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青島市市北區將轄區原有紡織工業產業基礎、品牌作為就業創業土壤養料,引導產業升級、重現行業繁榮,探索出了一條老城區既用好工業遺產、優化城市產業,又增添就業創業工作空間和持續動力的創新路徑,逐步形成創業實體大幅增加、創業活力顯著增強、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倍增效應的就業創業新局面。
老廠區變身創業基地
“園區‘靠譜’,發展‘有戲’。”這是鄧平介紹紡織谷的第一句話。90后的他已經在紡織谷注冊成立青島灝外服飾有限公司,擁有30余人組成的服裝設計、制作團隊。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青島國際時裝周上,灝外服飾有限公司的10位新銳設計師“組團”參加,其中3位設計師捧回“中國新銳設計師獎”的桂冠。
鄧平表示,從去年首次參會他“單槍匹馬”,到今年帶領10位設計師共同參會,并且取得這樣的成績,對于一個剛剛成立僅2年的原創服飾公司來說,是一種肯定和鼓勵。“租金減免、政策優惠等,是任何一個孵化園區都能提供的,但是我們需要紡織行業的氛圍,服裝設計、產品打樣、宣傳走秀、產品營銷等多環節服務,也只有紡織谷具備。”鄧平說。
“我們正在對部分老建筑重新規劃裝修,建設青島首家以紡織產業鏈為主題的創業孵化園區。吸引紡織強關聯和弱關聯的業態入駐,為老廠房注入新活力,同時也運用自身資源,打造華秀國際會展中心、大師工作室、文藝街區等,助力區內各企業抱團發展。”紡織谷項目經理郭濤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園區已搭建起中國功能性紡織品聯盟、中國色彩中心、3D智能一體化平臺等創新創業平臺項目,吸引入駐企業超百戶。
經緯線織出紡織文化
2014年12月,青島紡織谷正式開園。
青島紡織谷位于原青島國棉五廠舊址。走進廠區內,高高矗立的老式水塔、生機勃勃的百年金桂樹,以及30年代老廠房,顯現出這個老紡織工業基地曾經的輝煌。
如今,這里沒有了機器的轟鳴,文化創意成為主旋律。在廠房內的一處工作室,深棕色原木屋頂和檁梁,以及木頭支柱,在白墻的映襯下古色古香。據介紹,工作室面積有260多平方米,層高13米。像這樣的工作室園區內共有18處,被用作文化創意展示空間和大師工作室。
走廊另一側是裝修完畢的華秀168百年秀場,這個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的秀場已成功舉辦了多場時裝發布會。據郭濤介紹,園區內還有迷你秀場和3萬平方米的會展場地,可滿足不同發布會需求。
貫穿于廠房各展區和辦公區域的走廊也被賦予了霓裳大道的名字。郭濤告訴記者,霓裳大道長200米,寬10米,除設置吧臺休閑區、櫥窗展示、發布活動場地外,大道中間還將放置一條完整的紡織流水線設備。從此處走過,能夠對紡織工藝流程一目了然,該項目預計今年8月份完工。
徜徉在這里,時常能看到濕式報警閥、閘門、木頭窗欞、不銹鋼立柱……這些在改造中保留下來的老物件兒,成為記載老紡織廠的“印記”,無時無刻不在訴說過去的故事。郭濤說,他們在改造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老物件兒進行保護和保存,實現現代感與年代感的巧妙結合,以此凸顯紡織文化的傳承。
轉型緊扣微笑曲線兩端
紡織谷摒棄了過去簡單的訂單依托和低端的加工制造,向設計研發、科技創意等產業鏈前端和服務貿易等價值鏈高端延伸。抓好“微笑曲線”兩端,形成了以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為兩翼支撐,以服務貿易為主體的“一體兩翼”概念,建設形成一個開放包容的集科研、創意、時尚、貿易、信息、文化、教育等于一體的高端生態圈。
“紡織產業的轉型主要是‘望著產業鏈的上下游移動’,而紡織產業鏈的上游又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以纖維和面料為代表的科技,另外一個是以色彩為代表的時尚。”紡織谷創始人之一、中際色彩實業有限公司總裁程帆介紹說,“在青島,科技轉型正在逐步前進,但是在色彩和時尚方面仍是空白?;谶@個現實,我們將中國流行色協會引入青島,創建了中國色彩中心項目平臺,借助青島獨有的地理優勢和產業優勢,將時尚與紡織緊緊聯系在一起,實現青島紡織的華麗蛻變。”
程帆告訴記者,填充青島紡織在色彩領域的空白是青島紡織轉型的重中之重。“作為紡織谷第一批‘房客’,‘紡織谷’這張名片以及我們追逐的時尚和色彩,都遵循于青島這座城市的基礎產業?,F在正在打造的五公里紡織街,中際色彩也參與了這條特色街的色彩規劃,通過色彩將它的歷史基因展現出來。但它不是簡單的記憶過去,而是要把它的轉化和未來也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時尚的色彩表達’。”
如今的“紡織谷”,已不是簡單的紡織主題園區,也不僅僅是青島紡織的傳承,而是跨越各領域、融合多方資源的全新價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