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學子“跨界”推進麻纖維生物脫膠技術研究
說起麻,人們多會聯想起透氣、導濕等功能,殊不知原麻須經“脫膠”才能紡紗。在東華大學,就有一支以學生為主體的麻類纖維生物脫膠研究團隊,他們以跨學科跨專業方式積極開展科技協同創新,不僅囊括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等重量級獎項,還于近日成功入選團中央評選的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并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資助。 麻,俗有“國紡源頭,萬年衣祖”之稱,麻織物往往給人以粗硬之感。但在麻類纖維生物脫膠研究團隊的同學們看來,“麻也可以很溫柔”,而“溫柔”的關鍵就在于脫膠。 據了解,麻紡行業目前常用的脫膠方法主要是化學方法,即利用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對原麻進行處理,這樣做不僅能耗大、成本高,而且排放廢水無法循環利用,污染是個大問題。如何讓麻類纖維環保綠色地“溫柔”起來?帶著疑問,在郁崇文、張興群、楊建平、陳婷等老師的指導下,研究團隊從2008年就一頭鉆進了麻類纖維生物脫膠的研究世界。 據團隊負責人、紡織學院09級博士丁若垚介紹,生物脫膠最早源于“漚麻”,通俗地講,就是把麻料放到池子里漚上幾個月,促使里面的菌種發酵,讓細菌把麻料上的膠質“吃掉”。“這種做法周期長,勞動力成本也高,而我們就是要找到最適合麻類纖維生物脫膠的菌種并大量培養,提升脫膠速度與質量。” 為此,丁若垚和其他成員到工廠里一蹲就是幾個月,顧不上廠房里高溫高濕的惡劣環境和難聞的化學氣味,從篩選、培養菌種到生物脫膠直至紡出麻紗全程跟進。丁若垚說:“半夜三四點爬起來察看實驗進程是家常便飯。”為了促進技術產業化,團隊與湖南沅江的一家麻業企業合作,從實驗室小試到工廠中試,最終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該項技術不僅幫助企業較大地降低了單位能耗,節省了生產成本,而且排污總量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減少,收到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目前,越來越多高校倡導“協同創新”,丁若垚他們用行動形象地書寫了東華學子對這四個字的認識與詮釋。在這支由4名博士、7名碩士、4名本科生組成的“學生軍”中,既有學紡織工程的同學,也有學生物工程的同學,還有學化學的同學。化工生物學院12級碩士生張懿翔說:“跨學科、跨界研究,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拓展我們的視野,通過與其他專業同學思想的碰撞,激發出創意的火花。”他談道,用菌種給麻纖維脫膠需要多高的溫度、選擇什么樣的方式、菌劑比例多少,這些都是在大家不斷的討論嘗試中一步步確立起來的,“整個研究絕不是一個專業學生就能完成的,跨學科跨專業是必須的”。丁若垚舉了個例子,一開始他們用的是純生物方法對麻纖維脫膠,但效果一直都不理想,后來多虧化學專業的同學提了個醒,建議加入少許化學試劑后,脫膠效果有了顯著改善。他感慨地說:“取長補短,協同創新的甜頭還真不少。” 10余項國家與省部級獎勵、15項自主知識產權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多篇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的中英文論文,盡管已收獲了累累碩果,但麻類纖維生物脫膠研究團隊的同學們依然在不懈前行。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