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紡紗的技術發展新看點
1、嘉興學院等根據耦合牽伸機理首次提出構建具有三基色混配色功能和三組分復合成紗功能的數控耦合式復合紡紗理論與技術,其重要意義在于可以改變目前單一、繁瑣的人工色纖維配色的紡紗方法,而可以僅僅利用三組分粗紗(即RGB三基色)通過計算機控制的耦合牽伸裝置實現耦合牽伸,交變換色,梯形配色和混合加捻制成紗線,與電視機三色轉換千變萬化無疑是異曲同工。該技術對傳統配色工藝是一項顛覆性革新,將對色紡紗提高配色效率,增加色紗色彩品種及混配方法,節約原材料,節能降耗有深遠意義。 2、色紡紗的質量控制難點是色差、色偏、色起橫、色結四大指標。其中色差、色偏、色起橫與配色打樣及管理密切相關,而色結屬于技術難度更大的關口。目前,白鯊開發的新型錐形針布經過錐齒化處理達到棱角圓弧化過渡,齒頂面積小,穿刺能力強,便于氣流通暢,減少對纖維損傷,適合經過染色后纖維強力損失的柔性梳理工藝要求。推薦的針布配置:錫林針布:AC2030×01540(錐齒);道夫針布:AD4030×01890(錐齒);蓋板針布:TPT52;固定蓋板:430T~660T;自鎖刺輥鋸條:AT5010×05030V(錐齒)。 3、新型紡紗生產色紡紗具有比環錠紡生產效率高、設備配置少、用工少、噸紗能耗減少等特點,除強力稍遜、手感稍硬外,其外觀光潔、毛羽少、染色上色率、抗起球等均具有明顯優勢。值得一提的是,恒久公司研發的新一代CCZ-VⅡ伺服系統花式紗線裝置,可以滿足當今連續復合色紡紗和間斷復合色紡紗的生產方法,可生產段彩紗、竹節紗、段彩竹節紗、彈力混合或非混、復合或非復合紗等技術含量高的紗線。 4、要保證色紗的混色比例及色差,就需要并條機的混色、調色、補色,涉及頻繁工藝及齒輪調整,耗時耗力,更不能簡單采用自調勻整重量勻整代替顏色或者纖維體積勻整。目前,D81S型并條機只需通過觸屏按鈕就能快速精確調整工藝,但轉杯色紡工序在降低棉條重不勻同時還要考慮混色均勻度,不能因分梳輥的混合效果而忽視原料的混合效果,人工稱重小量混棉或者結合機械式混棉仍然必不可少。 5、混棉均勻防止色差是做好色紗關鍵工序,小批量采用人工混棉費時費力,機械混棉適合批量大的訂單。而人工機械混棉方式對于大小單都比較適合,將所需原料按設定比例稱重后投入機械混棉(如改造橫鋪直取FA035及多倉混棉機),原料配比按色比稱重經過充分混合均勻再打包待用。浙江宏揚控股集團就是通過圓盤混配經過改造多倉混棉機打包待用,解決了一貫實行的雙清雙梳繁瑣耗能費工的工藝。 6、半精紡是色紡紗領域中發展起來的新型紡紗方式,它的產品介于精紡和粗紡之間,而且適合棉紡設備的產品轉型升級,只需前紡增加一些粗紡的和毛設備,棉紡的梳棉機、并條機、粗紡粗紗機或者棉紡粗紗機、細紗機就可以做半精紡產品。和毛工序是控制色紗關鍵工序,以“立體混合,橫鋪直取”為原則,對不同缸號有色原料最好先手工扯松或者經過開松,再對各缸號原料嚴格按工藝要求鋪層,減少整批原料長片段的色差。和毛機一般需經過二遍。目前,多種纖維混色紡的半精紡紗線用途廣泛,并能夠提供針織用紗趨勢,例如緯編針織園機用紗以化纖、棉紗、精梳毛紗等為主要原料,相對棉紗的半精紡紗線附加值較高,但技術要求也高,針織園機最忌諱出現細節,否則高速條件下斷頭明顯增加。工藝上控制纖維的損傷、短絨、毛粒、細節、強力弱環等難點,紡好半精紡紗線是對企業整體工藝技術、質量控制、設備管理及操作管理等要求全面考驗,稍有不慎其風險較大。 7、近幾年,色紡紗生產工藝利用粗紗機粗紗混合成為另一個趨勢,可以滿足色紡紗小批量、多品種、翻改多、交貨緊、工藝變化大的要求,AB紗、賽羅紡、隆紋花色紗等均可通過粗紗機智能改造實現,可明顯提高色紡紗的生產效率,減輕細紗工序翻改工作量。智能數字化的粗紗機配置的配方功能,可實現幾十個配方儲存、調用,更改方便,同時,針對染色原料可紡性差,進行錠翼速度分段設置,可滿足最佳產量需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