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年一度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春季大調研也正式拉開帷幕。
調研由中紡聯領導帶隊,分9個小組奔赴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福建、河南、湖北等地,通過座談、走訪企業,就行業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調研預計將持續到3月中上旬。
原料與生產成本調研組: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是訂單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企業利潤減少的重要因素。
從2月28日開始,中紡聯春季調研原料與生產成本組一行奔赴江蘇無錫、江陰地區,通過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實地考察等形式,深入了解行業和企業當前運行情況,以及在生產經營中的需求與建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邢冠蕾、江蘇省服裝協會會長郁冰以及中紡聯相關部門和相關專業協會領導參加調研。
2月29日,中紡聯春季調研江蘇紡織服裝企業座談會在紅豆集團召開。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以及無錫一棉、東渡、華芳、波司登、黑牡丹、聯發、金辰、聯宏、阿仕頓、中恒大耀、大唐、欣欣高纖、梵帝詩、雅鹿等企業負責人參加座談。
會上,與會企業家暢所欲言,重點圍繞市場需求、產能規模、成本結構發表了意見,并針對國內外市場分析、生產要素變化和政策環境重點提出了相關建議。
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是企業家們普遍感到頭疼的問題,很多人都表示,成本的居高不下是訂單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企業利潤減少的重要因素。一些規模較大的優勢企業尚可以通過產品調整、品牌附加值等來應對,而一些小企業則受影響較大,很難消化。針對其他影響企業成本較大的稅收、勞動法、電價、能源價格、人民幣匯率等問題,與會企業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夠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增加扶持力度,以提升紡織產業的利潤空間,為當地經濟和就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棉花問題也是討論的焦點。會上很多企業家表示,雖然當前國家在棉花政策上做出了一些政策調整和改革,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進一步推進,以使企業切切實實得到好處。比如棉花配額、高征低扣等問題仍在制約企業的發展,現在棉花無論是價格還是數量上,都很難讓企業真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現在我們的產品要全球化,但原料采購卻不是全球化,這對紡織企業來說很不公平。”與此同時,企業還對棉花質量、棉花拋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也提出了很多的建議。
座談會氣氛十分熱烈,一直開到中午一點多。與會企業家還針對技術改造、產能規模、節能減排、“走出去”等問題進行了全方位交流,提出了很多實際問題和中肯建議。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表示,2015年江蘇紡織行業基本實現健康穩定增長,但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生產總值、利潤等指標都從高速增長進入了新常態,出口也出現負增長。
2016年,江蘇紡織工業繼續面臨挑戰,主要是經濟環境的嚴峻以及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影響。在新的形勢下,江蘇的企業家做了很多的戰略思考,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調整和舉措,相信會取得好的收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央對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多新的思路與政策,紡織行業與企業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思考,做好規劃,把握方向,健康發展。每年的春季調研是中紡聯的重要工作,對于掌握行業企業現狀與需求有著很好的作用。江蘇的紡織企業做了很多好的探索,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中紡聯后續將進行研究與總結,認真梳理企業建議,也會盡力向有關部門反映,為紡織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對于紡織企業的發展,企業要有信心,只要堅持調整改革創新,就一定會創造更好的業績,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p>
下午,原料與生產成本調研組一行參觀考察了紅豆集團、無錫一棉等企業,對企業的管理、生產、銷售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了解。
市場產能成本調研組:產能是一個相對概念。
本次中紡聯春季大調研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行業特點,緊密圍繞紡織行業穩增長、促升級之重點,從市場需求、產能規模、成本結構、科技創新、三品戰略、可持續發展、產業布局等七個方面,全面了解行業典型企業的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持服務。
2月29日一大早,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徐文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等一行9人組成的產能成本調研組首先來到位于杭州蕭山區臨江工業園區的浙江雙兔新材料有限公司,對這家主要生產聚酯差異化產品的化纖生產企業展開調研。
浙江雙兔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冊資金6億元,由同為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富麗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興惠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浙江雙兔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項興富、富麗達集團副總裁兼常務副總經理王月忠陪同調研組參觀生產現場。參觀結束后,調研組成員與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對雙兔新材料公司目前的產品市場需求、產能規模、成本構成等情況作了深入具體的溝通和交流。
