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兩年,面對下游需求疲軟、產能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人口紅利消失、國際紡織產業大轉移等紡織行業“新常態”,我國棉紡織行業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路。實現裝備智能化、管理精細化、產品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眾多知名棉紡織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采取的統一行動,同時也成為棉紡織行業內的共識。近日,“環球·裕華杯”2016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在山東泰安舉辦,600多位來自紡織行業產業鏈的代表,圍繞“深化智能高效轉型驅動產品技術創新”主題,探討棉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
轉型升級是迫切需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表示,紡紗智能化是我國紡織產業發展的方向,不少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其重要性,這為下一步成熟的智能紡紗生產系統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山東華興紡織集團是我國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代表企業。其董事長胡廣敏在論壇上表示,互聯網技術在商業端和服務領域快速發展,但在工業領域還未探索出有效的路徑,并未深入制造業的“底層”。智能制造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應用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現實的迫切需要。對華興而言,智能紡不是口號和概念,而是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模式。
目前,華興紡織集團已經建成國內首條智能化紡紗生產線,該智能紡紗生產線采用特呂茨勒清梳聯設備2套,立達精梳設備1套,立達在線監測并條機8臺,青島環球粗細聯合智能粗紗機系統粗紗機13臺套,印度郎維緊密賽絡紡1680錠細紗機30臺及薩維奧自動絡筒機30臺。生產線采用了全球首套無人編織袋包裝輸送系統,從絡筒機取紗、輸送、品種識別、機器人卸紗、堆垛、機械手拆垛、配重篩選,到自動套袋、編織袋自動成包、自動貼標、自動碼垛、自動入庫、自動出庫,整個流程無任何人工直接參與,是真正的無人智能包裝輸送系統。
所謂智能化,是指由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紡織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綜合應用。胡廣敏表示,工業化提升到自動化,也就是所謂的“兩化融合”,這些不能叫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應該是“智”和“能”融合在一起?,F在的智能化做到了“智”,即使用技術等諸多手段,將很多數據收集起來,然而數據只是一個手段,只有反復使用數據,才是智能化。所以,華興紡織集團與三星集團SDS公司以及鄭州天啟自動化系統公司合作開發了國內首套智能紡系統。該套系統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每個工序和作業點的可視化監控,客戶可以實時通過互聯網了解訂單的進度和質量情況。同時系統可以將實時數據傳遞集成和分析,以數據分析反向指導生產管理,實現集生產狀態遠程監控、產量報表自動生成、質量數據實時監視、訂單實時跟蹤、無縫集成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的管理平臺,從而實現生產全流程的網絡化、集成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精細化水平。
胡廣敏表示,應用智能紡系統改變了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維,使人、設備、軟件系統融為一體,互聯互通。應用智能紡系統后,產品質量持續穩定,一致性好,同時生產效率提高了36%。
設備技術飛速發展
紡織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時代已經到來。目前,國內的一些紡織企業在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紡紗企業已經實現了清梳聯、粗細聯、細絡聯,通過工藝連接大幅減少用工,縮減人力資源成本,提高產品利潤。如果在此方向繼續深入發展,采用更多智能化技術,未來國內將有望建成少人、無人棉紡工廠或車間。
青島環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郭加陽介紹,青島環球集團的粗細聯合智能全自動粗紗機系統在充分吸收世界最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創新,采用先進的柔性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了粗紗生產和輸送的智能化、連續化、節能化、信息化,滿足了客戶提高產品品質、節省人工、節能降耗的需求。這一系統不僅被認定為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且自2009年全面推向市場以來,至今銷售量已經突破1000臺,為國內外客戶安裝超過500萬紗錠,國內市場占有率約90%。
郭加陽說道,針對紡紗裝備智能化需求,青島環球集團又研發出筒紗智能物流包裝系統。青島環球HTBW-01型筒紗智能物流包裝系統是全球首套無人編織袋包裝輸送系統,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無人化。
據介紹,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全流程無人工直接參與,只需要設備管理和監控人員,綜合節省人工約90%,使人工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同時智能包裝物流系統使包裝成本大大降低。以編織袋包裝為例,買一個合格標準的編織袋需要1.2元,再加上人工扎口成本,在一個編織袋上需要的總成本為1.25元左右,而自動成包的成本控制在1元左右,成本下降約20%。應用智能包裝物流系統還可以減少人工接觸污染以及人工失誤造成的產品質量問題。華興紡織集團的智能化紡紗生產線,正是采用了該物流系統,實現了物流包裝無人操作的生產模式。
智能化紡紗正在實現
早在2014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就向廣大棉紡織企業倡議,進一步加快產業升級的探索力度,通過采用先進科學管理和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紡紗設備,盡快實現棉紡織企業夜班無人值車,希望通過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推動整體競爭力的快速轉型與提高。
在棉紡織行業,確實有不少企業踐行了這一倡議。去年投產的江蘇大生的“數字化紡紗車間”,在車間總控室內,通過“E系統”,工作人員就可對生產中的設備運轉、質量數據,乃至溫濕度調節、自動照明實現實時監控,遠程監測。更酷的是,這套系統還可以裝在手機和IPAD上,隨身帶著走。魯泰紡織的“筒子紗智能化、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解決方案”實現了紗線經軸的中控染色、智能配送,從而大大降低了人員數量,效率提高了30%左右。江蘇南通崇天紡紗公司的7.8萬枚智能化環錠紡項目,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紡紗設備,整個生產線實現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達產人均環錠紗年產量超80噸,遙遙領先國內同行。寧夏如意在新疆設立的“中國新疆數字化智能紡織示范基地”,也是以實現紡紗數字化、智能化為目標。
正如高勇所說,未來的紡紗工廠將是智能化、連續化的,紡紗全流程實現數字化監控和智能化管理,工序間產品自動轉運,夜班無人值守。而隨著華興集團、江蘇大生、寧夏如意、魯泰紡織等相關項目的投產,這樣的設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胡廣敏表示,目前整個紡紗流程并沒有完全實現連接,所能實現的清梳聯、粗細絡聯等也只是將工序連接起來,是模塊化的、階段性的。他認為,只有把智能化的共性技術與紡織專業技術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上下游的整合和協同,才是真正的智能化。高勇也認為,按照工業4.0的要求,目前出現的智能紡紗生產線還沒有達到完全的智能化,智能化的任務還很艱巨,紡織產業應更加重視,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