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日多地棉紗貿易商反映,山東、河北、河南等地中小布廠和中間商對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紗的詢價和下單較5、6月積極很多,特別是越南大廠、品牌C20S-32SA、A+紗的出貨加快,7月9-10日青島港越南C32SA+報價2.65-2.66美元/公斤,高于同支數印度紗0.01-0.02美元/公斤,也略高于烏茲別克斯坦C32S紗。
據了解,6月以來越南紗廠棉紗配棉西非棉、美棉、澳棉的占比不斷增大,印度棉、中亞棉中低等級棉花使用減少,棉紗強力、CV值及毛羽等指標上升,棉紗競爭力持續提升,棉紗品質得到國內布廠、貿易商的逐漸認可。越南除幾家大廠外,其他紗廠的規模多集中在2000-20000錠,加上棉花資源主要靠進口,供貨能力、履約能力不強,因此對遠月期船大單要求比較高(一般需提前45-60天),且隨6月印度、巴基斯坦棉紗FOB、CNF、CIF報報價大幅上漲,越南紗廠調漲意愿也明顯升高,為降低風險,紗廠也不主動接7、8月訂單。
據調查,棉價暴力上漲不僅引發中國紡企“腸梗阻”問題突出,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紗廠也“怨聲載道”,棉花消費呈現高位下滑趨勢。7月8-10日印度國內S-6、J-34的軋花廠提貨價已漲至85.60元/磅、84.70美分/磅,較5月1日68.40美分/磅、69.10美分/磅分別上漲17.20美分/磅、15.60美分/磅,漲幅25.15%、22.58%;而自3月上旬以來印度國內S-6、J-34的漲幅已突破40%,但印度、巴基斯坦等C21S、C32S及OE紗的FOB、CNF報價增長幅度僅7%-9%,大廠、品牌A+紗漲幅約10-12%,棉紗調整幅度遠遠落后于棉花,嚴重拖了棉花產業鏈成本傳遞的“后腿”。如此高的棉價令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內紗廠望而卻步,棉花采購量隨之較大幅下滑,古吉拉特、拉合爾等地紡企表示,6月下旬以來幾乎不再接單,履行完前期合同后計劃減產或停產,棉價過高導致紗廠“越生產越虧,越賣越虧,越囤積越虧”,紗廠不僅沒有盈利空間反而虧損面進一步擴大。
一些國際棉商反映,美國國內紡織廠對1-3月2016/17年度低等級的棉花有詢價(M、SLM級,以紡OE10S-21S為主),但過高的棉價已嚴重制約紡企需求,紗廠近期紗布庫存充足,下游企業銷售沒有起色,對原料采購非常謹慎,零售端需求低迷。全球棉價呼應大漲給整個棉花、棉紡產業帶來致命打擊,業內分析這輪行情的“引爆點”如下:一、英國脫歐利空兌現,美元指數下跌,引發大宗產品(尤其是農產品)強勁反彈;二、中國、印度輪番成為國際棉價上漲的“引擎”,國內棉花供應不充足及資金乘機瘋狂炒作是主因,不同的是中國受益的是貿易商,而印度則是軋花廠;三、從樓市、股市退出來的資金需要一個合理的釋放空間,盤面小、影響大、易選擇炒作題材是投機資金入市的根本原因;四、全球C32S以下低支銷需求經歷一輪放大及主產棉區天氣遭災被投機資金無限放大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