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成為紡織原料
常熟市長江化纖有限公司熔體直紡聚乳酸長絲生產線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緊張調試,本月將進行試生產,預計投產后可年產聚乳酸長絲2000噸。這標志著國內將首次全面實現聚乳酸中試成果產業化,全國每年近2億噸的稻麥秸稈都可能成為未來紡織企業的生產原料。 玉米芯、甜菜桿、甘蔗屑、稻麥秸稈等淀粉原料農產品廢棄物經發酵形成乳酸,通過化學合成轉換成聚乳酸,再經由長江化纖公司獨立研發的生產線,可直接形成聚乳酸纖維,用于生產新型生物質高分子長絲和短纖。 據了解,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境,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環境友好型材料。作為服裝原料,它比石油基纖維更具優勢,在未來紡織領域可替代傳統工藝從石油中提煉滌綸、尼龍等石油基纖維。長期以來,國內在聚乳酸應用領域大多依賴進口。美國已形成年產15萬噸的聚乳酸切片產業,但對其應用技術一直嚴格保密。 常熟市長江化纖有限公司熔體直紡聚乳酸長絲生產線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緊張調試,本月將進行試生產,預計投產后可年產聚乳酸長絲2000噸。這標志著國內將首次全面實現聚乳酸中試成果產業化,全國每年近2億噸的稻麥秸稈都可能成為未來紡織企業的生產原料。 作為國家“863計劃”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指導性項目、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長江化纖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萬元,科研團隊耗費5年時間,突破了從乳酸至聚乳酸熔體直紡的一系列瓶頸,對聚乳酸熔體直紡的關鍵裝備、工藝技術和產業化應用進行全方位研發。 長江化纖公司總經理李振華告訴記者,目前美國壟斷的切片紡絲技術需要將生成的聚乳酸形成干燥的切片,然后再進入紡絲環節。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鑒定,熔體直紡聚乳酸長絲為國際首創,技術更加成熟,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中間環節,更能保證產出纖維的質量。“我們將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聚乳酸上游原料產業的合作,全國每年近2億噸的稻麥秸稈都可能成為未來紡織企業的生產原料。到明年底,公司預計可年產1萬噸聚乳酸長絲,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李振華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季國標表示,全球石油資源緊缺及世界石油市場不穩定,國內生物質高分子材料應用領域對外依賴性較大,這對中國未來紡織行業的發展形成極大制約。因此,尋求石油基材料的替代品是大勢所趨。在進行實地調研后,他認為長江化纖公司開發出的連續聚合熔體直紡聚乳酸長絲新技術、新工藝和所開發的聚乳酸長絲及其下游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將對我國化纖、紡織、服裝等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