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2015年以來,盡管紡織行業面臨的運行壓力加大,但始終堅持加快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行業基本上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十二五”與“十三五”交界之時,正是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新舊十年交替之日。“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要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一新的發展理念無不體現著社會責任建設作為國家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核心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面向一個新的十年,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工作要著重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強化供應鏈社會責任。隨著社會進步,社會和公眾對行業和企業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的要求日漸增強。社會分工的發展也使得絕大多數企業無法實現對產業鏈的整體經營。在供應鏈成為產業發展新生態的同時,加強供應鏈社會責任是企業必須重視和亟待補上的重要一課。紡織服裝行業和企業應提升自身的供應鏈意識,采取積極進取、前瞻性的策略,強化供應鏈社會責任,減少風險,建立更加明顯的競爭優勢,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推進產業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紡織服裝行業實現綠色發展,應著重加強紡織服裝行業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生產領域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在全行業加強資源環境國情和生態價值觀教育,增強每一位企業公民的環境意識,推動全行業形成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自覺。要加強廢舊紡織品服裝的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推進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
促進可持續科技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注重生態文明體系的建設,要全面強化綠色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工作應著重研究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的耦合關系,探索社會責任驅動企業科技創新,科學技術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建設的理論基礎和實現路徑。
營造和諧勞動關系。當前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招工難、用工難問題日益突出。嚴峻形勢下更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紡織服裝行業要加快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人力資源素質,造就結構優化、實力雄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和規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同時,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建設,規范履行勞動用工社會責任,改善工作環境和基本生活條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人力資源隊伍穩定性及和諧性。
共享社會責任成果。中紡聯自2014年開始研究和探索信息化技術實現傳統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無紙化的信息系統,2015年研究開發我國第一個多用戶社會責任報告在線編制和發布系統,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在線多利益相關方參與和評價機制,以促進更多企業借此開展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的共享、互動與交流。提高行業社會責任透明度,形成紡織服裝企業“責任資產”,推動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重組與共享。
完善國際合作中的社會責任。隨著中國紡織企業“走出去”,全球資源優化配置步伐的加快,紡織企業海外投資和運營的社會責任問題也成為國內外利益相關方關注的熱點,企業面臨著“走出去”所在國或地區的法律規則、商業環境、社會文化的巨大差異。同時,隨著各種區域多邊貿易規則的明朗化,履行和擔當社會責任成為國際貿易規則的強制性要求。對此,要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制定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海外投資的社會責任方面的引導規范,幫助企業提升海外社會責任風險管控能力,從而強化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當地的責任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提升行業發展的軟實力和國際貿易話語權。 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將強化六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