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日,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在江西新余市召開了苧麻行業發展研討會。與會代表一致認為,苧麻紡織行業已經到了危機時刻,而瓶頸在于高效苧麻剝麻機的突破和應用。會議邀請長期從事苧麻剝麻機研究的幾位科研機構專家分享了其研究成果,讓與會代表獲益匪淺。
苧麻產業危機重重
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苧麻專業委員會主任成雄偉介紹,近十年來,我國苧麻原料種植出現急劇下降,種植面積從199萬畝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萬畝。“2015年,苧麻種植保有面積是8萬畝,但收獲面積才6萬畝,產量僅為9600噸。”成雄偉說,目前,苧麻種植面積已跌至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谷,其中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下降,麻紡織加工能力下降,苧麻價格基本在8000~10000元/噸低位徘徊。
“十二五”期間,我國苧麻紡織工業規模出現大幅下降,長麻紡錠從2011年的21.5萬錠下降到2015年的15.8萬錠,下降幅度達33%;短紡錠從2011年的31萬錠下降到2015年的17.4萬錠,下降幅度達44%;氣流紡基本持平,苧麻織機有小幅下降。
再看市場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苧麻紗線出口呈明顯下降趨勢,2011年出口苧麻紗線4353噸,2015年出口1982噸,下降幅度為54%。
成雄偉分析,苧麻紗線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場因素導致紗線出口數量逐年減少,苧麻紡織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高達90%,國際市場需求疲軟,使苧麻紗線出口大幅下降;二是近年來隨著苧麻紡織工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原來以紗線出口為主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轉化為以苧麻織物形式或服裝出口,提高了產品出口檔次。
正如成雄偉所分析,“十二五”期間,苧麻織物出口穩定增長。2011年我國苧麻織物出口10867萬米,2015年達14274萬米,創20年來出口最高水平。
種植和生產技術亟待創新
苧麻紡織工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種植及生產技術均為自主研發,國際上沒有先進成熟的技術與設備可借鑒,行業技術發展與進步速度緩慢,導致生產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近年來行業在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上也加大了研發力度,同時也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關注與重視。新一輪的苧麻紡織工業回升將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有所突破。
苧麻作物的種植一般以獲取其纖維目的,而麻纖維層與麻殼、麻骨連接較緊密,不易分離,必須經過人工刮制、機械剝離或脫膠等加工過程才能獲得纖維,但目前我國機械化水平較低,基本以小型剝麻器或剝麻機獲取纖維,嚴重制約行業發展。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崔國賢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苧麻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在于高效苧麻剝麻機的突破和應用。”
成雄偉也提出,未來苧麻生產工藝技術創新要體現在三方面,即收割要機械化,脫膠要自動連續化,紡紗要創新化。
崔國賢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和土地資源的局限,麻類作物的種植及生產方式應重點研究機械化收獲技術、適合機械化收獲的栽培技術,實現農機與農藝密切融合。
武漢同智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研發出一種鮮殼麻微生物機械脫膠生產工藝與設備技術,公司總經理李朝康介紹,該技術體現出三大創新點:一是實現苧麻刮制機械化生產,使苧麻的種植成本下降了50%;二是采用了鮮殼麻微生物機械脫膠,不使用任何化工原料和高溫高壓煮練就可生產出本色精干麻,使脫膠的生產成本下降70%;三是微生物脫膠的廢水全部回收再利用,實現脫膠廢水零排放。
“該技術每生產一噸本色精干麻可為農民增收12000多元,使每噸精干麻的生產成本由目前的21000多元下降到14000多元,低于棉和化纖的生產成本。同時,解決了目前存在的農民種麻難、脫膠生產成本高、脫膠廢水難處理這制約苧麻生產發展的三大問題。”李朝康說。
賦予苧麻文化內涵
我國苧麻產業至今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要將這一民族的、傳統的、稀有資源的產業創新發展,除了創新種植和生產技術外,還需挖掘苧麻的歷史文化。
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指出,苧麻紡織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優美詩篇,有民間習俗留下的傳統風俗,上至祭祀先祖、進貢皇帝,下至平民生活,無一不留下苧麻紡織品的身影。創新苧麻產品,就應賦予其符合時代發展節拍與需求的文化內涵。
積極開拓內銷市場也將是未來苧麻行業發展的重點。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苧麻紡織產品一直是依托國際市場的需求在進行規模發展,國際市場依存度高達90%。“對國內市場的忽略,是苧麻紡織工業發展不平穩的關鍵之一,一個產業如果沒有穩健的市場和消費需求,這個產業是不可能可持續發展的。加快苧麻紡織產品內銷市場的開發是今后行業發展重點。”許吉祥認為。
此外,成雄偉還提出,未來苧麻纖維的應用領域要再擴大,除傳統的夏布、服裝外,還要加大在家紡、產業用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