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科技>正文
接近年末,網上一條“紡織業現倒閉潮,1.7億人提前回家過年”的消息引來不少關注。紡織業一直被看作我國穩定就業的“定海神針”。在一些外行看來,這是一個科技含量低、完全拼人力的行業,經濟下行,行業沒落是必然,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近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執行副理事長江建明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上的傳言太過夸張。企業雖普遍感受壓力較大,但紡織行業多項運行指標增長平穩,增速在全國工業行業中位居前列。其中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用紡織品的產值近幾年一直以每年兩位數高速增長。
“數字”與“感覺”間的差異背后可能是真相所在:轉型升級中,優勝劣汰,洗牌加劇。
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紡織產業鏈
在近日召開的主題為“紡織產業升級新技術融合”的中國科技論壇上,組織者提議與會者面對面建一個微信群,方便會后交流,不到一分鐘,群人數便達到了上限100人。入群的是來自全國紡織行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老板,他們都焦急地想實現一個共同目標:提升行業的技術水平。
江建明介紹說,中國擁有目前全球最完整的紡織產業鏈,從原材料到纖維、染料等,擁有全球最好的設備和技術。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全國2000多所大學375所設有服裝設計專業,80多個大學設有紡織工程本科專業,每年培養大量專門人才,技術人員有高等教育的保障。這是其他國家短期無法超越的優勢。江建明本人原來也在高校工作,曾任東華大學副校長的他是高性能纖維、功能高分子合成領域的專家。
據了解,目前我國紡織行業共有企業20多萬家,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整個制造業增速減緩,紡織業也受到影響。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所說,一些作出口產品的中小企業,比如小棉紡廠、小化纖廠、小針織廠確實有關停現象。個別大企業也遇到類似的情況,但并沒有引起行業和社會波動。從結構調整的角度看,這是正?,F象。
人工腎臟、人工血管、汽車部件都可以是紡織品
不久前,我國一家民營紡織企業拿下了韓國首爾國家體育館的屋頂建造項目,使用了特殊材料制作的纖維制品,它屬于產業用紡織品的行列。
“產業用高技術紡織品現在每年以兩位數增長”,江建明說,這一異軍突起的領域成為紡織行業新的增長點。
什么是產業用紡織品?它不同于一般的服裝用、家用紡織品,而是指經過專門設計的、具有工程結構特點的紡織品,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勞動生產率高、產業滲透面廣等特點。江建明的詳細介紹讓記者改變了對紡織品的原有印象。醫用領域高效的阻隔和防護服是紡織品,人工腎臟、人工血管甚至也有纖維制品。環境工程中使用的高溫超細纖維濾袋也是紡織品。土工用紡織品覆膜、防滲透膜等在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垃圾填埋、南水北調等工程中大量使用。煤礦的隧道礦井支護系統,過去都是用金屬網,現在普遍用多軸向經編織物。航天員的服裝、天宮一號的半鋼性太陽能電池板等都是紡織品。汽車輕量化發展中,大量的汽車部件也都是纖維制品。
盡管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在紡織行業中所占的比重已提升到25%左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聯合創新、協同轉型可能是未來的方向
打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網站,能在首頁看到關于紡織行業全球的最新研究進展:美國研究人員使用導電碳纖維制造電子創可貼;神奇的連帽衫能夠在充電之后讓穿上它的人完全放松下來……“我們也在引導企業向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轉型。比如智能可穿戴服裝、面料。這肯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發展處副處長白濛說。
但他坦言在與企業老板交流過程中,大多數企業希望做馬上能賺錢的項目,對研發的投入不足。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紡織行業是一個新技術應用行業,我們正在計劃成立一個大的聯合體,集成復合材料、電子、機械、航天等各個領域的學會為紡織轉型升級的技術需求服務。上下游跨領域、跨地區,聯合創新,協同轉型可能是我們未來的方向。”白濛說。
在常年的調研中,白濛也總能聽到一些好消息:福建一家做一次成型運動鞋鞋面的企業,訂單已排到2017年。一家傳統的紡紗企業2010年起轉型做竹纖維面膜,目前80%的企業利潤都來自面膜。
“一家針織企業的老板聽說我們可以提供新工藝,減少他的污水排放成本,眼睛都直了。”白濛說,現在企業都能體會到,只有轉型升級才能生存。
智能化、自動化大量進入紡織行業。“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今年1月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化學配料、染色、取出,放上包裝線全套工作的自動化。“1萬錠紗線原來需要700人,自動化后1萬錠紗線只需17人,維護機器設備即可。這樣的狀況下,落后產能成本高,必然被淘汰。”江建明說。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將現在的形勢形容為:數字尚可,感覺不好。對于這一點,總有人在問:這是最好的年代,還是最壞的年代?王天凱的回答是:對于產業提升來講,偏緊的年代是好的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并未退出紡織服裝行業,而是站在全球紡織服裝行業價值鏈分工的高端。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介紹,去年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額中國排在第一位,占全球貿易的37%,但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卻是意大利和德國,并不是正在承接產業轉移的東南亞國家。也許這才是中國紡織業發展的方向。紡織業在“數字”與“感覺”的差異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