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過去33名工人完成的任務,現在通過機器輔助15名工人即可完成;開發APP客戶端,融入互聯網思維,開展私人訂制服務……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消磨,傳統紡織業面臨重大挑戰,只有積極融合新元素,尋求新思路,才可有望突出重圍。
在這種情況下,青企紡織業積極探索,主動求變,采用智能制造、優化管理,擁抱”互聯網+“,大膽嘗試反傳統模式操作等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場華麗的“織線舞蹈”。
智能制造、優化管理傳統紡織業轉型必經之路
以前33名熟練技工8小時能做1000條褲子,現在使用機器同時加上高效管理只要15名普通技工即可完成……在青島綺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趙明耀看來,智能制造和優化管理是傳統紡織制造行業未來轉型的必經之路,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青島綺麗集團是主營各種梭、針織服裝、家用紡織品以及服裝原輔料等進出口業務的大型外貿企業,全國服裝出口企業十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之一,有著強勢的進出口主業,專業的服裝生產,優質的配套服務,系統的品牌運營。
趙明耀給記者舉了個例子,過去我國之所以紡織制造業發展迅速、水平較高,包括現在全國擁有1億人口從事相關行業,得益于勞動力成本優勢,而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種優勢漸漸削減,在中國一位紡織工人每月需要花費700美金,轉而看向越南、印尼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相比之下只需要二三百美金。對傳統制造業來說,工人技術方面要求較低,主要還是看勞動力成本。因此,在優勢削減,世界市場商品需求低迷,原材料價格下跌等情況下,中國紡織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只有積極探索,創新嘗試,才能轉被動于主動,實現反擊。
在用工荒、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智能制造、優化管理的舉措是傳統紡織制造行業走出當下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減少人力成本支出,提高產品制造效率和質量,從而加強自身競爭力,提高企業利潤率。“十三五”時期是建設紡織強國的關鍵階段,《中國制造2015》適時出臺,對提振行業發展信心為行業指明發展方向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制造2025”提出用3個10年實現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具體到紡織服裝行業,同樣也面臨著由“大”向“大而強”的轉型,但這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中國紡織制造行業只有勇于嘗試與創新,走智能制造的路線,才能在夾縫中求生。
此外,趙明耀認為,紡織制造業具有先期邁進世界紡織強國陣營的基礎和優勢。然而智能制造則是傳統紡織制造行業轉型升級,邁向紡織強國陣營的必經之路。
傳統紡織業擁抱互聯網獲得的不只改變而是提升
隨著網絡經濟的興起,傳統制造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探索著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形成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用互聯網思維進行著制造業的創新探索。
青島縱橫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洪濤提到,傳統制造業要利用互聯網思維尋求突圍,并用APP增加用戶黏性,積累客戶資源;同時利用O2O模式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進而做大國內市場。這種“制造軌跡”都體現了一種持續創新和為客戶服務的價值。
青島縱橫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工貿于一體的外向型企業,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國家,是山東省較大的紡織品加工、貿易企業。主要經銷各種印花、染色、色織、貢緞、爛花、漂白等高中低檔面料,對外出口各種家紡用品、工藝品等。“公司為尋求銷售渠道新增點,積極結合"互聯網+"模式,專門設計了一款優客良依APP軟件,這款軟件為顧客提供專業的私人訂制服務,通過精準的3D量體模擬,方便用戶用來設計屬于自己的專屬衣物,既滿足了顧客需求,又提高了衣物品質。”趙洪濤介紹說。
同時,趙洪濤提到,不少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提升宣傳效果,但這并沒有給原來的商業帶來本質上的變化,產品和用戶形態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一種改良,本質仍然是傳統制造業。“互聯網+”,不單能使傳統制造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得更好,更有助于把傳統產品做得更好。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生產制造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繼而提升技術水平和精準程度,一些過去達不到、做不好的工藝有可能實現?;ヂ摼W的融入,拉近用戶和制造商的距離,從用戶的需求、體驗出發,產品的功能和質量都有可能借此跨出一大步。“互聯網+”對傳統制造企業在這些方面的提升,與“工匠精神”所強調的“追求技術和質量的精益求精”,恰恰契合。傳統制造業擁抱互聯網,獲得的不只是改變,而是提升。
反傳統模式操作尋找傳統紡織業突圍契機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也隨之而改變,同樣包括人們的消費習慣。傳統紡織服裝行業嫁接互聯網,帶來了紡織服裝買賣方式的多變;現代生活方式嫁接傳統紡織服裝產業,使得紡織服裝行業悄然興起原創設計、高端定制等新型業態。無疑,消費者、服裝品牌商都在求“變”。
據了解,目前我國紡織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雖然從事紡織制造相關產業規模龐大,但大多數是以代加工為主,做品牌化紡織企業少之又少。之所以紡織制造業處于世界領先發展水平,離不開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影響,然而這種優勢逐漸不復存在。“我們紡織產業走的路線,就好比在復制過去的臺灣與韓國,勞動力一旦不具優勢,產業便走向衰弱。”青島長豐制帽有限公司總經理陸玉珍談及色變,表示無奈。不過,從交談了解,這絲毫沒有阻攔她繼續從事傳統紡織制造業的決心,勞動力優勢削磨,并不意味著行業終結,可以選擇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得到新的生機,是機遇也是挑戰。
近日我市提出將推進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進青島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膠州灣國際物流園建設,積極申建國家鐵路臨時開放口岸。
在電子商務的大潮下,陸玉珍認為,中國制造正在“脫下廉價的外衣”走向高級定制,善于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大數據服務將是紡織服裝企業未來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的關鍵。通過電商打開國內市場的銷路,不失為傳統紡織制造業突圍的方向。
工業4.0的時代已經到來,信息與物理系統將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對于我市紡織制造傳統行業而言要借助“十三五”建設紡織強國的快車,深入理解《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利用良好的紡織產業基礎,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創造“互聯網+”時代的紡織新優勢,打造具備科技和品牌領先實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態文明積極建設的智能紡織業態。青島紡織業展現華麗“織線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