、高鮮艷度,發展趨勢還將與功能性、彈性、生態親和、舒適性有效結合。
目前,無染纖維已經從無染滌綸拓展到錦綸、腈綸、丙綸、芳綸、氨綸等領域。
無染滌綸目前在無染纖維中產量居首。無染滌綸長絲可以與短纖進行復合紡紗,其紗線兼具長絲與短纖風格。無染滌綸工業絲主要用于汽車安全帶、軍用箱包布、吊裝帶等領域。
無染腈綸是無染纖維中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就推出了一種“聚丙烯腈無染纖維”。該纖維是在聚丙烯腈纖維的生產過程中,將顏料添加到纖維內部,再經紡絲而制成的。由于在紡前添加有色原料,因此在纖維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有色污水,從而避免了后道染廠中大量有色污水的產生,綠色環保。
同時,聚丙烯腈無染纖維由于添加到纖維內部的顏料的天然特性,使得纖維具有較高的色牢度,如摩擦色牢度、耐洗滌色牢度、耐曬色牢度以及耐候色牢度等均明顯高于后道染色纖維。
上海石化一名負責人介紹:“我們經過10年的持續開發,完成了從實驗室小試、中試,直到工業化生產,形成了自有知識產權。我們還與后道紡紗企業密切合作,順利完成了聚丙烯腈無染纖維從纖維到紗線的跨越,順利進入市場。”
據介紹,該公司在2008年實現了聚丙烯腈無染纖維工業化生產。2014年,公司聚丙烯腈無染纖維銷售量約1500噸,比2013年增加約50%。2015年,聚丙烯腈無染纖維成功入圍了“2015/2016中國纖維流行趨勢”。
該負責人還介紹,公司的聚丙烯腈無染纖維目前的應用主要分為服用和戶外用,服用系列采用無染腈綸與常規纖維混紡,大量用于制備麻灰紗、雪尼爾紗等系列產品;戶外用系列主要用于制作遮陽篷、汽車頂篷、帳篷、船用篷、戶外裝飾家居織物,市場需求量很大,產品附加值高。
無染氨綸近年來應用也較為廣泛。無染氨綸纖維能與滌綸、腈綸、棉、羊毛等纖維混紡,可賦予織物優良的彈性,一般用于生產不用染色的黑色絲襪和高檔面料。
諸暨華海氨綸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一種“黑色氨綸無染纖維”,該纖維采用聚醚型干法紡工藝路線,使用連續聚合、高速紡、多頭紡等氨綸節能紡絲技術制成。
黑色氨綸無染纖維具有耐高溫、耐氯、可染、抗老化等性能,同時,該纖維具有較高的色牢度,大約是普通織物的2~3倍。黑色氨綸無染纖維產品可以替代進口產品,其超細旦規格可以更廣泛地滿足客戶對細纖產品的需求,因此廣泛用于各種高檔面料中。目前,諸暨華海已具有消光、有光、半光、有色四大系列幾十個品種的差別化氨綸纖維產品。黑色氨綸無染纖維也成功入圍了“2015/2016纖維流行趨勢”。新鄉化纖目前也開發出氨綸黑色絲產品,實現了氨綸色絲的批量生產。
無染錦綸則可與無染滌綸交織開發平紋彈力面料,適用于春夏時裝,也可以開發滌錦復合絲斜紋彈力面料,適用于秋冬季服裝。
標準化、信息化、功能化是其發展方向
“十二五”期間,我國無染纖維進入快速發展時代。2014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4432.7萬噸,其中,原液著色色絲總產量達450萬噸,占化纖總產量的10%左右。原液著色滌綸長絲年均增速12%,達到330萬噸,占全部滌綸長絲產量的12.5%;原液著色滌綸短纖年均增速25.7%,達到75萬噸,占全部滌綸短纖產量的8%;原液著色錦綸年均增速71%,達到4.3萬噸,占錦綸總產量的1.7%;原液著色粘膠年均增速49%,達到7.9萬噸,占粘膠總產量的2.1%。
在無染纖維生產中,色母粒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色母粒主要用于纖維的紡絲著色,色母顏料顆粒細,濃度高,著色力強,耐熱、耐光性好。添加色母粒具有使用方便、對成型環境無污染、著色均勻、穩定、易于計量、可應用自動化程度高的成型生產系統等優點。
目前,我國有纖維級色母粒生產企業30多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地,年產各品種化纖用色母粒15萬噸左右,其中黑色母粒約占2/3,其他色彩母粒約占1/3。
雖然無染纖維行業發展迅速,但是目前仍存在顏色體系混亂、部分產品色譜不全、色光暗、開發周期長、開發消耗大、起始加工批量大等一系列問題。
據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的專家介紹,無染纖維未來整體將朝著標準化、信息化、功能化的方向發展,但這種發展前景建立在上述問題解決的背景下。因此,該專家建議化纖企業主要從四方面入手來解決無染纖維目前存在的問題。
第一是色母粒、色漿制備技術。企業應將目光放在色母粒、色漿標準化及穩定生產技術;顏色調配、色母粒添加、均勻分散技術;專用著色劑、功能化納米材料制備及產業化技術層面上。
第二是原液著色紡絲技術。企業的研究方向應集中在聚酯與聚酰胺聚合紡絲柔性化、高效率在線添加技術及其模塊化;高品質細旦纖維的原液深染技術;再生纖維素纖維原液染色技術;原液染色纖維的功能化技術等方面。
第三是標準化樣品制備技術。企業應重點研究單元試驗線、裝備標準化及加工技術;PET、PA長絲標準纖維樣品規格的確立;PET、粘膠短纖重點品質規格的確立;標準纖維樣品的批量制備;標準面料樣品制備;標準色卡制備方面。
第四是色彩標準化及其管理。企業應重點研究色彩評價與數字化技術;色彩庫數字化管理技術;色彩庫與快速反應的生產保障體系關聯方面。
對于未來的發展前景,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色絲產量將翻番,提升至1000萬噸/年,到時候可實現節水10億噸,相當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量。
上海石化負責人也對無染纖維接下來的市場前景表示看好。“由于無染纖維的著色是在纖維生產過程中進行的,本身不產生明顯的有色污水和有機物的大量排放。再加上采用高新技術生產的無染纖維的成本較低,各項色牢度均高于后道染色纖維,因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該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