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蠶抽絲剝繭難題被英國和肯尼亞研究人員破解
與受歡迎的家蠶相比,野生蠶的日子不太好過。它們雖然種類繁多,但由于其蠶繭很難剝離出能用的蠶絲,漸漸成了人類“棄兒”。 最新一期《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的一篇論文中,英國和肯尼亞的研究人員破解了野生蠶抽絲的難題,讓野生蠶一夜之間成了西方世界的明星。 剝繭須先“脫殼” 得到這個成果,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學系博士生TomGheysens多少有點“歪打誤撞”。這個比利時小伙原先是想比較一下不同種蠶蛾之間蠶絲的質量和變異性,可在實驗過程中,他卻遇到了一個令人撓頭的問題。 原來,野生蠶繭雖然常見,可要從它們身上獲取無損蠶繭,卻是難上加難。 研究人員對野生蠶繭進行了進一步檢測,發現它們表面覆蓋著一層礦物質,主要成分是草酸鈣。草酸鈣不但是獲取蠶絲的阻礙,還具有毒性,因此“生產商都希望在蠶絲纖維編織成絲綢之前,就能將其去除”。Gheysens說。 “相比之下,家蠶的蠶繭外表沒有礦物質包被,因此易于抽絲,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蠶絲。”論文作者之一,牛津大學動物學家FritzVollrath告訴《科學時報》記者。 其實在這項研究之間,工業上就已經有一套標準方法來“洗”蠶繭,但處理后,蠶絲纖維全都糾結成一團,很難獲得順滑的蠶絲。 此路不通,研究人員開始轉而尋找新的方法。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種常見化學試劑,它能夠很好地與鈣離子螯合,將草酸鈣溶解。 經過反復試驗,研究人員成功地利用EDTA去除了野生蠶繭表面的礦物質結晶。同時他們還發現,這種“去礦物質”的新方法還能保護絲膠蛋白不受損傷,使用普通的商用抽絲儀器,野生蠶繭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得纖長、順滑的蠶絲。 “經過漂洗后,EDTA不會殘留在蠶絲纖維中,并且纖維的機械性能要優于當前常用的處理方法。”Vollrath說,“就這樣,我們算是"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從野生蠶繭中獲得了高品質、無損的蠶絲纖維。” “新絲路”恐難沖擊中國絲綢產業 研究人員沒想到,這篇單純探討技術的論文,竟在西方主流科學媒體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論文被《生物大分子》的出版機構美國化學會(ACS)作為重大新聞推薦后,Vollrath的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除了《新科學家》、《技術評論》等科普雜志迅速跟進外,《紐約時報》等大眾媒體也要求對成果進行報道。 一些人相信,這項成果如果推廣開來,中國絲綢“老大”的地位將不保。ACS稱,“這項技術將為新的絲綢產業格局掃清障礙,讓非洲和南美洲也來分一杯羹”。 非洲和南美洲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野生蠶的生長,該項研究使用的白斑枯葉蛾就來自于非洲,其蠶絲的機械性能可與中國家蠶相媲美。 此外,野生蠶絲獨特的性能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比如,白斑枯葉蛾蠶絲彎曲的性狀和家蠶不同,有點像蜘蛛的拖絲。野生蠶絲具有天然的色澤,而由于不同種類蠶蛾的蠶絲氨基酸序列不同,也擴大了蠶絲生物學應用范圍。 雖然野生蠶繭的產絲量還不如家蠶,但近年來,柞蠶、蓖麻蠶的應用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著。Vollrath和Gheysens相信,隨著他們的這項技術獲得更多的關注,野生蠶絲的價格會進一步提高。 “我們認為這項技術會很快打入蠶絲市場,我們已經開始尋求這方面的合作了。”Vollrath說。蠶絲是一種不易變質的農產品,他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幫助非洲等地的蠶農減輕貧困。 不過,與媒體報道不同,Vollrath并不認為他們的這項研究會給中國現有絲綢產業帶來巨大沖擊。“經過幾千年的選育,中國家蠶的特性已經與其他品種完全不同了。這有點類似于人們選育出荷斯坦奶牛,專門用于產奶。” 中國以高產的“桑—蠶系統”為基礎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絲綢生產模式,而這套新的方法則能夠使其他以“植物—蠶蛾”為基礎的生產系統加入到競爭中來,“我們只是使市場更加多元化”。 與此同時,全球對絲綢的需求量連年攀升,但中國絲綢的產量卻在相對下降。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新的成果能夠填補供需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并幫助非洲等的當地絲綢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事實上,如果這項技術能獲得推廣,對中國來說也的確不是壞事。據了解,中國也有著相當豐富的野蠶繭分布。研究人員已經證實,盛產于中國東北的柞蠶就能夠完全適用于這項技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