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科技創新 中國服裝變換新的魔法術
在很多人眼中,服裝行業屬于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事實上并非如此,這個行業與科技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服裝面料的制作到服裝設計、生產制作、物流、終端銷售,任何一個環節都少不了科技力量的支撐。 當前,我國服裝行業已經明確了“服裝強國”的發展目標,而“服裝強國”要從科技、品牌、文化著手,改造行業、提升產業。具體到實施戰略,是要從“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兩個環節入手。提高科技貢獻率就是要逐步使中國服裝(13.52,-0.38,-2.73%)行業站在全球服裝領域的科技制高點,以科技創造市場先機,以科技創造超值效益。 一塊面料的科技含量 面料是制作服裝的最基本要素。沒有面料,其他關于服裝的一切便不存在。 傳統的面料僅有保暖、時尚或清涼透爽等基本功能,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服裝需求的轉變,服裝面料正被賦予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科技功能面料在各類服裝中已被廣泛采用,尤其是運動休閑服裝領域。事實上,戶外運動休閑品牌均使用科技布料及環保布料,這已成為另一種新趨勢,例如使用有機棉,以及使用循環再造物料制造抓毛夾克、滑雪或戶外夾克。使用最新納米技術制造的布料,可令衣服防水濺及抗皺,減少清洗次數。全球各地出現很多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科技,不但可用牛奶制造紡織品,也可由海藻制造紡織品,以生產制造T恤及其他運動休閑產品。 在這一趨勢引領下,國內很多面料企業、運動休閑企業都自覺行動起來,推動高科技功能性面料的研發和使用。 在浙江紹興的三錦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賢明介紹了他們研發生產的戶外休閑裝面料———它具有防水、防風且透氣的特性:將一杯水倒在一塊看似普通的黑色面料上,再將水收回杯里,面料一點沒濕,杯水一滴不少。 在安踏企業的實驗室里,人們可以看到企業與萊卡公司共同研發的最新型彈性布料。這種面料由于使用了特殊的材質,能夠保持良好的通風效果,但卻絕不透水,對于戶外服裝而言,將能保持良好的著裝效果。在2010年舉行的冬奧會上,安踏提供的冬奧會領獎服選用面料的名稱是魚紋格貼PU膜透氣透濕膜,采用了國際尖端的杜邦teflon布料防護科技處理,具有極強的防水、防污、防油能力,能承受的最大水壓為10000PPM,有持久的防潑水功能,并且能很好地防御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不僅如此,領獎服的各個部位都有透氣細孔,有利于高效排汗,使穿著體驗更加舒適。 環保與低碳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對于環保,不但是消費者追求的目標也是制造企業追求的目標。如今,低碳環保之風也吹到了面料行業。 在去年的世博會上,由旭榮集團推出的flycool涼爽面料是世博特選商品,該面料接觸皮膚后可產生降低溫度1~2℃的瞬間冰涼感,長時間日光照射可產生降低溫度3~5℃的涼感溫差,同時具有吸濕排汗、抗紫外線的效果。這種涼爽纖維的回潮率和纖維熱擴散速率均好于普通纖維,并且有多種復合天然礦物、玉石等導入,是一款多功能環保面料。穿著該系列服裝時,可以將空調調高1℃,據統計,可節省5~6%的電費,約減少0.62kg排碳量。 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面料展上,志向(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總經理黃志向為前來參觀的記者介紹了一款高科技面料。該面料運用美國Ingeinous公司生產的玉米纖維織造而成,不用石油衍生物。如果將10000件聚酯纖維運動衫改用該纖維織造,節約的石化能源相當于2271升汽油,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一輛普通汽車行駛23336公里的尾氣排放量。 低碳環保不僅體現在功能性面料產品上,還表現在企業的生產技術工藝上。蓋奇與臺灣長勝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冷轉移環保印花實驗應用中心。據了解,該項目徹底解決了傳統印花工藝耗能、耗水、耗時、成本高、花樣圖案粗糙等問題。與傳統印花工藝相比,冷轉移環保印花集環保、節能、高效為一體。該技術還適用于棉、model、tencel等纖維素纖維面料,優勢在于用料少,水洗容易,與傳統印花比可節約65%的能量,2/3的用水量,同時產生污水少且有害物質更低。 同樣體現節能低碳的還有很多“新鮮”的面料: “可樂瓶”面料。“可樂瓶”面料選用廢舊可樂瓶,經過洗凈、碎化、熔融后制成再生纖維。時尚人士將此再生纖維制成服裝,成為T臺模特上的亮眼之作。因可樂瓶90%的含量為可回收再生纖維聚酯纖維,因此其制成的纖維和面料也具有聚酯滌綸的特點,絲毫不因為其再生性而影響各種物理化學性能指標。