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纖維:高科技纖維新品
木棉纖維被譽為“植物軟黃金”,是目前天然纖維中最細、最輕、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纖維材料。經過8年多的研究和開發,木棉纖維在紡織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作為一種新型生態紡織材料,在纖維原料資源緊缺的形勢下,木棉纖維的推廣應用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目前,木棉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戰略聯盟正在籌備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理事長安成信、東華大學教授王府梅等行業領導和專家都參與其中,金考拉服飾有限公司、際華公司等企業也積極支持。建立產業發展戰略聯盟,對于利用天然木棉纖維開發紡織產品,促進木棉產業迅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過8年多的技術研發和探索后,木棉產業即將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植物軟黃金性能獨特 東華大學教授王府梅開展木棉技術研發工作已有8年。據她介紹,木棉纖維是天然超細和高中空纖維,其纖維中空度為86%,遠遠超過其他纖維,具有光潔、抗菌、防蛀、防霉、輕柔、不易纏結、不透水、不導熱等特性,在航空、醫藥、紡織、造紙、建筑等行業有廣泛用途。 木棉纖維是木本植物木棉樹的果實纖維,附著于木棉蒴果殼體內壁,由內壁細胞發育、生長而成。其纖維與果實附著作用力小,因而一般不需專門的初加工設備,只需籮筐篩動,木棉種子便自行沉底,即可獲得木棉纖維。木棉纖維是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與棉纖維同屬單細胞纖維。但木棉纖維具有一系列獨特的特點:它的細度僅有棉纖維的1/2,中空率卻達到86%以上,是一般棉纖維的2-3倍,也就是說,木棉內衣比一般纖維制成的內衣更輕、更薄,保暖效果反而更高。木棉纖維長度較短,為8mm~34mm,纖維中段直徑范圍20μm~45μm,線密度0.9~1.2dtex。在強度與伸長方面,木棉纖維的強力較低,伸長能力小。單纖維平均強力1.4~1.7cN,纖維比強度為0.8~1.3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3.0%。 另外,木棉纖維吸濕性好于棉纖維,標準回潮率為10%~10.73%,其平均折射率為1.718,略高于棉纖維的平均折射率1.596。木棉的耐酸性和耐堿性較好,常溫下稀酸、弱堿對其沒有影響。木棉纖維有白、黃和黃棕色三種顏色,可用直接染料染色。 木棉纖維因長度較短,強度較低,表面較光滑,相對扭轉剛度大,抱合力差,因此紡紗難度大,成紗質量較低。這些特點使木棉很難用加工棉或毛的紡紗方法單獨紡紗。長期以來,由于木棉纖維產量和纖維可加工性的問題,木棉只被用來做低檔絮制品,影響了其在紡織產業中的開發利用。 技術獲突破應用增多 最近幾年,隨著新型紡紗技術的發展,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木棉纖維的成紗技術不斷突破。 上海攀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木棉紡織與木棉種植的公司。其創始人晏國新等與東華大學、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合作進行木棉系列材料應用及科技開發,申請了7項發明專利,成功開發了新型紡紗技術,改寫了木棉只適合作填充物,不宜紡紗的結論。他們開發的木棉紡紗技術,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東華大學等機構權威專家評估認為,部分技術填補世界空白。2008年10月該技術獲得中國國際發明博覽會紡織類唯一金獎。上海攀大集團利用木棉纖維成功紡出環錠和氣流紡紗線,并在云南個舊建立木棉樹種植基地,為木棉產業的規模性開發和科技性開發奠定了基礎。 根據木棉纖維天然中空、保暖性好的特點,上海金考拉服飾公司與上海紡織、上海日舒紡織科技公司等單位共同科技攻關,開發出木棉環錠紡紗技術,研發出的木棉紗線被命名“賽帛爾”,同時開發出首款木棉保暖內衣,其保暖率達52.46%以上,是國家標準的1.75倍。根據木棉纖維良好的中空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浮力的特點,東華大學還研制出木棉救生衣。 目前已有際華3542公司、山東陵縣寶鼎紡織公司、江蘇東華紡織公司等多家企業應用嵌入紡、緊密紡等技術研發出各種木棉紗線,主要是混紡紗。研制開發木棉產品百余種,包括用木棉與各種天然纖維(棉花、駝毛、羊毛、羊絨、兔毛、蠶絲、麻等)以及人造纖維(錦綸、腈綸、滌綸、丙綸、各種粘膠、PTT等)混合進行紡紗,100%木棉進行紡紗制作的木棉絮料系列產品以及木棉面料服裝系列產品,木棉毯、木棉毛巾等。由于其具有質輕、柔軟、光滑、鮮艷、抗靜電、不易纏結、吸濕導濕、不霉不蛀、常溫下耐酸堿、綠色天然環保等特點,受到消費者青睞。木棉纖維在非織造衛生材料中也有著較廣泛的應用。 據相關企業介紹,目前木棉纖維價格每噸在5萬元左右,由于比較昂貴,通常與棉等纖維混紡應用。 推廣潛力仍很大 作為一種天然的紡織纖維,木棉纖維特有的綠色環保、薄壁大中空、超輕、柔軟、天然抗菌、吸濕導濕等特性,決定了其在紡織產業中必將會得到更大的展示空間,具有較大的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 隨著木棉纖維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深入研究新型紡紗技術、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充分發揮木棉纖維的優勢、保證充足的原料供應就成為了當前木棉纖維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姚穆院士認為,目前木棉纖維研發中存在著四個難題,包括缺乏對木棉纖維基礎性能的研究,缺乏對木棉植物類型與纖維性能的系統研究,缺乏關于木棉紡紗的基礎問題研究和針對木棉纖維的產品設計以及產品定位模糊、木棉纖維選種、矮化等種植問題研究。 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為木棉在紡織領域的推廣應用做了大量工作。據基金會副秘書長熊定國介紹,木棉樹可以在石漠化土地上很好地生長,目前我國西南部地區石漠化土地約有2000萬畝,種植木棉可以節省大量的用于種植棉花的良田,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云南省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為木棉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上海攀大集團公司在個舊建立良種擴繁基地,選育了部分優良品種,投入木棉基地建設,在紅河州境內紅河沿岸分步實施27萬畝種植工程,并在個舊建成了木棉專業紡紗廠,帶動云南省對木棉規?;斯しN植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基本上掌握了木棉的采種、育苗、造林等技術,開始了規?;姆N植。人工培育的木棉林長勢良好,已顯現出較為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攀大集團在紅河州、江蘇等地都建立了木棉紗線生產基地,目前產品供不應求。 相關人士認為,受耕地和牧場等資源限制,世界范圍內棉花和羊毛等傳統天然纖維的供給量很難增長,開發利用環境友好的木棉等尚未利用的纖維資源是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木棉作為一種具有悠久種植歷史而又散發活力的纖維,其應用單靠個別企業的單打獨斗,難以取得顯著成效,只有通過建立產業發展戰略聯盟抱團取暖、資源共享方能促進木棉產業的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