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制品深加工責無旁貸
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由政策刺激增長向自主增長的有序轉變,中國玻纖行業也在2011年經歷了由快速增長向增速逐步回落的轉變。尤其在2011年年中出現工業產品銷售率持續下滑、整個玻纖市場頹勢盡顯之際,全行業果斷實施限產保價,適度增加庫存,同時積極進行工藝技術和裝備改造。到2011年四季度,行業產能得到了有效控制,與此同時,產品銷售率也于12月出現了止跌回升,全年經濟效益最終實現穩步提高,為2012年全行業繼續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大力發展玻纖制品深加工業打下了基礎。 2011年 2011年全年累計玻纖紗產量279萬噸,同比增長9.0%,增速明顯回落。其中池窯紗產量為244萬噸,同比增長12.4%。年初在外貿維穩、內需增加、價格提升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單月玻纖紗產量一路上揚,到8月份單月產量已達24萬噸。但隨著歐洲債務危機加劇,世界經濟景氣指數持續下滑的影響,風電、電子布等主要產品市場逐步降溫,企業庫存增加,產能過剩問題初顯,部分企業產品出廠價格開始下跌。 面對市場頹勢,玻纖協會果斷提出限產保價,適度增加庫存,積極進行工藝技術和裝備改造的倡議,并通過修訂行業準入制度、召開行業會議、企業調研等渠道,向全行業發出號召。同時全行業在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企業也已經變得更為成熟和自信,巨石、泰山、重慶等重點企業帶頭實施限產保價。從2011年11月開始單月玻纖紗產量逐步下降,同年12月環比下降3.6%。 2011年共有在產池窯69座,池窯產能270萬余噸。與2010年新點火的15座池窯相比,2011年新點火的池窯僅3座,與此同時有6座池窯已經或將要進入冷修期。池窯產能的小幅下降,也為全行業控制產能增速、應對市場波動和下一階段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提高高性能玻纖產能比例,大力發展制品深加工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1年全年產品累計銷售率為97.26%。一季度各月產品累計銷售率基本穩定在98%以上,延續了去年的良好勢頭。但從4月份開始,受外需市場萎縮,國內風電、電子布等市場波動的影響,產品累計銷售率出現回落,尤其在前期投資過熱,單月玻纖產量持續增加的背景下,產品累計銷售率出現連續8個月的持續下滑,企業庫存積壓現象凸顯。后期隨著限產保價、升級改造等措施的及時落實,全行業產品累計銷售率在最后1個月實現止跌回升,庫存積壓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2011年上半年,玻纖細紗及其制品持續走俏。不僅電子布市場一片火熱,仿布、云母布、管帶織物、涂覆織物也在快速升溫,然而隨著歐美各國經濟恢復的步伐放緩,覆銅板等國內下游產業先后出現貿易摩擦及融資等經營困境,加之行業產能的同質化無序擴張,導致細紗及制品市場在進入2011年下半年后快速降溫,與2011年年初的紅火景象形成鮮明對比。風電市場在2011年也慘遭滑鐵盧,歐美經濟的停滯不前,國內風電行業的政策調整,使得葉片市場與2010年相比回落了近一半。近年來電子布、風電織物市場過山車式的發展模式,讓很多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其中的經驗教訓值得認真反思。 財務成本上升考驗資金承壓 2010年在CPI數據持續走高的推動下,招工難、成本上升快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一方面,通過政府有效抑制通貨膨脹和全行業積極挖潛改造,以及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技術革新和設備更新換代,企業生產成本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不斷上調,全行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35.6%,利息支出同比增長41.7%,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增幅達到66.8%。企業財務成本快速上升,資金鏈緊張,融資困難,逐步成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2011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4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7.9%。利潤總額達7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8.8%。年初在生產和經營成本快速增長的推動下,全行業在積極進行挖潛改造降低成本的同時,更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在不斷完善和推廣先進池窯技術的同時,重點發展制品深加工業。通過引導中小企業轉產轉制,推動制品深加工設備升級換代,拓展和擴大玻纖應用市場,不斷提高制品品質和檔次水平,逐步在一些高附加值產品應用領域取代進口產品。此外,巨石、泰山、重慶等企業在年初實施的原紗提價帶動了全行業玻纖及制品價格的上漲;后期又在市場出現萎縮時主動減產和增加庫存,盡量避免低價競爭,從而使得行業整體利潤水平得以維持,全年經濟效益繼續保持穩步提高。 深加工類產品外銷歡迎度高 2011年全行業累計玻纖及制品出口122.1萬噸,同比增長僅為0.9%。累計玻纖及制品出口金額19.6億美元,同比增長11.0%。玻纖及制品出口均價達到1605.7美元/噸,同比提高10%。全行業產品出口比例和出口結構正在不斷優化,產品出口比例已由2007年高峰期的67.8%下降至43.7%,整體附加值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2011年在全行業大力發展制品深加工業的推動下,玻纖深加工類產品出口快速增加。玻璃纖維織物出口累計達到12.1萬噸,同比增長56.7%,其中30cm以內窄幅機織物和其他玻纖機織物分別實現翻倍式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36.4%和180.5%;玻璃纖維網、墊、板等累計出口22.1萬噸,同比增長35.8%;玻璃纖維紗和巴厘紗出口增速也分別達到26.4%和21.1%。 短切玻璃纖維出口8.3萬噸,同比下降39.8%。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短切玻璃纖維也是進口各類產品中增速最快的。除了歐美經濟不景氣,外需乏力之外,日本NEG公司在馬來西亞建設并投入生產的8萬噸熱塑短切紗池窯項目,對我國的短切玻璃纖維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此外,未列名的玻璃纖維制品出口同比下降38.1%,僅為13.8萬噸。 在出口流向方面,2011年出口到亞太地區的玻纖及制品數量達到28.4萬噸,同比增長10.3%。