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逸綿模式
提到纖維品牌,“萊卡”是最常被提到的一個名字。萊卡品牌的締造者——杜邦公司成功地把一種專業性極強的化學纖維原料,做成了整個產業鏈、乃至終端消費者都認可和接受的時尚品牌。清晰準確的目標市場定位,全產業鏈的合作與技術服務,特許經銷權與認證工廠的模式,方式多樣的品牌推廣,“萊卡”的成功為后來者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范例。而作為國產纖維品牌的代表,逸綿也正在打造自己的模式。 聯盟創新 從一開始,“超仿棉合成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國家科技支撐技術項目就是由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上下游27家企業共同攻關的。 由于單獨依靠聚合、紡絲、紡織或染整的某個環節無法獨立完成聚酯纖維改性,在逸綿纖維及其紡織品的研發過程中,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東華大學與纖維生產企業、下游應用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完成了結構可控的共聚酯連續聚合技術,形態性能可控的紡絲技術和新型紡紗、織造、染整等關鍵技術的集成開發。與以前單一差別化技術或單一功能性產品的開發相比,“逸綿”產品的研發更加重視多種差別化、功能性技術的整合發揮,強調聚合、紡絲、織造、染整技術的相互融合。 江蘇斯爾克集團董事長孫德榮表示, 在逸綿產品的聯合開發中,集團與東華大學緊密合作,發揮了各自的優勢。東華大學利用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勢,結合多年來在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的研究成果與經驗,從共聚、共混、混纖以及表面處理四個方面對纖維的光澤、手感,以及熱濕舒適性進行了探討,研究了影響纖維光澤、手感,以及熱濕舒適性的原理及因素。江蘇斯爾克集團則發揮生產和工藝優勢配合進行長絲的產業化實驗。 據儀征化纖公司科技開發部主任趙付平介紹,魯泰集團作為下游應用企業在逸綿產品的開發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完善的研發體系,使其能更好的與市場對接,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逸綿產品。 標準護航 目前,市場上的仿棉聚酯產品種類繁多,逸綿纖維既有短纖又有長絲,根據功能特點還分為吸濕速干型、易染型、親水型等。要保證產品的品質,相關標準的制定顯得尤為重要。 圍繞仿棉技術產業鏈發展的需要,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多次組織項目承擔單位、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對仿棉聚酯纖維及其制品標準體系的構建和標準的制定進行專題研討。經過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對研究開發的新一代仿棉聚酯纖維、紗線和面料系統地進行性能分析,經廣泛征求意見,最終形成《吸濕速干型仿棉聚酯低彈絲》、《易染型仿棉聚酯低彈絲》等6項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標準。 據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薛立偉博士介紹,這些標準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規定了相應的核心指標標準。例如,吸濕速干型仿棉聚酯低彈絲標準的核心指標:吸水率/%≥400;蒸發速率/g/h≥1.5;易染型仿棉聚酯低彈絲標準的核心指標:染色均勻度(灰卡)/級≥3;常壓染色上染率/%≥90;回潮率/%≥0.6;濕速干型仿棉聚酯短纖維標準的核心指標:吸水率/%≥400;蒸發速率/g/h≥0.09;親水型仿棉聚酯短纖維標準的核心指標:吸水率/%≥400;回潮率/%≥0.6;易染型仿棉聚酯短纖維標準的核心指標:常壓染色上染率/%≥90;回潮率/%≥0.6;親水型仿棉聚酯低彈絲標準的核心指標:吸水率/%≥400;回潮率/%≥0.6。 認證規范 隨著超仿棉產品研發及其產業化加快推進,產業鏈上下游有效合作加快終端產品進入市場,成為當前的關鍵。對于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逸綿品牌市場影響力這個問題,大家表示:一方面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還必須加強質量監督認證、舒適性評價等工作,保障新產品市場推廣的科學規范化、品牌化,引導消費者理念的轉變。 魯泰集團魯豐織染公司產品開發科科長齊元章認為,制定一套完善的逸綿產品的行業標準,包括申請行業認可的產品吊牌對逸綿品牌的推廣非常重要。儀征化纖公司薛斌主任也提出,要加強對逸綿品牌的管理,防止使用性能不佳的纖維影響品牌的整體形象。 為了規范逸綿品牌的管理,目前有關方面依據相關標準,制定了逸綿纖維的認證流程、認證方式,逸綿吊牌的發放原則、流程和管理方法等。 據介紹,“逸綿”吊牌只發放給終端產品生產廠或品牌商,如服裝廠、襪廠等,用以掛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紡織品上,證明該產品的性能和品質。由聯盟根據相應標準委托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產品檢測合格后將該產品納入“逸綿”纖維供應體系,對企業發放該產品認證證書,企業在銷售該產品時可以使用“逸綿”標識。目前已提交申請的化纖企業有中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江蘇盛虹化纖有限公司、江蘇斯爾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廈門鴻信特種纖維有限公司等,相關認證吊牌工作正在開展中。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