據科學論證,1000克“可樂瓶”相當于700克原油所含有的碳元素,直接比常規滌綸節省80%的能源消耗。“可樂瓶”面料經過染色、定型等工藝處理后,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箱包、購物袋、帳篷、女裝、家紡等,除強度略低于常規滌綸外,其服用指標都達到標準要求。為了收獲更好的服用性能,不少商家還從后整理方面進行改進,如防水透濕、抗菌、抗紫外線等,使其更加舒適耐用。 輕薄高密面料。為了一貫完美的追求,也為了挑戰極限,中國流行面料入圍企業之一———臺華特種紡織(嘉興)有限公司將致力于環保的認識做到了極致。從常規的20D錦綸開始,臺華進一步開發出15D柔絲系列和10D輕薄系列。其中10D,即每9000米長的絲重量為10克;15D即每9000米長的絲重量為15克。10D系列產品被美譽為“蟬翼紡”,暗示其輕如鴻毛、薄似蟬翼的特點。假定其門幅在150厘米,則該面料的米克重僅為20克,按照一件上衣花費1米面料計算,一件輕薄的防風夾克僅重20克。當然,輕薄的面料還要配上一流的品質。10D的面料如何滿足服用性能呢?臺華紡織選用先進的后整理技術,重點增強成品的抗撕裂強力,目前,“蟬翼紡”的撕裂強力可達1000克,基本滿足服用性能。這款面料柔軟舒適,防風透氣,常用來制作輕便的休閑服等,輕薄的質感幾乎感覺不出它的重量。 仿真面料。此類“仿真面料”與生物學上的“仿真學”有所不同,此類仿真面料是采用更節省原料的方法,以更環保的方式制作出優良產品。如人造革取代了天然牛皮,吸濕速干洗取代了吸濕速干纖維,離型紙PU春亞紡取代精制的表處面料,而錦滌縐巧奪天工的智慧完美地詮釋了“色織”這一新概念。當然,微膠囊的運用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選擇空間。離型紙本身具有的油面軋光效果,加上一層PU涂層的“錦上添花”,讓原本的美麗加上綻放的光彩,更加鮮艷奪目、閃亮動人。 高科技面料能極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一位多年從事針織產品研發的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所有企業都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攀升、人民幣匯率變動等不確定因素,紡織行業壓力很大,但生機卻無處不在。同樣是針織面料,常規的產品賣到幾十元一公斤,而新型的面料賣幾十元一米,而且還供不應求。這就是差距,差距就體現在科技上。 生產中的科技因子 一件服裝,從面料到生產,再到到物流,直至銷售,經歷了數道工序,而這些工序中又有多少是最新科技直接體現?這些都是關系到服裝品牌服裝發展的關鍵,也關系到中國服裝是否真的能與國際接軌,成為國際品牌服裝世界中的一員。 提起服裝企業,往往人們腦海里浮現的會是一群女工腳踩著縫紉機緊張工作的場面。曾幾何時,中國服裝產業似乎始終和“貼牌、加工基地、手工作坊、勞動力密集”等詞緊密相聯。然而,當幾年前虎都服飾有限公司在媒體面前亮出了一臺價值42萬元、比奧迪還貴的縫紉機時,讓人們對服裝企業在縫制過程中的技術進步有了新認識。據了解,為了在生產成本和效率上取得利潤,許多服裝企業都更注重更新設備的投資了,先進的設備和科學技術的應用已經被服裝品牌企業列為提升的重點指標。 “現在國內大型服裝加工廠普遍應用諸如自動裁剪機、自動開袋機、自動拷邊機等等自動化設備,已經實現半自動化生產。‘雅戈爾(11.22,0.10,0.90%)’就是一個典范,還有北京的‘銅牛’。我們可以看到‘雅戈爾’車間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服裝生產技術裝備和生產流水線。”德國“艾斯特”上海代表處的技術支持徐嵐認為中國的成衣設計和生產已進入數碼化競爭階段。 現代服裝加工工藝中有三大類:裁剪加工工藝、縫紉加工工藝和整燙加工工藝。對應的三大加工設備:裁剪加工設備、縫紉加工設備和整燙加工設備,也是服裝企業技術改造的三個環節,這些設備的科技發展使服裝生產工藝與應用技術不斷提高。如今,中國服裝業已經不是原本意義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融合了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產業,科技已經跟服裝的工業化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服裝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 就男士正裝襯衫來說,全國一條生產流水線單人單產,其平均水平為13~15件;好一點的企業用了吊掛線,可以達到17~19件;而國內某企業使用了全自動設備,進行了精細化管理,則達到了23件。 此舉表明,產品生產過程中,機械化、自動化為主的技術手段作用上升,人成為輔助因素。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服裝生產的發展趨勢。自動化吊掛傳輸系統是在計算機控制下,通過一個循環運輸軌道把多個服裝生產工序結合起來,可減少操作工縫紉以外的輔助時間,即減少捆包、擺放裁片等時間,還具有計算機生產管理功能,系統在開工之前,只要安排生產管理人員在主控機上輸入產品生產工序及工位情況來進行運作,計算機控制按輸入要求將衣片依次按工位傳送下去,如遇同一工序需要由幾個工位加工時,可自動根據多個工位完成情況調節輸送工位,確保系統工藝平衡和流水線暢通。