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四種典型技術各顯神通
在推出《污泥處置工作的意見》后,江蘇省又重點總結推廣減量化、熱干化、混合焚燒、建材利用等4種污泥處置技術的經驗,讓典型技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根源上杜絕二次污染。 污泥減量化技術從源頭“瘦身” 污泥的減量化技術,包括污泥源頭減量技術和污泥深度脫水技術。源頭減量技術是通過減少污泥產量來實現污泥的絕對減量,而深度脫水技術是通過降低已產生污泥中的含水量來實現污泥的相對減量。 無錫中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究使用復合菌進行污泥源頭減量的技術,原理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加入專門的微生物制劑,優化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組成和功能,促進有機污染物分解和對死亡微生物菌體不斷再分解,使污泥絕對量減少50%以上,實現了從源頭減少剩余污泥的產生量。 張家港市塘橋污泥處理科技有限公司在塘橋污水處理廠建成了日處理100噸含水率95%的印染污泥調理壓濾干化設施,主要工藝為印染污泥均化后加入調理劑,經特制高壓板框壓濾機壓濾至含水率40%左右,干化污泥粉碎后送熱電廠進行焚燒處置,脫水濾液返回塘橋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每噸含水率95%的印染污泥成本僅約30元。 無錫市國聯環保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則在無錫惠聯垃圾電廠建成的深度脫水工程,可日處理200噸含水率80%的生活污泥。這項工藝先將含水率80%的污泥加水至含水率90%后,再加入復合無機鹽絮凝劑,對污泥進行加藥調質處理。而后采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濾,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熱值在每千克450卡路里左右,能滿足污泥與垃圾混燒持續燃燒的條件。 污泥熱干化讓“廢料”變“肥料” 污泥的熱干化技術,可以分為直接干化和間接干化。直接干化是將高溫煙氣直接引入干化器進行干化,這種工藝流程簡單、熱交換損失少,但增加了污染性氣體。間接干化是將高溫煙氣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器傳給熱介質,再由熱介質對污泥進行干化,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熱損失,但需要處理的煙氣量小,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蘇州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主要處置蘇州市工業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處置采用二段法間接干化工藝,讓污泥“廢料”變身為“肥料”,處理能力達300噸/日。第一段,污泥在薄層蒸發器內干燥至45%~50%左右,隨后經擠壓成型設備切碎機形成污泥顆粒;第二段,污泥顆粒在經過帶式干燥機二級干化處理后含水率在10%~30%,然后送至蘇州市東吳熱電廠與煤混合用作燃料。 常州市新環污泥處理有限公司建設的熱干化設施,每日可處理250噸含水率83%的印染污泥。這個設施將預處理后的污泥通過二段式烘干機,利用沸騰爐產生800℃~900℃的熱煙氣將污泥分兩次烘干造粒,最終形成含水率在20%~30%左右、直徑在1公分左右的顆粒成品,尾氣經過二段式水膜除塵設備脫硫除塵后達標排放。 污泥混合焚燒技術讓污泥“發電” 污泥的混合焚燒技術,是利用垃圾焚燒廠、發電廠和水泥廠的窯爐將污泥混合進行焚燒,是一種可同時實現污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但屬于危險廢物的污泥不能混燒。 無錫市惠聯垃圾發電廠的污泥混合焚燒項目,是將含水率60%以下的脫水后污泥與生活垃圾進行混燒。深度脫水后的干污泥,經改造的輸煤系統送入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中焚燒,兩個多月的運行結果表明,鍋爐的性能未見明顯變化,煙氣排放達標。 常州市熱電公司與常州市排水管理處合作,對常州廣源熱電有限公司3臺75噸/小時循環流化床鍋爐進行了改造,并投資1200萬元建成了污泥的貯存、輸送、燃燒、控制系統,目前日處理污泥約200噸。經監測,二惡英和鉛、鎘、汞等重金屬均達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中排放限值。 此外,南京市協鑫熱電有限公司也采用了同樣的技術,基本解決了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問題。 建材利用技術“吞泥”只為“金磚” 資源化利用讓污泥“華麗轉身”成為建材,但在此過程中,需進行較為復雜的預處理。預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污泥脫水、干化后直接制造建材;二是對污泥進行焚燒后制造建材,可用作水泥原料、制磚、陶粒燒結等。 由常州市振東新型節能建筑材料廠投資4000萬元成功開發的日處理300噸污泥制磚項目,可處理含水率在80%左右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 這個項目主要利用污泥替代粘土,與粉煤灰、稻殼等材料進行配料,生產燒結節能磚,并利用磚窯燒結時產生的余熱,對磚坯進行干化,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磚的質量也完全達到國家標準,并具有質量輕、保溫隔熱等優點。經測算,這個廠污泥處置費用約為160元/噸。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