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溫家寶說,最終戰勝危機、實現經濟復蘇要靠科技的力量??萍紕撔虏粌H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也是經濟持久繁榮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始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緊密跟蹤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前沿科學問題。
?。玻埃埃鼓甓葒铱茖W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紡織行業共有6項科技成果獲得獎勵,由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學院、西安工程大學和山東濟寧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在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授獎項目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28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55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82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262項;授予7名外籍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紡織行業除獲得一項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之外,有3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分別是:由郭玉海、張建春、張衛東、陳建勇、張華鵬、張華等完成的“聚四氟乙烯復合膜共拉伸制備方法與層壓覆膜技術”,由曾慶福、夏東升、張躍武、戴守華、阮新潮、楊俊等完成的“紡織印染廢水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質處理回用技術”,由許并社、魏麗喬、戴晉明、劉旭光、馬印、張書才等完成的“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
還有兩個項目獲得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分別是:由東華大學、寧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泰特種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凝膠紡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及其連續無緯布的制備技術、產業化及應用開發”項目,由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天津工業大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復合型導電纖維系列產品研制與應用開發”項目。
此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嵌入式系統定位”紡紗理論,研制了“嵌入式系統定位新型紡紗技術”。該技術是我國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紗技術,不僅可應用于棉、麻、毛、絲紡紗領域,實現超高支紗線的紡制,而且可使傳統紡紗難以利用的原料可紡,具有資源優化利用及充分利用、縮短加工流程、降低能源和原料消耗等方面的優點。該技術已經申請專利20項,其中7項獲得授權。
該項目在技術上實現了四大突破:一是突破了現有環錠紡紗技術紡高支紗的極限,實現了優質纖維“超高支紡紗”。國際上原有毛紡最高極限紗支(公制支數)180/2Nm,而應用此技術紡紗可以達到500/2Nm;棉紡最高紗支(英制支數)300/2Ne,應用此技術可以達到500/2Ne。二是實現了低等級纖維原料及下腳料(落毛、落棉)紡高支紗,節約了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三是突破了原有環錠紡紗技術對纖維長度、細度等性能要求,將一些原來不能在紡紗領域使用的纖維原料(如羽絨纖維)實現了紡紗應用,極大拓展了紡織原料的種類,實現了材料的充分利用。四是利用此技術設備可實現喂入原料精確定位的特點,采用多種原料紡制出具有不同特色與功能的各種復合結構的紗線,為不同原料優化組合與花色品種多元化紡紗提供了新途徑。
該項目的技術成果經專家鑒定認為是對傳統紡紗技術及理論的突破,是一項重大的原創技術。整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該項目的推廣應用將對中國紡織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產品升級換代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該項目已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向全國的紡織企業進行了推廣,已在毛紡、棉紡等企業中進行產業化生產,帶來了紡織裝備制造及紡織產業工藝、操作、管理等一系列變革。以該項目核心技術生產的系列產品,為企業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