在系統工作時,當某道工位積壓過多,還會自動調整,以便生產管理人員合理調整工藝流程,均衡生產。在實際生產中,能提高生產效率20%以上。 在國內服裝生產企業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多余的工序,比如,許多服裝生產工藝經過的是初裁———縫制(粘合整燙)———精裁的過程,只要我們在裁剪時使用鋸形裁剪刀、液壓沖床、自動裁床(CAM)就完全可以把初裁變為精裁,省去了裁剪工序;在縫制過程中使用自動化專用設備,例如襯衫生產設備自動裝袋機的使用,使原來的兩道工序(袋布折疊整燙———貼袋縫制)變為貼袋縫制,一個工人一天的產量相當于原工序4個人的產量。 “今后國產設備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實現服裝車間無人化生產,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比如吊掛系統的運用可以改善半制品在各工序間的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使整個車間各條自動線合理溝通和銜接起來,形成自動控制生產,減少生產工人,實現‘無人化’生產。”徐嵐說。 神奇的RFID 所謂RFID,它的英文全稱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翻譯過來就是射頻識別,也被通俗地稱為“電子標簽”??蓜e小看這個小“標簽”,它可是物聯網時代的核心技術。 一件衣服生產完畢后,再給它貼上一個RFID吊牌,這樣它在出入庫時就不再需開箱驗貨或被抽檢。根據目前的技術,使用RFID掃描儀,一箱100件的服裝在50~100厘米之內的讀取率是百分之百,如此一來,整箱貨品中,每種服裝有多少,不同顏色、不同尺碼是如何分配的就一清二楚了。一箱貨品可一次性完成掃描,快速通過檢查,而不必像條形碼時代那樣逐件審核,可大幅提升貨品的出入庫效率。 同樣的道理,零售端也可獲得更多便捷。在收貨環節,通過后臺設置預收貨的種類、數量,不需要很多人參與,只需簡單掃描,便可快速完成。盤點時,將貨品放在專用的盤點臺上,品種、顏色、尺碼、件數,一目了然。如果發現哪一個商品貨架上沒能“齊色齊碼”,系統則會通知店員補齊貨品…… 目前RFID技術在服裝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因為企業負責人逐漸意識到,通過RFID技術可以提高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度和庫存周轉率,并有效減少缺貨損失,還能提升門店的消費體驗。有人將RFID對服裝企業的功勞歸納為以下四點,快:物流效率快,貨品交接點數快,提高物流作業效率;準:數據準,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對服裝的流通數據采集準確;防:通過嵌入RFID芯片到服裝內部,實現防竄貨和防偽功效;享:通過RFID智能商店,提高消費者體驗,通過互動和展示更多商品,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借以提高服務水平和門店銷售額。 PRADA從2001年11月起就已經開始在服裝上安裝RFID電子標簽。電子標簽被印刻在電子襯底材料上,再把它嵌入塑料或紙制的服裝標簽內。PRADA在紐約Epicenter旗艦商店商品上使用的標簽,記載了有關服裝的式樣、尺寸、顏色和其他細節以及價格的相關信息。當顧客穿著PRADA的衣服經過他們的店鋪時,RFID系統將控制店內的顯示器播放模特在米蘭的T型舞臺上展示同款衣服的畫面。這一技術的使用無疑可增加消費者購買PRADA產品后的成就感。 面對諸多國際知名企業在RFID上的成功嘗試,一些優秀的中國本土企業也逐漸邁入到RFID的隊列中。 中國男裝知名品牌勁霸,于2006年在其貨品倉庫和專賣店內實施了RFID管理解決方案,對勁霸的物流倉和成品倉實施無線管理,通過電子條碼的識別系統在各專賣店和賣場進行實時數據采集,與總部實現及時信息共享和溝通,解決了勁霸在倉庫管理和供應鏈管理中的諸多難題。 而要說目前將RFID技術應用得最如火如荼的企業,那則非美邦莫屬。如今,在一些ME&CITY旗艦店中,已看不到貼身緊隨的導購,也不會有各種關于產品的推薦和介紹,因為向顧客進行營銷的重任已交給了店內的各種液晶設備上,這些高精尖的電子設備正是通過服裝上附著的那個含有服裝信息的RFID芯片吊牌來給顧客呈現360度虛擬衣著效果和多種搭配綜合效果。 不僅如此,RFID芯片還被運用于美邦的VIP用戶卡上,VIP顧客只要走進店鋪就會立刻被系統識別出來,并享受專門服務,只要將VIP卡片放在店鋪的交互觸屏上,便可以查詢消費的歷史記錄,還可以獲得促銷打折、推薦搭配等便捷的服裝信息服務。 “當然,以RFID芯片為基礎的物聯網系統,更重要的應用在于提升供應鏈的效率。”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B2C事業部副總裁閔捷介紹道。 在過去兩年間,美邦規模擴張速度加快,年服裝產量超過1億件,門店拓展至3000家,倉儲容量提高到30萬平米……如此高強度的供應鏈負擔,也正是借助了小小的RFID吊牌才得以緩解和疏通———整箱掃描,檢查,快速通過,有效減少人力和時間成本,突破供應鏈低效的瓶頸。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