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外一些著名品牌,大型零售商的供貨商會要求全球的生產廠家采用數字化方式傳遞產品色彩信息。在全球化市場競爭環境下,生產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就要增強自身的快速反應能力,減少供應時間和成本,因此,采用新的顏色信息管理系統十分必要。
據東華大學副教授李戎介紹,數字化顏色信息管理系統是伴隨著顏色科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顏色信息管理系統。它將實際的色樣轉化成一組數據(反射率或者三刺激值數據),并通過先進的通訊手段在整個供應鏈傳遞。當數據傳遞給染廠時,染廠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復現顏色或者直接通過配色模塊給出處方,染色,進而確認。高效率顏色管理的關鍵是將整個訂單流程中各個環節對顏色的管理整合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從而達到省時、省力和節能的效果。
傳統顏色生產流程費時費力
傳統的顏色生產流程是:首先,紡織品設計人員從Pantone等標準色卡中找到所需的顏色,或者找到所需顏色的面料,然后將這塊面料或相應的顏色標準色卡寄給染廠。染廠收到標準色樣后,即時安排化驗室配色。配色人員先憑經驗估算染色處方,打小樣,目測該樣,然后逐次逼近,直到同標樣相比,目測色差按灰卡達四級以上為止。這一過程工作量大、費時、費料,同時還受到配色人員的心理、生理因素變化的影響,因此配色重現性差。
企業等到打出來的色樣和客戶的標樣比較接近時,就會將小樣寄給客戶??蛻羰盏郊膩淼男?,通常會提出修改意見,告知染廠。于是染廠繼續打樣,直到客戶確認為止。當客戶確認色樣后,染廠才可以生產頭缸,并將頭缸樣再寄給客戶進行確認。客戶再度確認通過后,才能進行大貨生產。這個過程大概需要至少3個月時間。所以不管是染廠還是客戶,都會覺得整個訂單的交期非常緊張。
隨著新染料、助劑的不斷涌現,纖維原料的不斷更新,流行色周期的逐漸縮短以及人造光源的日益豐富,配色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如果繼續依賴經驗,企業無疑很難適應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
數字化傳遞色彩信息快捷省時
李戎介紹說,使用數字化顏色信息管理系統時,首先應使用尖端的影像系統幫助精確地校正顯示器和打印機,使世界各地的顯示器和打印機都可以得到真實、一致的色樣顯示,同時在屏幕上精確地再現織物和服裝等的組織紋理、表面特征和色彩,使設計師能夠直接在屏幕上進行顏色的設計和分類,而不需費時費力地制作實物。此外,它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知道設計出來的顏色是否能夠被實現,并模擬出最終效果,而不用在訂單的最后關頭再考慮在顏色方面的妥協。這樣,色樣處理時間可以減少至少50%,并大大縮短有關顏色的產品研發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