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太地區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和較快的發展速度,使我國玻纖業在該地區的出口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歐盟地區則由于其愈演愈烈的債務危機,實體經濟大受影響,加之貿易反傾銷案件帶來的高關稅,使得2011年出口到該地區的玻纖及制品數量與2010年相比下跌了31.6%。北美和金磚四國(不含中國)經濟仍在復蘇,但速度已經明顯放緩。此外雖然中東地區局勢動蕩不斷,但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土耳其等國的帶領下,該地區進口量仍出現快速增長,增幅達到48.4%,成為2011年我國玻纖及制品出口的亮點。 2011年累計玻纖及制品進口21.1萬噸,同比降低17.7%。進口商品金額9.3億美元,同比增長0.5%。2011年玻纖及制品進口數量在下跌,主要集中在高端玻纖及制品應用市場,這類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水平較高,因此進口均價達到4396.9美元/噸,同比提高22.2%。其中累計進口玻璃纖維紗5.9萬噸,同比減少38.5%;累計進口玻璃纖維織物5.7萬噸,同比減少18.0%;累計進口未列名玻璃纖維制品3.6萬噸,同比減少9.4%。進口增幅較快的是短切玻璃纖維,2011年累計進口5.1萬噸,同比增長20.6%。 2012年 1998年、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表明,市場總是存在周期性波動。全行業應從歷次市場大波動大蕭條中不斷獲取經驗教訓,逐步走向成熟。當市場低迷期來臨,企業要積極響應行業自律措施,適度增加產品庫存,做好限產保價,同時更要把市場低迷期當做企業休整提高的重要機遇期,積極進行節能減排和技術設備改造,研發培育新項目新市場,完成企業整頓和人員培訓,以便在下一個快速發展期中占得先機。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全行業首先要繼續實施限產保價,通過嚴格執行行業準入制度,及時關停到期池窯,積極穩定產品價格,努力避免低價惡性競爭,維持行業整體利潤水平。全行業要根據國內國際經濟發展新形勢新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進行節能減排和技術裝備改造,積極開展市場應用研究與拓展,擴大玻纖制品應用領域,逐步占領國際國內中高端玻纖應用市場。 順應形勢開拓潛在消費空間 國內經濟正從政策刺激增長向自主增長轉變,國內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西方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后紛紛回歸實體經濟。相信隨著未來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消費需求的增長,中國玻纖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2008年中國玻纖工業的外貿出口比例高達68%,多年來市場結構不合理已是行業共識。過度依賴外貿出口,不僅使行業發展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在金融危機和市場低迷期遭遇反傾銷訴訟,造成產能過剩和效益下滑,而且延緩了全行業加大下游消費市場的應用研究,阻礙了企業產品檔次和市場競爭力水平的提升,也限制了行業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拓展。當前國內經濟正從政策刺激增長向自主增長轉變,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必將帶動玻璃纖維消費需求的增加。 全行業一方面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檔次,努力替代20萬噸進口中高檔玻纖制品,另一方面更要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應用研究,不斷拓展玻纖應用新領域新需求。尤其要借助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實施,積極尋找潛在消費市場。要將行業產品的內銷比例提高到合理水平,保證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依據《準入條件》找準自身定位 由工信部組織、玻纖協會參與修訂的新版《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將于2012年年初出臺實施。該《準入條件》提高了玻璃纖維行業在企業布局、工藝裝備、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準入門檻,新增了產品質量方面的準入要求,并進一步明晰了各級政府、企業和協會有關各方在準入政策監督實施方面的責任義務。 新版《準入條件》以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為基礎,為企業有序進入玻璃纖維行業設定了門檻要求,也為現有行業企業指明了轉型升級的方向。一方面原紗生產在不斷提高池窯化水平的基礎上,更要從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生產效率、自動化控制等方面提高池窯裝備技術水平,要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合理控制產能增速,逐步提高高性能玻纖品種的產能比例。另一方面,新版《準入條件》的出臺實施將直接觸動一部分球窯、坩堝和中低水平池窯企業的生存危機,這些企業要變壓力為動力,加快實施轉產轉制,要在行業發展大方向大趨勢中找準自身定位,積極投身玻纖制品深加工業,通過技術儲備、裝備升級、應用研發,培育形成企業生產經營新特色,快速提升企業實力。否則,企業不能及時跟上行業發展步伐,將不得不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在結構調整中做創新表率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二年,是各項計劃深入落實的關鍵年。根據規劃指導思想,“十二五”期間,中國玻纖業將實施發展戰略結構大調整,從以發展池窯為中心,轉移到完善提升池窯技術、重點發展玻纖制品加工業為主的方向上來。 因此,在積極引導行業中小企業逐步轉型制品深加工業的同時,全行業更要努力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和企業生產經營創新。要鼓勵和協助裝備企業進行先進工藝和設備的國產化研究與創新,推動制品加工業裝備水平的整體提升;要積極配合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玻纖材料特性,大力開發產品應用領域,滿足國內、國際對玻纖制品的新需求;要繼續鼓勵和協助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完成世界范圍內的產能布局,不斷從全球經濟增長中尋找新的發展空間。要努力提升企業生產和管理水平,塑造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全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