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科技>正文
近年來,隨著新型合成纖維技術的進步,非織造材料開始朝著細旦化方向發展。利用超細纖維成網技術,在不犧牲其強度的同時獲得具有優良的覆蓋性、柔軟性以及輕薄均勻、風格獨特的非織造布產品,已經成為非織造技術的研發方向。典型產品超細纖維經閃蒸技術復合制成的非織造布之所以被當今非織造布行業看重,得益于它的特殊功能和市場用途。
這種具有輕巧堅韌、防水透氣、耐磨、抗老化、不含粘合劑、不掉屑、可印刷等特點的非織造布,是醫療包裝、防護服、墻體裝飾、屋頂保溫、羽絨服襯里、名片、包裝材料和汽車護套等領域的絕佳材料。非典時期和埃博拉病毒爆發時期穿戴的防護服的基礎材料,同樣采用閃蒸法超細纖維非織造布。
據天津工業大學教授郭秉臣介紹,閃蒸法是紡粘法的一種,屬于溶液紡絲。據了解,這種瞬間高壓噴射出來的聚合物,噴絲速度每分鐘可達到1萬米,形成的纖維直徑一般在0.1μm~10μm(0.2旦~0.3旦)之間,屬于納米級超細纖維。所以,也有人把閃蒸法稱為“閃紡”或“急驟紡絲”。
閃蒸法紡絲技術一直被業內稱為紡粘非織造技術的“頂級工藝”。該技術曾為美國杜邦公司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榮耀。時至今日,杜邦公司“Tyvek特衛強”品牌產品仍長盛不衰,獨霸世界閃蒸非織造布市場幾十年。可見,為什么杜邦公司其他產品可出售,唯獨閃蒸法工藝技術至今仍然握在手里不撒手的道理了。可惜的是,目前,閃蒸法紡絲量產技術在我國仍屬空白,它像海市蜃樓一般,可望不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間,國內紡織大專院校、少數設備制造企業逐步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如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教授程博聞帶領的研究團隊,對閃蒸工藝進行了科學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據程博聞介紹,當前,國內閃蒸法的小試工藝技術、裝備等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他們正與國內一家企業聯手,進一步檢驗閃蒸法的工業流程和設備性能,其目標是盡快在國內實現閃蒸法產業化。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大國,產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紡粘法非織造布產業結構并不合理,單模頭紡粘生產線過多,生產的紡粘非織造布產品大部為中低檔產品。屬于行業技術含量較高的溶液紡絲工藝、雙組分復合技術等,仍然發展不快,有些還是空白。舉例來說,我國超細纖維閃蒸技術復合非織造布每年要進口十幾萬噸,且價格不菲(約8000~9000美元/噸)。因此,紡粘行業在高端非織造布技術方面一定要取得實質性突破,才能逐步邁入世界紡粘非織造布強國之列。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編撰完成的國家產業用紡織品“十三五”規劃,也將閃蒸法作為非織造布行業一項重大亟需突破的技術,列入產業發展規劃。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閃蒸法非織造工藝技術一定能取得實質性突破。它在中國“落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