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服裝:廢舊紡織纖維資源或將涅槃重生
談及資源回收再利用,我們或許并不陌生,尤其是在21世紀生態環境備受關注的今天,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如,紙張、塑料制品、水資源、電子產品等等。而對于紡織纖維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則鮮有人提及,對于“再生服裝”這樣一個名詞,就大多數人而言,似乎也略嫌陌生。近日,記者從第十五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上了解到,“支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政策已被正式確定為中國紡織工業未來五年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也正式寫入紡織行業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由此,我們不難想象,不久以后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政策將在全國大范圍推廣,“再生服裝”也將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迎機遇而起“再生服裝”成紡織業發展新趨勢 我國人口眾多,在數量上對棉、毛、麻、絲等天然纖維資源和生產化學纖維的石化原料資源等紡織原料依賴程度較大,當之無愧為紡織大國??梢灶A見的是,隨著紡織纖維消費量的增長,廢舊紡織品也大量增加?,F實情況是,由于原材料利用率不充分,纖維資源已相當緊張,在全國大范圍內,原材料價格正呈現不斷上揚趨勢。這幾年,許多地方和企業已開發了不少高附加值、環保型新纖維,在部分替代棉、毛、麻、絲等傳統纖維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如牛奶纖維、玉米纖維、菠蘿麻纖維、竹纖維、大豆纖維等,有的已經產業化,有的卻止步不前。 面對這樣的形勢,通過提高纖維資源的回用比例來降低生產成本無疑是應對的措施之一。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紡織業協會在各部委領導下開始實施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推廣。 我國紡織行業既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同時又是一個資源依賴型和環境敏感型的產業。對于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強調指出:“廢舊紡織品及纖維的回收再利用,是符合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問題。紡織纖維資源回收再利用不僅是一個新興項目,也是一個正在不斷壯大的朝陽產業,不僅對彌補我國紡織原料的不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紡織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毋庸置疑,紡織行業是我國目前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但是進入后配額時代后,遭遇的國際貿易摩擦、貿易壁壘日益頻繁,同時也面臨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原料及要素價格上漲等多種壓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行業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另外,紡織行業既是一個資源依賴型和環境敏感型產業,也是一個產品直接面向市場的消費品行業,實施循環經濟,不僅對行業自身發展,對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也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近兩年棉花、原油價格的飛漲是推動中國出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政策的直接原因。而科學發展觀倡導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從根本上催促著傳統的紡織工業加快變革。所以,我們相信“再生服裝”真正實現指日可待。 “再生服裝”是否能實現決定權在公眾 “再生服裝”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除了如何提高再生纖維的性能,如何從一件由多種原料織成的衣服中分離出不同的纖維這些技術問題有待破解外,如何讓普通消費者從內心接受“再生面料”、“再生服裝”這些“新生事物”,也是一道需要邁過的“坎”。公眾對這一新事物認知度低,心存疑慮,對其安全與衛生狀況心存不安的情況急需改善。“再生服裝”具體實施能否進行下去,決定權在公眾。 擺在身邊的問題是:再服裝對人體真的無害嗎? “近年來紡織產品開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綠色生態纖維Lyocell、PLA、天然彩色棉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所以,在現代紡織生產過程中,我們大多采用的是無污染、少污染的變性淀粉漿料,在印染整理中采取無水或少水的超臨界CO2染色工藝,正是這些先進的技術運用,保證了已經在試驗中的非織造布直接制作服裝技術制作的服裝符合穿著安全指標。”針對這個問題,7月8日記者對河南省纖維檢驗局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電話采訪。 據介紹,目前紡織工業的主要三大類產品中,服裝服飾、家用紡織品兩類用于日常消費。紡織品與廣大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其質量和生態特性對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紡織工業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協調自身產業發展與經濟、環境、社會三者之間動態平衡關系,促進對資源和能源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和綠色化水平,注重污染治理,推廣廢棄物再利用,不斷滿足社會的綠色消費需求。 據了解,事實上,最近上海已經開始向一些試點小區的家庭贈送干、濕兩種垃圾筒,其中,干垃圾筒可放置廢舊紡織品、塑料瓶等用于循環利用。這只是試驗工作的第一步,如果這些昔日扔掉的垃圾“搖身一變”為“再生服裝”,真正能否為消費者所接受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再生服裝”發展空間大前景看好 談及“再生服裝”的發展前景,記者從與“第十五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相關的資料了解到,除了目前即將重點推行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在過去5年,我國已經有一批節能減排新技術在中國紡織行業得以應用。例如,廢水余熱回收、中水回用、絲光淡堿回收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應用比例已達50%;以可再生、可降解的竹漿粕、麻稈漿粕為原料的粘膠纖維生產已實現產業化。并且通過實施一系列綜合性舉措,預計2015年與2010年相比,我國紡織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有望降低18%;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總量均有望降低20%。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著重指出,已經過去的金融危機給中國紡織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讓企業增強了風險意識,降低了投資的盲目性,使企業更加重視挖掘自身潛力,加快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許會長強調,現在紡織業全行業正在貫徹《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就是調整結構,加快自主創新,加快技術改造的步伐,實現產業升級。實施行業振興規劃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困境,而且更具有長遠意義。其中,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改造是振興規劃的重中之重。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紡織工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改革開放的政策激活了紡織行業的發展動力和企業的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是行業的科學技術獲得了巨大進步,沒有科技進步,紡織工業不會有今天的實力和水平。 許坤元還指出,當前中國紡織業在以下一些科技進步方面需要重視和加快研究:在高分子領域,高新技術纖維的開發與應用;在傳統紡織機械領域,通過加工原理的變化以及加工精度的提高,把紡機高速高效優質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將電子數字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于紡織行業,可使企業勞動密集型的特征有根本性的改變;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信息、技術推廣和網絡營銷的應用等。 誠然,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紡織大國,我國制定“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政策,無論對自身還是對世界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大事。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在社會上造成很大的影響。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就是要實現增長方式的根本改變,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短缺、環境保護的矛盾,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再生服裝”適應紡織行業發展的新需要,其發展空間巨大,發展前景看好。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