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際棉價出現波動略跌局面,導致國內外棉花現貨價格差大幅度縮減,截至目前,價格差距已經達到近兩年來的最小。
盡管如此,國內外棉花現貨價格也有著2850元每噸的差距,在棉花價格不同步、國內外差價過高的情況下,不少紡織企業把目光聚集在了化纖超仿棉上面,希望以此為契機降低生產制造成本。
在2014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儀征化纖參展的“超仿棉”短纖維產品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廣泛關注。
歷時三年,實現滌綸換代
“超仿棉”是利用人造纖維通過改善手感以及面料性能,造出高仿純棉的面料,無論從外觀、手感以及各種功能上都和純棉面料不相上下,同時又能保留化纖面料的性能。在價格方面,則比棉花要低。在棉花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超仿棉”的研發與生產顯得格外重要。
儀征化纖科技開發部科研管理室主任薛斌介紹,普通的滌綸,即“的確良”,本身是從“仿棉”的角度研發的,它是第一代仿棉產品。而“超仿棉”兼具棉與滌綸的優良特性,并彌補了兩者的不足,既有棉花親膚、柔軟保暖等性能,還具備滌綸良好的力學性能、色牢度,同時還具有透汗速干、抗起毛起球和常壓可染等功能。據了解,本項目自2010年立項,與多個院校企業聯合申報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通過產學研結合,加速推進“超仿棉”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2013年,研發團隊經過幾十次試驗,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題,經過試用后于當年進入了工業化試生產階段。
儀征化纖董事長盧立勇表示,一家企業在2013年5月試用了這一纖維后,第二個月就簽訂了10噸的訂單。
目前,這一產品已經有40余家紡織企業試用,正在申請10項專利。根據試用的反饋,這一產品的紡紗過程順利,面料能夠在常壓下用分散染料染色。
更難得的是,該纖維也可以與棉花混紡,與棉混紡的面料能夠實現同浴可染,在后道應用中既可以替代棉,也可以替代常規滌綸,提升面料的品質和穿著舒適性,實現滌綸的換代。
盧立勇還在推介會中透露,目前儀征化纖“超仿棉”項目示范裝置正在進行改造,2014年二季度將形成5000噸/月以上的產能。與傳統滌綸相比,“超仿棉”不僅在纖維表面形態和面料風格上接近棉織物,更重要的是面料性能以及功能上模仿棉花的優點,彌補棉花的缺點,并具有優良的性能。因此這種纖維可以廣泛應用在針織、梭織、運動服、休閑服、家紡等產品。
《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和《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0—2020)》中要求,要發展新型紡織材料,特別將超仿真技術以及差別化、功能化纖維的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目前,我國正處于從化纖大國向化纖強國的轉型期,中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已經超過全球的一半,去年達到4500萬噸左右,而化學纖維產量占75%以上,其中滌綸占絕大多數。而“超仿棉”作為滌綸的換代產品,其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加快產業化應用仍需努力
雖然“超仿棉”贏得了大家的關注,但仍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化纖終究不是棉花,又怎么可能完全達到棉花的性能指標?而另一些觀點則指出:如果完全仿真了,滌綸本身的一些特性是否隨之喪失?有專家認為:超仿棉與以往的仿棉產品技術有本質區別。以往化纖仿棉主要通過纖維表面輪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實現,纖維本身性能沒有變化;而“超仿棉”是要經過技術工藝處理,使纖維本質的性能發生改變,既要克服落后于天然纖維的性能,又要鞏固優于天然纖維的性能,通過攻關實現系統性仿真技術的突破。
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超仿棉”不是具體的某一個產品,而是聚酯一個功能化差別化方向;“超仿棉”也不是簡單地取代棉,而是結合市場發展的新型產品。在厘清概念后,“超仿棉”逐步取代天然棉纖維已是大勢所趨。而我國針對“超仿棉”的研發應用也并非儀征化纖一家。福建百鴻的技改項目已實現了年產至少11萬噸“超仿棉”滌綸長絲的生產能力。而福建長源紡織也于今年宣布“超仿棉”混紡針織紗新產品試紡成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差別化聚酯纖維取得了長足進步,聚酯纖維差別化率從2000年的20%提高到46%。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其產品技術水平與質量控制的完整性、系統性差距顯著,附加值較低。
可以預見,在“超仿棉”技術成熟后,對這一產品的廣泛應用將對我國化纖產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聚酯改性技術的日臻成熟與完善,差別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下游的認可與追捧。去年發布的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中,十大纖維都有聚酯纖維的身影。
事實證明,“超仿棉”系列產品的問世確實在強化著滌綸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從去年各大機構預測的2014年春夏面料產品的開發方向中能看到,下游已經在逐步認可超仿棉產品的市場前景。纖維的流行正在向下傳導。“超仿棉”產品成為下游認識上游變化的窗口,也是上游傳遞價格的媒介。“超仿棉”已經擁有了產業鏈上下游互動與品牌運作的基礎。
為了加快市場對“超仿棉”的熟悉度,儀征化纖董事長盧立勇參與了本次面料展并親自對“超仿棉”產品進行了推介,他介紹說:“去年12月,儀征化纖的“超仿棉”項目就被列入了中國石化科技創新‘十條龍’攻關項目。”
目前,儀征化纖以“超仿棉”項目為突破口,進一步引領和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努力為客戶和企業共同創造新的增長價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