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科技>正文
“‘儀綸紡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聯盟’的目標是利用全產業鏈中創新型企業的合作,將性能優良的超仿棉纖維,通過紡紗、織造、染整的方式與成衣、家紡品牌進行合作,將新材料的技術價值轉化為產品價值和能夠被消費者看得見、摸得到的商品價值,抓住受眾的消費心理。”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在近日舉辦的“儀綸紡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為技術創新聯盟)專題論壇上如是說。
想解乏?抓三大癢點!
作為“第17屆(2015年度)全國紡織新產品開發研討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儀綸紡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聯盟”除了探討中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新一代合成纖維儀綸的產品開發、推廣及合作,還舉行了技術創新聯盟啟動儀式。
在技術創新聯盟論壇開始前,有部分企業表示,雖然他們有過和新型技術面料合作的經歷,但卻常常在新型技術面料與市場產品對接及生產工藝磨合方面遇到困難。李斌紅認為,新型技術面料的跨領域合作的確有一定的難度,而想要成功合作,雙方應該具備需求導向、協同創新、科學分析三點要素。
首先,需求導向。很多技術創新專注于技術本身的研究,而忽略了消費者的所感所想。而真正的創新需要從消費者生活方式,從終端品牌設計出發。
其次,協同創新。從新纖維到新產品,中間是跨產業鏈的研發過程,需要上下游企業的精誠合作。紡織企業不僅要有成熟的相關技術、有成熟的市場渠道,最關鍵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李斌紅提醒與會企業,紡織面料推廣的黃金季節是10月INTERTEXTILE展會,企業要與有限的時間搶跑,開發一批有商業賣點的新產品。
再次,科學分析。“實現這一點需要科學分析新纖維品種的性能特點,不能過度褒揚和貶低新出現的產品,揚長避短地尋找產品開發路徑;對于在合作開發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不能跟著感覺走,而是應該專業地、科學地、富有邏輯的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李斌紅強調道。
想創新?促技術協同當先!
近幾年,隨著紡織行業結構調整,業內成立了不少聯盟,企業們也紛紛自發建立了不少的溝通機制,共同努力適應“新常態”下的行業形勢,這次成立的技術創新聯盟,也將在行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產品事業部主任陳寶建介紹,聯盟以紡織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以新材料、新技術應用和推廣為手段,優選纖維、紡紗、織造、染整以及終端品牌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實力的產業鏈上下游優秀企業建立技術推廣平臺。
對于參會企業對新技術面料在生產加工中可能會出現問題的擔憂,已經率先使用超仿棉面料應用儀綸纖維產品的魯泰集團·魯豐織染有限公司派出了代表宋琳,將他們使用儀綸纖維的感受與在座企業進行了分享。宋琳談到,魯豐使用儀綸纖維開發出超仿棉產品主要有4個特點和優勢:面料的上染速度快、上染率高、色牢度高;面料經過免燙處理后具有良好的免熨燙效果;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濕透氣效果,防紫外線性能滿足GB/T18830-2002標準UPF>30且T(UVA)AV<5%;面料經過綠色環保的液氨技術整理后,布面外觀平整,光澤自然柔和,手感柔軟、光滑、穿著舒適,無起毛起球現象。
想前行?明確研發方向!
隨著近幾年市場的發展、競爭的激烈,企業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意義,而作為儀征化纖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的“十二五”科技攻關項目的超仿棉產品——儀綸(YILON)的研發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的。
作為新一代合成纖維,儀綸具有聚酯纖維的抗皺、保型、易洗、快干等優點,又具有棉等天然纖維的柔軟、舒適、抗起毛起球等優點。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銷售服務部副經理吳旭華介紹說:“儀綸既可以部分代替棉花,減少紡織品對棉纖維的依賴,緩解糧棉爭地問題,又可以作為普通聚酯纖維的升級換代產品,是紡織產品創新的理想原料。”
一家來自南通雙虹的紗線企業在會上就儀綸產品的開發進行了經驗介紹。該公司應用新型高科技的新興產品進行研發,已經開發了7大系列,40多個品種。主要品種包括純儀綸、儀綸和棉花、儀綸和滌綸、滌綸和莫代爾,還有儀綸和羊毛等,得到了4000多家用戶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獲得市場認可的訣竅就是新材質在研發階段,對研發方向的充分明確,市場定位的精準確立。”該企業說道。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盧立勇認為:“儀征通過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品,從滿足需求向創造需求拓展,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的高端材料發展。同時加大產業鏈全流程系統性的研究和合作,形成導向性需求,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服務增值。”其還透露,今后儀征將大力發展高性能纖維、可降解聚酯纖維、阻燃抗熔滴聚酯纖維、復合紡纖維、功能性纖維、有色纖維及產業用纖維,全力滿足下游對纖維原料高性能的需求。
解讀“儀綸紡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聯盟”專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