座談會上,徐文英表示,此次調研的目的在于了解企業目前在市場、產能、成本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想聽聽企業的真實想法,以便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也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說到產能情況,項興富認為,目前紡織行業總體上是“供大于求”的,企業必須根據新形勢下的市場需求,毫不猶疑地淘汰過去的沒有競爭力的產能。
離開雙兔新材料,調研組又馬不停蹄地趕赴蕭山的另一家著名化纖企業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石化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榮盛公司主要從事PTA、聚酯纖維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具備精對苯二甲酸(PTA)1000萬噸以上、聚酯200萬噸、紡絲100萬噸、加彈45萬噸的年產能。
在榮盛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全自動一體化設備正在運轉,便詢問現場工作人員這臺設備的特點,得到的回答是:“這套包括機器人的設備比相同產能的傳統設備節省40%的人工。”
榮盛公司董事長李水榮、副總裁郭成越參加了調研座談,他們向調研組詳細介紹了榮盛目前的情況。當談到該如何看待產能過剩這一問題時,俞傳坤表示,如果泛泛地講,哪個行業的產能都是過剩的,關鍵在于你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如今,中國化纖產品是世界領先的,榮盛公司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別人是做產量,我們是做產品。”
當時針指向中午1點,調研組一行才開始用午餐。即便是用餐時間,調研組也忘不了與企業代表交流情況。匆匆用過午餐之后,調研組按預定計劃,分別前往同是位于蕭山區臨江工業園區的另外兩家企業:擅長錦綸聚合和紡絲的杭州聚合順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巴靈恒逸己內酰胺有限責任公司。
杭州聚合順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昌寶、辦公室主任徐利群向調研組詳細介紹了這個成立于2013年的“年輕”企業的情況。聚合順公司是香港永和亞太公司投資的中外合作企業,是一家集錦綸切片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建“年產16萬噸尼龍新材料切片及1萬噸錦綸差別化纖維”,現一期“年產8萬噸錦綸切片”項目即將投產。該項目從瑞士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線設備,生產用于錦綸6民用紡絲切片與膜和塑料工程。
座談中,企業負責人對產品銷售表示樂觀。盡管產品去年才上市,只銷售了大半年,但銷售額已經突破4億多元,預計今后全年銷售額將不低于10億元。從目前的運行情況看,影響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來自電力、天然氣等能源成本。希望通過調研組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傅昌寶向調研組表示:“我們整個項目設計合理,總體能耗低于同行平均水平;雖然能耗低,但是經營壓力也大,在當地能拿到的資源價格高。融資方面,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不占優勢。要繼續加強企業管理,發掘內部潛力,加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同時,需要政府政策扶持,才有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的空間。”
當調研組來到浙江巴陵恒逸己內酰胺有限公司時,已是下午4點多。浙江巴陵恒逸己內酰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林、副總經理熊燁陪同調研組一起調研。
浙江恒逸集團現有總資產320多億元、員工8000余名,旗下控(參)股企業具備年產精對苯二甲酸(PTA)1100萬噸、聚酯(PET)370萬噸、滌綸低彈絲(DTY)30萬噸和己內酰胺(CPL)20萬噸的生產能力,系全球最大的經營PTA、PET的石油化工企業和中國首家掌握大容量聚酯直紡技術及200萬噸級PTA工藝、工程技術企業。
王松林在與調研組的座談中表示,目前中國的己內酰胺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都已經超過國外,恒逸己內酰胺公司無論在產品研發、生產技術還是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己內酰胺行業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國際貿易中,中國的己內酰胺產品經常受到外國反傾銷的制約。此外,己內酰胺出口退稅率只有9%,遠低于其他化工類產品。王松林特別希望能通過調研組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己內酰胺產品出口退稅方面的問題。
調研首日,產能成本調研組通過對蕭山的幾家化纖企業的走訪座談,進一步加深了這樣一個共識:產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進供給側改革,行業企業要從自身做起。正如徐文英在調研中所說的那樣,目前原料價格相對處于低位,人工成本、能源消耗較上一個年度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再賣不動,說明這種產品與市場需求是脫節的,而生產這種產品的產能也就真的是過剩產能了。特別是幾年前的項目,是按照當時的經濟增長速度規劃的,必須根據新常態下的實際市場需求適時調整,果斷淘汰沒有競爭力的產能。
兩化融合調研組:智能化是企業必須堅持的發展方向
2月29日上午,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中紡聯信息統計部副主任翟燕駒等一行12人組成的兩化融合調研組抵達本次調研的第一站——山東華興集團。
下午,調研小組在山東華興集團進行調研參觀及座談。在座談會上,山東華興集團董事長胡廣敏表示:智能化是企業必須堅持的發展方向。華興集團的智能化實現路徑可以歸結為以下三條:第一,通過物聯網技術形成物聯,將全部生產線進行聯接管控;第二,通過互聯網技術形成軟聯,實現生產、經營數據的集成與共享;第三,將智能理念植入各個項目當中,逐步實現主動性的經營管控。
對此,夏令敏提出:智能化、信息化的應用落實,對棉紡企業的提升作用十分顯著。紡織行業要始終堅持以科技進步作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明確以信息化與紡織工業深度融合作為促進行業整體提升和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方式,華興集團目前在兩化融合推進及落實方面取得的成績值得認可,后續的努力方向可以嘗試如何對消費者終端的信息發掘及反饋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當前影響紡企利潤的最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