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當1997年,我來到這里時,從上海到珠三角甚至還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出現。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達在廣東省的一處工廠。我想,天啊!為什么我會在這兒?但自此之后,中國就進入了加速模式,”這位奧地利籍的KTC的董事總經理GerhardFlatz回憶道,他的公司在中國制造了無數高端運動服飾。
當時,KTC就和許多其他中國服裝廠一樣有著令人震驚的經營規模。諸如Adidas等服裝品牌僅僅是其眾多客戶里的其中之一,它們定期派發數以百萬記的訂單到KTC位于小城鶴山里的工廠。目之所及,一模一樣的服裝沿著高效卻乏味的流水線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KTC是在1970年代晚期,由另一個奧利地冒險者HansKremmel建立起來的,他得到了一名與政府有著較好關系的中國合伙人羅仕能的幫助,KTC也趕上了由鄧小平發動的市場經濟改革浪潮。這位中國前領導人實施的改革開放,讓這個國家打開了對外貿易的大門,也推動了中國從工業“低洼”蛻變至“世界工廠”的進程。
根據《經濟學人》(TheEconomist)公布的數據:在過去的25年中,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產出中所占的份額,按產值算已經從3%上升到了近25%,如果考慮到供應鏈中,中國企業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帶動,那么這個數字將上升到近50%。
再看看全球時尚制造業,中國占的份額就更大了。這個國家制造了全球60%的鞋履,并出口了全球43%的服飾,中國已成為全球從快時尚到奢侈品牌,所有設計師、品牌以及零售商不可或缺的制造商。大中華地區的服裝產量比僅次于其的對手意大利要多近8倍,有介于此,那些在時尚之都的老派衛道士們不得不勉強承認,如果沒有中國的供應鏈,絕大部分的時尚系統都將停滯不前。
但是,像其他許多制造行業一樣,中國巨大的服裝、鞋類以及紡織工業面臨著非常復雜的挑戰。一方面,越來越高的生產成本以及不斷上漲的工資正在擠壓其盈利空間,另一方面,更便宜的亞洲非洲其他國家采購中心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在擠壓其競爭優勢。
而此時,中國政府也在推出針對經濟的各種政策,從制造業到服務業,都力圖創造一個更加嚴格的監管環境。無疑,中國的服裝制造業壓力重重。但對于KTC這樣的公司來說,最近的動蕩僅僅是已經在發生的變化的加速版本罷了。
創新、專業化、升級
中國制造商正變得更追求精簡、先進技術化和創新。一些工廠已經通過多樣化獲得了成功,另一些則轉向更專業化的策略和供應,將其價值鏈進行調整。新一代的制造商們更愿意在高科技升級上進行投資,而非擴大經濟規模,在生產上則減少產量轉而提高利潤率。
“在這種消費升級階段下,我們所做的就是把大制造商的歷史放在身后。現在,到了變成精品制造商的時候了。因此,我們不再說一個款式要做幾千件,而是一個款式如何做好20件,”KTC的Flatz表示道,他最近開始與歐洲一些較小型的設計師品牌進行合作,譬如他們為李陽(YangLi)生產了一個膠囊系列,在巴黎的L’Eclaireur及紐約的巴尼斯百貨(BarneysNewYork)等零售商處進行販售。
KTC不再像十年前那樣為Adidas這樣的巨頭進行生產了,它逐漸遠離了大眾運動服飾市場。Flatz將他的企業轉而專注特定運動的服飾、裝備以及高性能裝束,也因此吸引了單車運動生活方式品牌Rapha、Mammut、MustangSurvival、GoreRunningWear以及為登山、徒步、帆船、滑雪、馬術、極限運動等特定運動設計服飾的品牌成為其客戶。
“在制造上,我們不得不和長長的縫衣流水線區別開,轉為一種微觀經濟的模式。如今,我們最大的樣品房只有2000人,”他說道,并表示其公司現在的年產量最高可達200萬件。其現下的經營模式需要更高的研發投入、更廣泛的實驗和測試,而其回報卻不僅僅只用更高的盈利率來衡量。
因為像KTC這樣的公司轉入一個更狹窄的市場,很少有競爭對手能夠匹敵他們的專業知識。加上,他們如今的生意構建在其專業而非走量的跳樓價上,他們就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解決合規、效率、透明度以及可持續性的問題。
“作為這個行業里最頂級的投入者這點,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投入的越多,我們的人就越有效率,因為他們更有動力了。正因如此,很多人才呆在我們這兒的時間就更長,時間越長,效率又變得更高,”Flatz解釋道。
“我們的五年計劃是這樣的,因為全中國的薪資都在增長,我們希望雇傭80%的本地人來操作機器,并減少20%的外來勞工,”他補充道,這里的外來勞工指的是“外地人”,他們是長期以來因中國僵化的戶口制度不得不掙扎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一群人。
在加入公平勞工協會后,KTC在去年進行了內部滿意度調查來衡量其員工的幸福感,并開始著手進行改進。在中國貧窮工人的艱苦生活常常能上新聞頭條,所以這一舉措并不常見,但越來越多的公司像KTC一樣正逐漸改善公司員工的福利,提升企業的道德水平。
離岸與外包
過去十年間,全球時尚界尋求生產商的地圖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在非洲和亞洲某些地方,勞動力成本更低,這已經開始吸引許多重要的時尚玩家開始前往新的制造前沿。而中國人往往是這些新興樞紐發展的關鍵。
