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獲得不足30項,這其中還包含了一些非行業企業或人士發明的特種縫紉或刺繡方法專利,行業骨干企業發明專利的擁有量平均不足3項。筆者認為,導致行業專利如此局面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與日本縫機業相比,國內縫機業底子薄弱,發展時間較短,科技研發能力不足;二是目前授權的發明專利里,充斥著大量日企無創新性專利。日本企業利用前幾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成熟技術,這些技術大都在日本國內已申請了專利,或者已經失效。由于中國實行知識產權制度比日本要晚,日企利用時間差和專利的地域特性,又將這些成熟技術申報為中國專利,這實際上也為國內縫機業的發展設置了大量的技術障礙;三是國內企業在對專利申請上自信心不足,急功近利。
眾所周知,發明專利需要在設計原理上有所創新,但大量已獲授權的日企發明專利文本顯示,這種原理創新并非遙不可及。以某日本公司一個關于縫紉機飛輪的發明專利舉例:該發明只是略微更改了縫紉機手動輪的結構,最大特點是是手動輪和輪轂間形成了一個槽,可避免線軸的縫線與手動輪或皮帶粘結。對于國內縫機企業而言,類似這樣的發明創新不少,但很遺憾的是企業往往由于對自身創新信心不足,或是圖申報周期短、見效快等原因將發明專利申報成實用新型專利,人為地使產品在創新等級上及技術保護范圍上打了折扣。
但可喜的是,最近幾年,國內縫機企業在發明專利申報方面已有明顯起色。2008年,國內縫制機械類的288項發明專利公告中,國內企業申報的專利已達101項,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23.3%,占當年發明專利總數的35%??梢?,國內縫企已正視這些問題,加大了創新投入,轉變了專利申報思路。
國內縫企專利技術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
從專利技術構成來看,目前我國縫機企業申報的專利主要偏重于產品外觀及功能優化、改進,原創性的發明設計較少,而且專利申報人主要是行業幾家骨干企業,中小企業持續申報專利的不多。這與我國縫機業目前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產品結構差異化進程緩慢有較大的關系。
從專利涉及的產品領域來看,最近幾年,刺繡機及零部件方面的創新較快,這兩類產品在外觀設計專利領域占有量已超過一半;而刺繡機類產品在實用新型專利領域占有量已超過了30%,發明專利更是超過了50%(2008年刺繡類產品發明公告為54項,占國內縫機類發明專利的53.5%,同比增長74.2%),顯示了我國縫機業刺繡機領域持續多年的技術創新效果已開始顯現。這從2008年國際市場需求下降,而我國刺繡機出口均價大幅上升的事實中得到了佐證(2008年全年我國縫機業刺繡機出口量下降了9.8%,但出口額卻增長了10.43%)。
而在工業縫紉機領域,國內企業近年來技術進步非常明顯。除了專利申報量大幅提高外,以中縫重工、求精、舒普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始活躍起來,這些企業的專利主要集中在特種縫紉機及常規機種的特殊功能上,專利技術的質量頗高,顯示了行業技術創新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2006年-2008年專利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縫機業已進入知識產權加速增長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發明專利實行的是申請18個月后才公開的制度,只有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基本上可實現當年申請當年公告,因此行業發明專利數據都存在兩年左右的失真期。換句話說,目前我們看到的數據最新不超過2007年上半年,從行業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階躍式增長的特點來看,我國縫制機械行業2007年、2008年申報的大量發明專利還未被公告,因此預計未來兩年行業仍將保持專利數量的高增長。在發明專利方面,很可能會打破目前日企為主的格局,出現中日兩國平分秋色甚至超越日企的局面。而隨著國家及行業在企業技術創新及知識產權方面的引導和推動,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基礎越來越好,成果必將更加豐碩,因此,我國縫機業知識產權的高增長現象很有可能會長時期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