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紡紗梳理技術應用研討會探討新技術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外部政策的制約,棉紡織行業遇到的困難相對更大,但廣大企業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把危機當成機遇,踏踏實實抓好技術創新,以求在形勢好轉時占得先機。6月11~12日,“金輪杯”2009年全國紡紗梳理技術應用研討會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棉行協紡紗器材專業技術應用委員會承辦,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棉紡企業、院校、器材生產企業的5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改造現有裝備是調整重點 受大環境影響,我國棉紡織行業形勢從出口、消費、投資三方面看并沒有好轉的跡象。再加上棉花原料政策和市場波動的影響,棉紡織行業形勢依然嚴峻。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在向與會代表介紹行業形勢的同時,也在向企業傳遞一個積極的信號,“目前產業正處于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這也是一個機遇,金融危機早晚會過去,沒有現在的調整就沒有未來的機會。”他認為,調整的重點就是堅持科技領先,轉變發展思路,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改造現有技術裝備,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調整升級的必然選擇。 “有錢多搞點高技術,搞點新產品,在完善產業鏈上下功夫。”他告誡企業,單純擴大產能規模是沒有前途的,應該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注重節能降耗,以產品創新、設備器材改造為重點,研究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 基于國內棉花供應不足,價格高于國際市場的現狀,徐文英倡導企業按照《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以紡織原料創新入手,加大開發多種纖維混紡、交織產品。他強調,雖然受原料價格上漲和銷售價格下跌的雙重打擊,但仍有企業靠細分市場、靠新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避開大路貨產品,加大新型纖維開發力度才是廣大棉紡織企業走出困境的關鍵。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畢國典認為,金融危機并沒有見底,依靠國際需求好轉也不現實,內需的擴大也需要時間,現在寧可把困難想得嚴重些。企業的發展關鍵要靠自己,要在經濟寒冬里加強“冬練”,為未來經濟復蘇搶得先機。梳理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 梳棉是紡紗系統的關鍵工序,直接影響著紡紗的質量,而針布又被稱為梳棉的“心臟”。作為梳理器材的針布雖小,但作用很大,是梳棉機和高速精梳機的關鍵部件。隨著多種纖維混紡的發展,紡織企業對梳棉設備和器材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國產梳棉機和精梳機制造技術日趨成熟,現在已基本替代了進口,其中梳理器材在型號規格方面也很齊全,金屬針布優勢更加明顯,也涌現出南通金輪科創股份公司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 但與會專家也指出,國內目前制造針布的鋼材還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要,制造技術還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主要差異表現在針布齒尖鋒利度差、沖斷口粗糙、淬火硬度和組織不均勻、材質選用及材質質量不穩定等方面。國產針布不耐磨,使用壽命短。致使國外針布在一些清梳聯設備以及高速精梳機上還占有較大市場份額。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棉行協紡紗器材專業技術應用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葉戩春介紹,本次研討會共收到論文50余篇,論文作者除了來自大專院校的專家外,更多的是來自生產一線的紡織企業,他們從理論、工藝、器材、趨勢等方面分析了如何使梳理技術更好地適應新型纖維產品的生產。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梅自強介紹了國內外梳棉技術的發展趨勢;來自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紡織企業的代表介紹了新型纖維混紡紗的梳理技術、工藝調整和器件選擇等經驗;針布生產企業––金輪科創股份公司也向紡織企業介紹了公司最新研發的成果。 專家的演講讓代表們大呼過癮,答疑現場氣氛活躍,代表提問積極踴躍。研討會形成這樣的共識:梳理技術不是簡單的去除雜質,而應該從提高成紗質量去認識,應根據不同的原料、產品,合理搭配器材,調整針布參數。而這一切還要以設備為基礎,針布生產企業應在提高產品精度和壽命上下功夫。 華茂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中棉行協紡紗器材專業技術應用委員會主任倪俊龍評價說,這樣的研討會理論結合實踐,得到的信息量很大。有企業代表表示:“平時難得有這么多專家、同行聚會,會上的每點收獲,都將使企業前進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