中國服裝和紡織品生產商通過建廠、收購或合作等方式與越南、緬甸、柬埔寨的生產廠進行聯系,已經深植于東南亞的供應鏈,并且還與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結成了戰略伙伴關系。譬如,KTC就在老撾運營著一間衛星工廠。
中國人也將其能力拓展到更遠的地方。據報道,有些人已經通過在臨近以色列的合格工業區(QualifiedIndustrialZones)如約旦等國以免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渠道賺了不少。諸如科爾紡織集團等公司甚至將其紗線與紡織工廠轉移到了美國境內,南卡羅萊納州等地,在那里棉花的價格更加優惠。
根據政策研究員CyrusYu的說法,中國工廠也在一些非洲國家進行擴張。華堅鞋業、哈杉鞋業等鞋履公司已經在埃塞俄比亞及尼日利亞建廠,而江蘇聯發等紡織公司正在進入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
盡管遭受了環境和道德上的責難,一間勇敢的中國制革工廠甚至在飽受戰爭蹂躪的索馬里分裂地區——索馬里蘭建立了工廠。人權觀察組織還記錄了其他中國工廠在這些制造新前沿上違反安全法規、勞工法律以及人權等問題。
評論家指出“傾銷”廉價的中國服裝對其本土制造商來說是威脅,并將中國在這些欠發達國家建廠、招募勞工稱之為“競相殺價”。支持者則表示中國在這些新興的制造中心投資,能夠刺激其本土產業發展、給貧困人口提供收入并給當地經濟帶來變革。而這些國家通常也沒什么其他更好的選擇。
無論如何,中國并不是唯一在這些更實惠的產地尋求離岸生產的國度。在非洲,中國的工廠及機構越來越多地與印度、土耳其等其他制造商展開競爭,而在亞洲,競爭者則是歐洲、美國、韓國及日本的制造商。
提高生產力及生產質量
在所有這些海外活動中,專家們依然相信,沒有任何國際集團或是國際競爭對手能在短期內威脅到中國的占據的主導地位。
“利豐集團(Li&Fung)最大的生產國家還是中國。規模很大,占據我們所有生產的47%左右,考慮到我們整體尋求生產的離岸價格略低于150億美元,因此中國占比依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全球供應鏈制造商歷峰集團LFSourcing部門的首席運營官RobSinclair說道。
利豐的代理業務主要集中在服裝、鞋類以及耐用消費品,Sinclair的部門負責為世界上最大的一些時尚品牌和零售商在40個國家的15000個供應商網絡里尋找能及時制造大批量貨品的工廠。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中國人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供應鏈基礎。現在,問題在于世界上還有誰能夠復制它。坦率來說,我并不覺得有誰能夠望其項背,因為中國有著非常好的垂直產業。他們有棉花、紡紗、印染等各種專業知識,什么都有,”Sinclair說道。
“印度是一個有趣的謎題,因為如果有什么別的國家能和中國競爭一下,那就是印度。他們有所有的供應鏈環節,也像中國那樣有著大量的勞動力儲備,但在出口方面,印度幾乎排不上名次。我們有很多流經印度的印務,但其基礎設施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他補充道。
中國正在不斷發展其硬件和軟件,以應對其迅速、復雜的供應鏈的需求。其國內交通網絡、電力以及世界級的港口比起印度或其他制造業國家來說更加可靠和有效率。另一個優勢則是中國獨立工廠的集群效應,諸如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能夠為彼此提供所需的部件和材料,工廠之間能夠相互依存,這使得物流更簡單、成本也更低。
“作為品牌,我們需要一年交貨9次,每次都要很迅速,因此對我來說在選擇制造廠的時候,除了品質和關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上市的速度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成本,”紐約品牌3.1PhilipLim的首席執行官周絢文(WenZhou)說道,其品牌幾乎所有產品都在中國制造。
技術、自動化和先進的機器人如今正在幫助中國保持價格競爭優勢。“他們正在通過更聰明以及把東西做的更好的方法來減輕成本增加帶來的影響。他們擁有技術、也有志向,你還有中國式的技能以及訓練有素的工人等這些軟件,”Sinclair說道。
“你可以去很多中國的工廠看看,你會看到意大利人還有很多其他歐洲國家的技師及專家與他們的設備和員工一道工作。他們已經接受了這一點,你不會在印度或是孟加拉國以及其他國家看到相同的境況,至少現在還沒有,”他補充道。
“一些把生產搬離中國到其他國家的公司往往制造的是走量的基礎產品。因此,我們并沒有看到中國整個的未來以及其在服裝制造業的角色會漸漸消弱,”Sinclair說道。
事實上,許多研究和報道指出中國繼續其霸主地位憑借的最大優勢在于技術及生產力。根據德勤(Deloitte)發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顯示:中國依然位于榜首。即便,該審計事務所預測美國將在5年內取代中國的地位,但中國依然將在試圖爭奪這塊蛋糕的一眾亞洲國家中鶴立雞群。印度、越南、馬拉西亞將越來越有競爭力,但中國的領先優勢依然一騎絕塵。
“在有著這樣大量、具備熟練技術的勞動力的中國,歐洲面臨的競爭也異常艱巨,”Flatz說道:“因為現在,西方正努力與東方競爭,并不僅僅是在價格上,還是在質量上的競爭,沒有什么是永遠正確的。”“中國制造”迎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