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16歲的麥麗艷木·庫爾班江熟練地拿起基本成形的內衣,壓到縫紉機針下,“嗒嗒嗒嗒”,只幾秒鐘時間,一件綴好商標的成品內衣即告完成。
近3個月來,維吾爾姑娘麥麗艷木從學習使用縫紉機開始,很快成長為一家紡織企業內衣流水線上的熟練工人。3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后就獨立上崗,一天能完成上百件內衣的上邊任務。“我現在一個星期就能掙到幾百塊錢。”
麥麗艷木和她的同學們都是新疆阿克蘇地區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工程專業的學生。學校設立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園區中,周邊分布著多家服裝廠和內衣廠。“我們的一些課程都是工廠的老師傅來學校給我們講的,特別實用。到實習期,我們就直接來到學校旁邊的工廠跟崗實習,這里師傅技術又好又有耐心,我們進步得特別快。”麥麗艷木說。
被麥麗艷木和她的同學們作為實訓基地的優帛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阿克蘇地區從浙江溫州招商來的紡織企業。操著一口江浙味普通話的吳娜,是這家工廠的負責人。“這些少數民族孩子心靈手巧,學得特別認真特別快,基本上3個月后就可以獨立操作。把職業學院辦進工業園區,我們就再也不愁招不到合適的工人。”
事實上,通過就近實習,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們不但增加實訓經驗,還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早早成為家庭的頂梁柱。
“上手快的學生,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成為家里的重要收入來源。一家有一個這樣的就業者,就為脫貧打下好的基礎。”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文江說。
阿克蘇地區是我國主要棉花產區和新疆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2015年底,為大力推進新疆紡織服裝“百萬人就業工程”,阿克蘇地區調整辦學思路,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實踐,圍繞企業人才需要“轉”,在當地的紡織工業園區內無償劃撥250畝教育用地“引校入園”,籌建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工程系和阿克蘇紡織服裝產業培訓中心,開始優化整合紡織服裝產業教育資源。
雖是南疆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阿克蘇仍多方籌措資金,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1.8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和食堂;利用浙江援疆專項資金2000萬元完成紡織工程系實驗實訓設施和校園數字平臺等建設。通過整合周邊地區紡織服裝專業生源,目前學院形成在校生1100多人,有8個服裝實訓室和5個紡織(染整)實訓室的辦學規模,并聘請紡織服裝企業“能工巧匠”和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專業課實訓老師。
阿克蘇地區教育局副局長楊洪軍告訴記者,這種“引校入園”模式,使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模式更加切合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實際和企業人才需要,不但解決紡織企業“用工難”問題,強化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養保障機制,還解決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問題。阿克蘇把紡織職業教育“辦”進工業園區