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又于2005年同香港客商共同投資組建了寧夏立功紡織有限公司,解決了羊絨紗線外購等問題,使羊絨產業鏈又延伸了一步,接著于2006年、至2008年先后建起了靈武嘉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羊絨條、精紡半精紡紗線不但解決了自用,而且擴大了出口的品種,先后也建成了羊絨面料圍巾廠,自己設計開發的三百多個款式的羊絨圍巾、羊絨毯,一開機就被日本客商盯住不放,為了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2007年4月期間組建成立了寧夏嘉源絨業集團有限公司,其發展勢力更強,后勁更足。2007年10月又在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絨典”商標,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這將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寧夏嘉源絨業集團有限公司從原絨收購、檢測、分梳、紡紗、制條、制衣、圍巾面料、羊絨毯等,真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從半成品到成品,增值點很多,完全具備了跨越式發展的能力和條件。如今,創辦于1995年的寧夏嘉源絨業集團公司至今已走過了十多年的艱辛歷程。公司集羊絨分梳、絨條、紡紗、制衫、制呢、研發為一體的大型羊絨制品進出口貿易、民族用品生產等深加工企業,總注冊資金1.8億元,擁有世界先進的聯合分梳機30條,年生產無毛絨1200噸,進口絨條設備三套,年生產能力300噸;精紡、半精紡6000錠,生產能力280噸、粗紡設備10梳11紡,年生產能力800噸;德國斯托爾電腦制機100臺及其他配套設備1800臺套,年生產羊絨衫150萬件;粗紡面料設備36臺套,年生產羊絨呢35萬米,羊絨圍巾100萬條;現有員工3000多人,工程技術人員120人,年產值達20億元。
未來任重道遠
如今,在人民幣升值和國內通脹的雙重壓力下,中國羊絨制品在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并沒有隨著中國羊絨產業的發展而得到提升。究其原因,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鏈條中,中國處于最低端。中國勤勞的羊絨企業,確實干的都是“苦力活”,國外銷售商在中國的產品上貼個牌子,就能多賺十幾倍的錢?,F在,雖然寧夏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該公司在成績面前也清醒的認識到,在國際市場競爭的浪潮下不進則退,必須用創新的思維謀求更高的發展,迎難而上,敢于碰硬,以嶄新的姿態踏上新的征程。值得一提的是,老子曾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這個觀點用在企業發展中,可以這樣理解:企業在創業的階段,主要以有形的東西(如資金、原料、設備等)來獲取財富。這就是“生于有”的道理。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再想生出更大的財富來,就不能主要指望有形的東西了。而要靠無形的東西(如品牌、商譽、銀行信用等級,企業名氣、誠信度,專利以及延伸出來的無形資產)來獲取。求“有”須向“無”中求,就是要靠“無”生出“有”。以無形養有形才能越做越大,如果以有形養有形,想進步發展根本不可能。這就是“有生于無”的道理。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寧可損失“有”,不可損失“無”。損失了什么也不要損失無形資產,因為這是企業發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對于未來,國內的每個相關企業都是任重道遠的,而中國羊絨產業很大程度上依賴外銷,且多為貼牌生產,真正掛中國品牌的不及10%,產業未形成整體合力來抗拒國際買手的價格談判。另外,產品銷售季節單一、消費群體單一和銷售渠道單一的不足十分明顯,再有就是羊絨產業的產品同質性較為嚴重,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細分等方面作為不足。今后,以上方面必須加強才能真正贏得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